西方史學界是否將成吉思汗和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劃為中國人還是劃為蒙古國人?

夏末川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存在爭議,在西方的史學界,也有不同的說法。比如劍橋中國史、全球通史等書籍中,認為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中國人,而法國的歷史學家勒內·格魯塞則在他的著作《成吉思汗》、《草原帝國》中表述,成吉思汗建立的國家是蒙古帝國,既然如此,成吉思汗和他的孫子忽必烈,也就是蒙古國人了。

在成吉思汗生活的時期,中國的北方其實是被幾個遊牧民族瓜分了,金、遼國、契丹等幾個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同時存在著。直到成吉思汗率領下的蒙古鐵騎崛起,經過幾十年時間,在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的努力之下,這些國家統統被蒙古所滅。而當時中國的南方,則是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到忽必烈當政之時,才滅掉了金國、南宋等國家,將中國的版圖統一了起來。

其實當時的中國,是被蒙古這個“外族”所佔據,也就是漢人建立的“中國”其實當時已經不復存在,準確地說,中國是被蒙古帝國侵略,然後滅掉的。

而西方史學家之所以認為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中國人,是因為他們佔領和生活的這塊土地,是屬於歷史上的“中國”的。至於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本人,估計也是一直把自己當成“蒙古人”而不是“中國人”看的。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其實和後來滿人建立的清朝一樣,都是屬於漢族之外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也因此在反清復明等運動中,漢人才會喊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


國史拾遺


法國曆史學家勒內·格魯塞是西方公認的亞洲史泰斗,他的代表作《草原帝國》和《蒙古帝國史》中都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成吉思汗創建了蒙古帝國,並佔領了中國北方大部分領土,鐵木真與其子嗣們信奉薩滿,使用回鶻人文字和語言,他們採用兀魯思制度(王子分封制),召開忽裡勒臺大會。而這些基本政治制度、文化信仰還帶著相當多部落特色,與已經高度發達的唐宋政體、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同時也落後於漢化的遼、金兩國。

所以,西方史學家認為,從成吉思汗到窩闊臺,到貴由,再到蒙哥,也就是1206年成吉思汗成為大汗到1259年蒙哥死於釣魚城,這五十多年是蒙古帝國,它統治著從北京到巴格達、大馬士革的大片土地,往北甚至延伸到北極,往南達到了長江流域,帝國中心是和林,他們打敗了金人,契丹人,突厥人,波斯人,欽察人,羅斯人,匈牙利人,阿拉伯人等多民族。此時形成的四大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欽察汗國,旭烈兀的伊兒汗國都無條件聽奉大汗所有旨意。

與此同時,中國南方還是由南宋控制著。因此中國當時沒有被蒙古帝國完全滅國。

忽必烈不算完全合法繼位後,形勢急轉直下。察合臺汗國的阿魯忽,窩闊臺汗國的海都以支持阿里不哥名義直接反對忽必烈,由此蒙古大帝國分裂。尤其在忽必烈建元,立北京為大都,採用唐宋制以後,大汗對遠方的欽察汗國和伊兒汗國也失去了實際控制能力。格魯塞認為從此伊兒汗國歸入波斯文化、歷史;金帳汗國歸入欽察;察合臺汗國歸入突厥;而相對正宗的蒙古繼承者應該是阿里不哥,他的《蒙古帝國史》終結於忽必烈打敗阿里不哥,他說:“其他國家歷史學家對中國編年史感興趣的是在於忽必烈遠征安南和日本時,他不再作為蒙古大汗,而是以漢朝、唐朝天子繼承人出現。我們在這裡終止蒙古帝國史,剩下的部分應該由中國歷史學去完成,就如波斯歷史學家完成帝國西部那樣。


巴布工程師SY


首先要說明的是,成吉思汗肯定不能是中國人,說鐵木真是中國人的純粹是往自己國家臉上貼金的不要臉行為,金國可以說是一箇中原王朝,但是鐵木真時代的蒙古完全和中國沒關係。

