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每天都吃什麼,比如宋朝,元朝,清朝?

卓越170593688


導語

中國上下五千年,地域廣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就有燦爛的飲食文化,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君不見五湖四海的川菜、粵菜、湘菜、楚菜等,他們分別代表了各個地域的招牌飲食,前段時間央視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那裡面的各種美味佳餚,令人垂涎三尺,恨不能來個時空旅行,吃遍祖國各地美食。那麼,我們想像一下,如果古人能夠穿越來到現代,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可惜沒有時間機器,古時候的人他們又是怎樣的伙食呢,我麼可以從歷史的進程來談談。

遠古時代

據專家考古發現,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浙江餘姚就出土了大量的稻穀遺存,到了三皇五帝時代,水稻的種植又推進到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這就可以說明那個時候的古人已經可以吃上水稻也是大家熟悉的大米,不過這個時候的生產力低下,吃上水稻也不可能頓頓都有,很多時候還要摘些野果,野菜充飢,在肉食方面,人們通過合作方式獵取大型動物,那時候的人類已經學會鑽木取火,可以吃上烤熟的肉了,不過放點鹽、醋什麼味料的那是不可能的,能熟透就不錯了。

先秦時代

這個時代隨著的生產力的發展,可食用的物種也漸漸豐富了起來,春秋時代的孔子《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這裡面提到的五穀,是指稻、黍、稷、麥、菽,通俗講就是,大米、黃米、小米、小麥、大豆,可見那時候的主食和今天的主食基本就差不多了。至於肉類,那時候的古人已經學會飼養牛、羊、豬、狗、雞等畜生,都可以宰殺食用,不過補充一點,那時候的等級森嚴,凡事講究周禮,一般王公貴族想吃什麼肉食都隨便,可是老百姓不行,他們平時只能吃蔬菜,只有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肉類。

封建時代

一、漢唐時代,那時候的五穀雜糧已經相當普遍了,人們在吃上面也漸漸的花樣多了起來,比方說麵食,那個時代已經可以做出燒餅、蒸餅、湯餅等。還有唐代人們最喜愛吃的叫作胡餅,白居易有詩云,“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和我們今天的燒餅很相似。

除了吃這些主食之外,人們不光滿足吃飽,也開始吃流行吃水果了,像本土的梨子、蘋果、杏、李之外,還有張騫通西域後,從國外傳回來的水果,像葡萄、石榴等都可以在中原買到。到了唐代,西瓜從西域引進,大熱天的唐代人終於可以吃到清熱解渴的西瓜了。

二、宋元明清

這個時候是中國封建時代發展的高峰期,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可謂精益求精,像漢唐時期人們的菜食還停留在烹、蒸、煮上,到了宋代,由於鐵鍋的發明,人們可以吃上小炒了,這可是個大進步,現代人吃的講究色香味俱全就是宋代以來炒菜發展而來的。到了明清時代,吃法是越來越講究,也越來越奢侈,像清朝貴族鍾愛的滿漢全席,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吃完要幾天,可見清朝貴族的奢侈腐化。

到了元明清時代,中國對外交往的越來越頻繁,從國外引進的食物也是越來越多,例如地瓜、番茄、土豆、辣椒(這個引進非常重要,現在所謂的無辣不歡,辣椒引進功不可沒),還有特別提到紅薯,這也是舶來品,萬曆年間由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引進,由於紅薯的產量高,價格便宜,養活了很多貧苦百姓。

總結

中國的飲食文化之淵源,名目繁多,數不勝數,筆者也無法做到一一列舉,只能從大的方面講解,總之,在古代,不管哪個朝代,都是王公貴族的美食天下,雞鴨魚肉對他們來說都是平常之物,最苦的始終是貧苦百姓,每日三餐能吃上飽肚的飯食都很困難,肉類對他們就是奢侈品。


一切都付笑談中


由於古代照明困難,古人只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早飯(正餐)不能太早,晚飯不能太晚。一般平民每日兩餐,早飯在辰巳之間,即上午九時左右,第二餐上在申時(十五時至十七時)左右,當然這僅限於下層民眾,貴族士大夫一天想吃多少頓就吃多少頓!