但是忽必烈可以說是中國人,也可以說是蒙古人,首先元朝不僅是西方史學界承認的中國朝代,我國的史學界也承認,甚至是明朝自己也承認,畢竟元史就是明朝修的,給前朝修國史所有朝代必須乾的事,宋史就是元朝修的。不過忽必烈大汗的地位比較特殊,他不僅是元朝的皇帝,還是金帳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伊爾汗國這四大汗國共尊的蒙古大汗,元即是我們的一個朝代,也是當時蒙古的本部。


桃花劫13


我原來有個老師是英國人,他曾經對我說:“東方若沒有華夏文明,東方就和黑非洲無異,西方人就差不多等同於上帝,所以西方各界對於關於中國的一切都會千方百計的質疑和否定。"因此他要我不要太在意西方社會關於中國的言論。

我一直謹記老師的教誨,我看到這個題目後,覺得西方勢力滲透很深,也很用心。說成吉思汗丶忽必烈不是中國人也對,因為當時中華人民共國不存在。說成吉思汗丶忽必烈是蒙古國人,也不對,因為蒙古國與蒙古汗國不是一回事。

東方史是以華夏文明史為主幹,以華夏信史為依據的。蒙古屬於華夏文明的範疇,蒙古史屬於華夏史的範疇。如果沒有華夏信史,蒙古人無法全面瞭解蒙古汗國史,也無法瞭解元朝歷史。所以成吉思汗丶忽必烈不可能脫離華夏文明和華夏信史而存在。

看待歷史和歷史人物,應站在文明史的角度去看待,站在國家層面上去看待歷史是不合適的。例如凱薩大帝、羅馬帝國歸於意大利史就不太妥當。


鬼影147951010


這是個容易引起爭議的提問,儘管到目前為止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蒙古國人還是中國人依然沒有一個完全的定論,但有一點是必須要清楚,大蒙古帝國的統治中心至始至終都在中國,那就是由忽必烈建立的元朝。



孛兒只斤·鐵木真,大蒙古帝國可汗,1162年出生於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即今蒙古國肯特省),從地圖上看,肯特省已經屬於蒙古國邊境地區,與俄羅斯的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緊挨著。鐵木真統一蒙古部落後,選擇了南下中原然後再西進,而蒙古高原上的許多民族,包括匈奴人、鮮卑人、契丹人和蒙古人都選擇了南下而非掉頭北上擴充實力獨立建國。這不是偶然性更像是各個民族之間的一種默契和約定。



我們大家都知道大蒙古帝國的幅員之遼闊古今未有之,統轄範圍包括瞭如今的東亞、北亞、南亞、東南亞、西亞、東歐和南歐的部分地區,但大蒙古帝國的統治核心在哪裡一直備受爭議。至元八年(1271)年定都大都的忽必烈將國號由“大蒙古國”改成“大元”,1276年滅亡南宋和成為一個大統一的中原王朝,並將蒙古人的龍興之地蒙古高原設為嶺北行省直屬元朝中央管轄。但元朝在早期並不為四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及伊兒汗國)所承認,直到元成宗大德年間(1295年-1307年)才被四大汗國尊奉為宗主國。



而且從早期蒙古高原上的幾大民族,比如匈奴、鮮卑、契丹與漢地中原關係都非常密切,儘管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大統一王朝,但仍可被認做是一個具法統性的政權,是屬於中國歷史的一部分,而鐵木真所出生的蒙古國肯特省(包括整個蒙古高原)自元朝起便以嶺北行省的形式由中樞政府直接管轄,一直到1946年承認蒙古國獨立,在這之前,蒙古高原是中國的一部分,出生在這裡的鐵木真自然算是中國人。



鐵木真之孫、託雷之子忽必烈的出生地也在漠北,他與中原的關係就更加密切了,忽必烈還在潛邸時,就已結識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漢地的情況。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大批以漢族為主的知識分子,成為忽必烈的幕僚。1251年蒙哥汗任命忽必烈為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務,此後他便專力處理漢地事物,1253年與大將兀良合臺遠征大理,同年大理國滅亡。1259年9月蒙哥汗在攻打合州釣魚城受傷去世,遠在攻打南宋前線的忽必烈急忙回軍,於1260年在部分諸王的擁戴下繼汗位,同年擊敗競爭對手阿里不哥。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元朝建立後,以原大蒙古帝國中央王朝自居,在平衡與其他四大汗國關係的同時,也在努力爭取得到四大汗國的尊奉,終在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年)得到尊奉為宗主國。