到後來隋唐經濟發達,糧食產量提高,食物種類增多,一日三餐制才普及全國。更有我們的熟知的各位大詩人飲酒送別啊飲酒賞月啊飲酒解愁啊,說明酒在各階層的普及,也就說明了糧食剩餘和生產發展,一日三餐也就開始深入千家萬戶了。



宋朝時期就更是吃貨們嚮往的朝代了,這時已經是古代飲食發展的頂峰,宋朝海上貿易的興起,經濟十分繁榮,人們兜裡有錢了,逐漸產生了消費意識。這時又出現了鐵鍋,出現了宵夜。宋朝人把麵食做成五花八門的樣子,如今能吃到的麵食在宋朝都能吃到。我們今天吃的菠菜、蘿蔔、黃瓜、茄子、冬瓜、竹筍什麼的,在宋代已經能吃到了,各種水果也不缺。

再到明朝,一個重要的東西出現了,那就是辣椒。辣椒的傳入歸功於明朝發達的海上貿易,一般認為嘉靖年間辣椒是經過海路傳入我國的,從東南沿海逐步向西北內陸蔓延。還有玉米、馬鈴薯、紅薯、花生、西紅柿、菠蘿、豆角等,但這些食材依舊珍貴,除非你是有錢人、貴族,普通老百姓還是很難吃到的。


木偶戲8956


宋、元兩朝,相隔年代並不久遠,區區幾十年的時間。導致他們這兩個朝代的人,日常主食並無多大差別。

那時南方,主食跟現代沒有差別,以米飯為主。北方自然以麵食為主。不過相比以前,宋人是我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頂峰階段。經濟的提高,讓他們對衣食住行都極為講究。反映在吃上,宋人的米飯分為慄飯、黍飯、高粱飯。按不同做法,又分為泡飯、盤遊飯、川飯、衢州飯。


另外像什麼饅頭、粥、麵條、餅。

元與宋飲食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些蒙古貴族,以肉食、麵食、以及各種乳製品為主食。不過那主要對上層貴族的衝擊。對於南方飲食其實衝擊不大。


要說宋、元與現代人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們喝茶方式完全不同,他們的茶裡常常要添加些調味劑,如姜、鹽、花生米等。這習俗現在在湖南益陽、常德及廣東汕尾都能見到。

區別於宋、元,清最大的特點,就是多了幾樣舶來品,如馬鈴薯、玉米、紅薯、辣椒、菸草、已在晚清時期普及中國大江南北。

其它飲食結構幾乎跟現代沒多大區別,硬說不同。就是現代人比清朝可選擇的餘地實在太多了,只要有錢,幾乎可以吃到世界上隨便哪個地方的美食特產。無論是主食還是零食,我們的選擇範圍已擴大到全球。


本草百曉生


大家都知道中餐種類繁多,源遠流長。但是中餐很多原料和食材都是不斷髮展豐富起來的,因此古代人的食物和我們還是有很大差別,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過來看看古代人每天都吃什麼吧!

宋朝人吃什麼?

宋朝最大的特點就是商品經濟發達,因此宋代人也很喜歡美食,這一時期各種飯館已經遍及各處。我們在《水滸傳》裡也能看到,很多故事場景都是酒樓和小酒館,說明宋朝的飲食文化已經很發達了。

但是別看《水滸傳》裡武松動不動來兩斤滷牛肉,耕牛在宋朝還是挺受保護的,私自宰殺是違法行為。牛肉珍貴,因此北宋時期,北方人一般喜歡吃羊肉,南方羊比較少,所以南方人更喜歡吃魚。

宋代皇室的肉食消費,幾乎全用羊肉。據說有一次趙匡胤招待前來朝拜的吳越國王錢弘俶,命御廚烹製南方菜餚招待。御廚倉促上陣,“取肥羊肉為醢”,一夕醃製而成,叫作“旋鮓”,深受宋太祖及客人歡迎。因此,宋代皇室大宴,“首薦是味,為本朝故事”。

除了宮廷,民間也將羊肉視為珍饈。開封的羊肉菜餚有旋煎羊白腸、批切羊頭、乳炊羊肫、燉羊、鬧廳羊、羊角、羊頭籤等,南宋臨安飲食店蒸軟羊、鼎煮羊、羊四軟、繡吹羊、羊蹄筍等。據統計,宋代以羊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菜餚不下40種。

不過宋朝老百姓吃得最多的肉食還是豬肉,尤其是南宋都城臨安,豬肉鋪數不勝數。除了這兩樣,狗肉也有人吃。宋徽宗曾因自己生肖為狗,禁止買賣狗肉,結果很多攤販不得不在攤前掛羊頭來躲避檢查,因此也有了“掛羊頭,賣狗肉”之說。

主食方面,北方人主要以麥、粟(小米)為主,南方人主要以稻為主。家境殷實的吃乾飯,家境貧窮的只能頓頓吃稀飯或者粥。

這一時期,麵食有了很大發展。饅頭和包子在宋代真正成為了主食之一。麵條的祖先湯餅(類似於麵條或面片)也有了極大的發展。當時每逢節慶,人們都要吃麵慶祝。

明朝人吃什麼

由於明朝的航海技術發達,這一時期土豆和地瓜被引入中國,因此民眾的主食有了更多選擇。明朝中後期,現代中餐最重要的佐料之一辣椒傳入中國,因此烹飪方法也得到了極大豐富。