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祖廟建成,忽必烈上諡號為“聖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朝第三位皇帝元武宗海山又加上尊諡“法天體運”,成吉思汗的諡號全稱為“法天體運聖武皇帝”,至此大蒙古帝國從創立者鐵木真開始,已完完全全轉變為具有鮮明漢地特點的“皇帝”,也再一次確立了他們是屬於中國人的事實。

目前西方史學界對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國籍歸屬是分成兩派的,有支持中國說,也有支持蒙古國說。但蒙古國是在1946年才被中國政府承認的年輕國家,秉著尊重歷史的原則,在他們出生的那個年代蒙古畢竟還是中國的,所以理應也是中國人。


大國布衣


木叔前年和蒙古來華的政黨、官員接觸的時候,印象很深的是他們的禮物,是一個盤子,所謂的鍍金盤(其實就是銅畢竟蒙古經濟不太好,這麼大盤子用金子鍍他們肯定也不捨得,這是題外話),最上面的畫像就是成吉思汗。

木叔和他開玩笑說,我們有著共同的民族英雄啊。翻譯則說他的回答很聰明——類似“一中各表”,一個成吉思汗,中蒙各自表述。

對蒙古政府而言,成吉思汗毫無疑問是他們的祖先,而且是最偉大的祖先,沒有之一。因為全世界認識蒙古就是從成吉思汗開始的。他也是全球從古至今創立的最大帝國的開創者。無論在本國曆史還是在全球歷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他也成了蒙古如今這個沒有出海口,經濟發展又不好的憋屈小國聊以慰藉的最重要的歷史人物。

既然無論從民族上還是歷史上,成吉思汗的蒙古身份都確定無疑,那麼西方史學界當然認為成吉思汗是蒙古史的一部分。毫無疑問是蒙古人,包括他的幾個兒子分別建立的各種汗國,什麼察合臺、窩闊臺之類的。甚至也包括忽必烈的元朝。



(圖為歷史上蒙古征服歐亞地圖)

木叔在做記者寫外蒙獨立專題的時候在網上找過一些類似的地圖和史料,發現西方對元朝的認定還是很獨特的,與中方歷史不同。雖然忽必烈建立的是一箇中國朝代,但忽必烈本人繼承的是成吉思汗在歐亞大陸建立起來的統治帝國,元朝只是他直屬的“封地”,他更大的榮耀來自繼承成吉思汗的汗位統治所有蒙古人汗國的地盤。換句話說,他既是中國的皇帝,更是橫跨歐亞大陸,比元朝領土大得多的全蒙古的大汗。 這兩個稱謂比較,當然後者對忽必烈的意義更大。

所以一些蒙古和西方史學界認為中國當時和一些所謂汗國地位是差不多的,按照今天的觀點,有點託管統治、委任統治,甚至半殖民地的色彩。更有甚者,認為中國當時滅亡了,被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歷史出現了斷層。當然國內也有不少這樣的看法。但無論如何,元朝是統治中國的朝代,因此把它放入中國歷史沒有問題。

木叔再多說一句歷史——其實對於忽必烈的蒙古人身份,大部分中國學者也不會質疑,包括孫中山還把反清復明與朱元璋推翻元朝聯繫在一起呢。

別忘了孫中山的口號是什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在他和他的革命黨眼中,元朝確實是異族人統治的,他不能算“中國人”,他要恢復的中華是漢族人統治的。這與西方史學界今天的看法其實很類似。

清朝時蒙古和滿族走得近,又是聯姻,又是政治結盟的,算是比較好的民族融合了。蒙古才真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蒙古族也才能被以後的政府認為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這樣,元朝成為中國歷史才能有更多的理論基礎和歷史基礎,也才能時不時反駁一下西方史學界的一些看法。

因此無論如何,在這點上,是要對清朝前期對中國疆域開拓作出的貢獻作出正確評價的。


木春山談天下



這裡有張圖,自己看!所以,歷史真的是小姑娘!不同需要不同打扮!