明朝宮廷中的菜式花樣也是非常多。與宋朝皇室獨愛羊肉不同,明朝很多皇帝都有自己的最愛。明成祖喜歡吃紅燒天鵝,明穆宗喜歡驢板腸,明熹宗喜歡海鮮一鍋燉,明神宗則喜歡塞外黃鼠。

朱元璋出身貧寒,因此喜歡的菜也很粗野,他最喜歡的一道菜叫做“一了百當”,將豬肉、羊肉、牛肉和蝦米切成餡,然後加入馬芹、茴香、川椒等調味品,再加入麥醬放到鍋裡炒熟,放入瓷器收藏,想吃時,隨時取用,很像是肉醬。

明朝民間的飲食,由於這一時期距離現代較近,很多資料記載比較全面,不同地區飲食差異很大。

福建沿海地區,不但有燒肉燻雞鹹肉等各種常見肉食,還有鴿子和斑鳩等,而且米麥魚肉水果的價格都很便宜;溫州農民生活就差多了,一家人一年到忙到頭,每天一日三餐裡面早晚兩頓都是喝粥,中午才吃得上乾飯。菜也是以水產品居多。

城市裡面的人,吃得相對豐富一點,包括了“槽魚”“臘肉”“風雞”“酸筍”“泡白菜”“醃蘿蔔”等各種食物。等到明朝後期資本主義萌芽興起,北京甚至能夠買到銀魚和螃蟹這些水產品,價格比江南還便宜。

清朝人吃什麼

清朝與現在相距只有一百多年,因此很多飲食和現在已經很像。

作為少數民族入關,滿清皇帝的飲食習慣還保留了很多滿族特色。清初宮廷食材仍以東北特產的糧肉蛋菜為主,每到年底仍例關外風俗行“狍鹿賞”:向滿、蒙、漢八旗軍的有功之臣頒賜東北野味。屆時,北京城內分設關東貨場,專門出售東北的狍、鹿、熊掌、駝峰、鱘鰉魚。

隨著清廷漢化程度加深,宮廷菜餚逐漸開始匯聚天下美食,滿漢全席也逐漸開始形成,乾隆時期達到頂峰。乾隆帝飲宴菜餚中以雞、鴨、魚、豬、羊、鹿、鵝等為主,還有黃瓜蘸麵醬、炒鮮豌豆、蒜茄子、攤瓠榻、春不老、芥菜纓、酸黃瓜、酸韭菜、秕子米飯、粘饊糰子等時令蔬菜。

值得一提的是,在乾隆時期,為了解決千叟宴上傳菜太慢導致菜品變冷的問題,和珅通過改良滿族小火鍋,發明了流傳至今的老北京涮肉火鍋,並迅速流傳開來。

老百姓生活則和現在人差距不大。得益於紅薯的大量種植,清朝的人口達到了四億之多,土豆,紅薯,番茄都是比較常見的食物。肉食方面,豬的養殖也更加廣泛,尋常百姓也能逢年過節吃點肉食。

當然,隨著晚清的迅速墮落,人民生活水平也是直線下降,這時候能溫飽就不錯了!

【我是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別忘了點贊加關注哦!謝謝您的支持!】


小熊貓看歷史


現如今的各種琳琅滿目的食材,各種花樣百出的做法,和古代比起來真是差了不少。那麼不同朝代的人每天都吃什麼呢?為什麼不同時期身材差一件如此之大?

請隨我往下游歷各朝美食。

唐朝以胖為美,唐朝人到底吃些什麼呢 唐朝人偏愛喜歡餅和米飯。因為絲綢之路發展,這種餅隨文化一起傳入,因此唐朝飯桌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胡餅、蒸餅、湯餅的各種餅類。蒸餅就是我們現代蒸熟的麵食,例如包子饅頭等。而湯餅就是我們常說的麵條和揪面片。


唐肅宗就非常吃肉和胡餅也就是我們現如今的肉夾饃。我們都知道澱粉類食品吃多了必然會長胖,唐朝風花酒月,夜間還會吃東西,所以體態漸胖。 中國古代唐朝以胖為美,而為何宋代人卻是以瘦為標準身材?

宋朝是十分富饒的,而宋朝的飲食習慣十分有特點,宋朝全民喜歡下館子。簡直是吃貨的天堂。臨安,也就是現在的杭州,每天早上都有小販開始叫賣,賣的是新鮮的青菜,青菜也是宋朝人飯桌上最常見的一到菜色。

宋朝對烹飪技術頗有研究,我們現如今的煮、燉、滷、蒸、臘、蜜、煎烹飪方法等等都是從宋朝開始成熟起來的,可見宋朝人為了吃可真是絞盡腦汁。但是這麼多吃的,美食當前,為何宋朝人還可以保持這種身材?