cxj258


在西方史學界,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都算是蒙古人

先說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本人是絕對的蒙古人,不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這在整個世界史學界都是公認的。注意:這裡不單指他是蒙古族,並且也認為他是個蒙古人,不是中國人。我們漢人今天祭奠黃帝、炎帝,沒有祭奠成吉思汗的。

首先成吉思汗自己就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成吉思汗崛起之時中國的正統王朝是位於東亞南部的南宋,成吉思汗距離南宋還隔著個大金呢。

(蒙古崛起之初)

其實中國是到了近代才成為多民族國家的,在此之前中國只是個漢人建立的國家。

在元朝建立之前是從來沒有一個異族徹底征服過漢人,從秦朝建立一直到宋朝中國就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

成吉思汗崛起時宋朝正偏安江南,跟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國是完全的兩個國家,兩個政權。成吉思汗當時的國籍就是大蒙古國,那時候蒙古滅金、蒙古滅宋都是滅國戰爭。

而且整個蒙古帝國也並不是成吉思汗一代人建立的,成吉思汗生前還沒有跟南宋發生過沖突,他一生主要的對手是:蒙古高原諸部、金國、西夏、西遼、花剌子模。

這裡面只要西遼和花剌子模是他親手消滅的,西夏是在他死後不久才被滅的,而大金國是在他死後7年才被滅掉的。至於南宋,是在成吉思汗死後57年才被消滅的。

所以成吉思汗活著的時候跟中國的關係八竿子打不著,他本人不會漢語,也沒有接觸過漢人文化,更不在漢人的統治範圍內。

即便是成吉思汗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當時的南宋也不承認。當時的漢人管成吉思汗這些漠北民族叫“生虜”,意思是完全沒有開化的蠻夷,還不如契丹和女真呢。

接下來再說忽必烈

忽必烈執政時期金國早已被蒙古消滅,中原地區已在蒙古人的統治之內,並且南宋也是在忽必烈時期被蒙古人消滅的。這時的忽必烈是肯定深度接觸漢族文化的,包括之後“大元”的國號也是來自於周易“大哉乾元”一語。

(忽必烈掌權初期時局勢圖)

但是通曉漢族文化不代表忽必烈就是一箇中國人,因為當時的中國只是蒙古人征服的許多地區之一,蒙古人有自己的文化和民族信仰,只不過當時大元的統治中心在今天的中國,受到漢文化影響較大罷了。元代的統治者還是自認為是蒙古人的,並且在對外交往中,元朝也是使用“大蒙古國”這個國號的。

而漢人打心底裡也不承認蒙古統治者是中國人,否者也不會有日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了。

因為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國今天依然存在著,所以在西方史學界,無論是成吉思汗還是忽必烈都被認為是蒙古人,而當年的中國是亡國了。


千佛山車神


在西方學者的眼中,有一個他們很難理解的奇怪現象,那就是歐洲國家是越打越分裂,而中國卻是越打越統一。其實,在我們看來,也沒什麼不好理解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西方文化觀念的不同。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實行了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並且樹立了正朔觀念,以五行理論證明自己接替上一朝代統治的合法性。從此,中國曆代君主都有了以統一天下為己任的理想。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其他各個族群部落,在接受了華夏的這一觀念之後,也紛紛擔負起了統一中國的重任。於是,在這一魔咒的影響之下,中國的地盤自然會越打越大,中國也會越打越統一。

但是,歐洲卻正好和中國相反。歐洲的統治者通常採用的是城邦制、王國制、采邑制,他們講究相對鬆散的聯盟,以及各自的獨立性。因此,在歐洲,政權的分裂是司空常見的事情,甚至原本一個大一統王國,還會故意被分裂成幾部分,分給數名子孫,比如著名的法蘭克王國。

西方學者基於他們的文化觀念標準,將匈奴、柔然、鮮卑、突厥、蒙古等中國的部落政權完全跟中國割裂了開來。在他們意識中,這些部落都是獨立的國家。因此,在西方學者眼中,很少稱呼成吉思汗為中國人,更多的是稱其為蒙古人,包括其繼任者,諸如窩闊臺、蒙哥等。而忽必烈是個特例,說忽必烈是中國人,西方學者也不會反對。

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法國曆史學家勒內·格魯塞。他對中亞和遠東歷史的研究,具有較高的水平,著有包括《亞洲歷史》、《中國歷史》、《蒙古帝國史》、《草原帝國》在內的十餘部史學著作。

在他的著作中,認為蒙古帝國開始於1206年,這一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而結束於1260年,這一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蒙古帝國汗位,各汗國在事實上已經獨立分裂。

按照西方歷史觀,這時候各個汗國已經成了獨立的王國,應該分別書寫自己的歷史了。以此為標準,元朝歷史,自然要歸入中國歷史之中。

同樣按照這一標準,忽必烈因為跨了蒙古帝國和元朝(中國)兩國的歷史,所以,說忽必烈是蒙古人或者中國人,都是正確的。如果西方學者膽敢在這件事上胡攪蠻纏,那就可以質問他,“喬治·華盛頓是美國人還是英國人?”估計他們就要掰開了時間段來說了,說著說著,就會突然發現,忽必烈的情況和喬治·華盛頓是類似的。

更何況,忽必烈建立元朝時,遵循了秦始皇定下的規矩,在登基詔書中說,“建元表歲,示人君萬世之傳;紀時書王,見天下一家之義。法《春秋》之正始,體大《易》之乾元……”表示承接漢制,他自己已經認可大元屬於中國了,說忽必烈是中國人是毫無問題的。

而按照中國的標準,成吉思汗、忽必烈都即是蒙古人,也是中國人。

因為蒙古地區不管是從考古發現還是從歷史記載上看,所在地區都是中國固有領土。

看看地圖就知道了,蒙古興起的時候,中國處於大分裂時期,而蒙古按照華夏祖制,重新統一了中國,建立了元朝而已。

根據考古發現,堯舜時期的陶寺遺址先民,在離開陶寺之後,已經遷徙到了蒙古地區生活,並且在蒙古地區發現了相關遺蹟。

而在中國史料上,蒙古地區先後被匈奴、鮮卑、柔然、契丹(遼)、女真(金)、蒙古等部落佔領,這些部落都是中國的土著部落,他們生活的土地自然屬於中國了。更何況遼、金、元、清都是記錄在冊的,傳承漢制的中國政權,這些政權存續期間都統治著蒙古地區,更說明了這一地區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而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及其部落都處於金國的統治之下,金國是中國一個歷史時期的分裂政權,那麼成吉思汗自然是金國人了,當然也是中國人了,更不要說忽必烈還是曾經統治中國的皇帝了。

至於現代的蒙古國麼,我在思考了很久之後,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問題所在,解開了那個歷史之結。我們不應該侷限於眼前,而是從五千年的中國文明發展史來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就會發現,現在的蒙古國只不過是大中國當前歷史時期中的一個分裂政權罷了,必然會迴歸大中國的懷抱,只是時間問題。更何況那片土地是中國故有領土也是歷史事實,包括西方學者著作的史料,都已經給予了充分的證明。

西方人不能拿西方標準來要求東方人,就像東方人不能拿東方標準要求西方人一樣,大家都是平等的,更何況西方還天天喊不能干涉別國內政,這也是中國的內政,中國自己說的算。

我大中國現在崛起了,我們大中國就是這麼牛!


奕天讀歷史



這個問題有些令人遐想了,大家都知道西方人一直對中國歷史存在偏見,雖然他們口裡自稱是自由民主主義,對世界一律等同看待。可事實都知道,西方一直是世界各國中最霸道的地區,老是以世界老大自居,哪能容遠東地區的其他國家和自己分羹,尤其是美歐等國,當初外蒙古獨立還不是由他們造成的,所以到後來元朝歸屬問題一直被示為焦點在討論中。


西方在過去還是承認元朝中國說的,因為那時有個馬可波羅,是他將東方中國介紹給西方世界的,使黑暗的中世紀間接出現了文藝復興,在當時,他們就已經將元朝視中國王朝,那時的契丹就是所謂中國在他麾下,忽必烈是契丹皇帝,也包括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國都大都,被西方人視為必行之地,汗八里,在他們眼裡,北京就是所有韃靼人(過去對蒙古的總稱)國都,也包括西方韃靼人也這樣認為,可見當時北京地位是很難動搖的。話總歸話,可西方人對東方文明大統一意識還是不理解,認為那只是征服與被征服觀念,這種觀念一直被沿用至今,認為元朝是征服王朝,蒙古人是征服民族,但是他們還是分不清蒙古與中原的關係,一直混為一體看待,因為距離遠,西方只是通過簡單的文獻來了解遠東的,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被不折不扣帶上了正統的帽子。


在西方史學中,一提起成吉思汗,就會令人想到中國,似乎成吉思汗就代表中國,黃禍論成了他們的陰影,直到清朝時,西方興起了中國熱,尤其是法國,一段時間都在處處模仿清朝,認為清朝是東方之主,代表韃靼人和契丹人等等的國家,尤其他們皇帝服飾,成了西方描述成吉思汗時代的一個依據。事實正是如此,清朝確實在當時面積很大,統一了中國。


所以西方人之中混攪認識一直到現代才結束,因為他們的歷史系統了,再加上他們拿外蒙古說事,因為外蒙古是成吉思汗出生地和蒙古帝國龍興之地,他們也毫不避違這個話題,首先承認成吉思汗是蒙古國人。這也有之後的雙重國籍一說,他們在歷史書中附有地圖都是在以蒙古本位來寫成吉思汗的,說他南征金國,可偏偏寫成南征中國。尤其是最近BBC拍的紀錄片,這段話有意思:


成吉思汗凝聚了一個國家,可中國人哪能容他強大,中國是最富有最文明的國度,他們知道怎樣會打贏一場勝場,用卑鄙的手段抵禦蒙古人進攻,鐵蒺藜是中古世紀的地雷,狙擊來襲的蒙古人。成吉思汗以簡單的方式繞開了中國的長城,直接進入北京。


這段話聽起來有些搞笑,當時金國人這樣稱呼自己是中國人嗎?成吉思汗難道認為金,宋是中國?還有更滑稽的竟然直接說成今天北京。蒙金之戰只是一般般的民族戰爭而已,像過去遼金一樣,只是簡單的取而代之,並沒有實質性的蒙古與中國之分,所以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西方人是怎樣主觀看待歷史的。也包括許多歷史著作,都把成吉思汗單獨列出,認為他只是蒙古人而並不是中國人,尤其是最熱衷這個話題的俄羅斯,那更不答應,他怕成吉思汗成了中國人,自己曾被統治過,哪還有什麼臉面面對歷史,於是極力的將成吉思汗的家鄉與中國劃分開。所以,成吉思汗在西方史學家眼裡,他就是蒙古國人,而非中國人,這樣的世界帝王和各國熱捧的對象,怎能攬到中國人頭上,他自然不願意。


至於忽必烈,那好說,因為他是元朝建立者,在西方人眼裡,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歷史,忽必烈在西方人眼裡是雙重國籍,一部分是蒙古人,一部分是中國人。最近美國曆史學家莫里斯羅沙比著有一本書《忽必烈與他的世界帝國》,明顯就提出了他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皇帝,尤其他施政的範圍和他活動的地方大都在中國,一定程度改變了世界的軌跡,將富裕的中國帶到了西方,燃起了西方的復興。裡面很客觀的提出他即想當蒙古帝國大汗,又想當中原皇帝,始終向偉大的仁德之君靠攏,有超越成吉思汗功績的勁頭。雖然忽必烈提出了一些不利於帝國發展的等級政策,但也不會影響主體儒家思想,那就是儘量把他建立的大元朝向中原正統靠攏,有意建立繼漢唐以來,第三大盛世。

所以忽必烈在西方人眼裡明顯名氣蓋過成吉思汗,因為他是大統一王朝奠基者,盛世的締造者。成吉思汗只被稱為世界帝王,因為他代表統一的蒙古帝國君王,擁有中國,俄羅斯,波斯 ,中亞地區,導致他歸屬問題成謎。忽必烈不同,他是蒙古帝國分裂後,中國一部分的皇帝,忽必烈自然也改變不了,也不會被一些存有偏見的歷史學家所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