原來是唐朝末期國家四分五裂的,老百姓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為十分操勞體態不像前朝盛世那般珠圓玉潤了,貧窮人家的家庭婦女有些為了活下去,對這個家十分操勞而變得瘦弱乾癟。所以一個一個漸漸的瘦了下去 而明朝的皇帝一個個都圓滾滾的是為什麼呢?

在清朝時期吃貨更盛,明朝的烹飪方法流傳下來,因為其他國家的美食的原材料也陸陸續續的傳入了中國。因此好吃的東西越來越多,而負責皇帝膳食的人為了省事,一天天都給皇帝吃些肉食。番茄傳入中國以後我們常做的番茄雞蛋湯在明朝出現了。這般味道不禁讓人咂舌。


後來還出現了辣椒,漸漸的那就形成了現在出名的川菜和湘菜。好吃的和吃的品種越來越多。民間的菜色更是為豐富,一個原材料就可以用多種不同的烹飪方法。比較出名的菜色有佛跳牆,而明熹宗就非常愛這道菜,漸漸的他們越吃越多,美食越來越多,漸漸的越來越體態豐腴。

不同時期古代人飲食差距差的較大而且受到當時的戰亂以及其他不同因素的影響,不同朝代的人都身材差距較大。


無根樹花正孤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在當代發達的社會當中我們有很多主食可以選擇,然而在物質匱乏的古代,別說吃主食了就是吃上一頓溫飽的飯都是來之不易的。那今天就來說說古代的那些主食!

古代窮苦人還是比較多的,因為農作物沒有現代這麼好的化肥,也沒什麼驅蟲技術,所以產量非常的低。平時吃飯主食一般稻、粟、黍、稷、麥、菽、麻七種主要作物中選一種,其中窮苦人吃菽(即大豆)比較多,因為大豆產量高富含蛋白質多,吃點就容易飽!而粟也就是今天的小米產量非常的低,所以一般都是隻有富人才吃的起,一般1畝地才產50公斤左右。不過生活在南方的居民就比較有口服了,因為南方可以種植水稻,產量還算高,而水稻在食物裡也算是檔次最高的了。

而之後小麥的產量是越來越高,並且隨著石磨技術越來越成熟,麵粉也成了家家戶戶可以隨時能吃的主食,可以用磨出來的麵粉烙餅做麵條啥的。而古代也有一部分漁民和獵戶,這些人的主食就算是比較好的了,因為有魚肉可以維持溫飽,但是古代窮苦人家的烹飪技術很有限,基本就是白水煮,或者是烤。



小鳥遊戲娛樂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在當代發達的社會當中我們有很多主食可以選擇,然而在物質匱乏的古代,別說吃主食了就是吃上一頓溫飽的飯都是來之不易的。那今天就來說說古代的那些主食!

古代窮苦人還是比較多的,因為農作物沒有現代這麼好的化肥,也沒什麼驅蟲技術,所以產量非常的低。平時吃飯主食一般稻、粟、黍、稷、麥、菽、麻七種主要作物中選一種,其中窮苦人吃菽(即大豆)比較多,因為大豆產量高富含蛋白質多,吃點就容易飽!而粟也就是今天的小米產量非常的低,所以一般都是隻有富人才吃的起,一般1畝地才產50公斤左右。不過生活在南方的居民就比較有口服了,因為南方可以種植水稻,產量還算高,而水稻在食物裡也算是檔次最高的了。

而之後小麥的產量是越來越高,並且隨著石磨技術越來越成熟,麵粉也成了家家戶戶可以隨時能吃的主食,可以用磨出來的麵粉烙餅做麵條啥的。而古代也有一部分漁民和獵戶,這些人的主食就算是比較好的了,因為有魚肉可以維持溫飽,但是古代窮苦人家的烹飪技術很有限,基本就是白水煮,或者是烤


各類信息


古有云,民以食為天。我大中國地大物博,從古至今吃文化可謂相當之豐富。

先來說說宋朝,火腿發明於宋朝,最早出現火腿二字的是北宋,蘇東坡在他寫的《格物粗談·飲食》明確記載火腿做法,“火腿用豬胰二個同煮,油盡去。藏火腿於谷內,數十年不油,一雲谷糠。”

另,據傳北宋代抗金名將宗澤回家鄉後,回京時帶回了幾塊老家浙江義烏的鹹肉,給宋高宗趙構品嚐,趙構切開見到肉色鮮紅如火,嘗後味道鮮美,大喜便給它賜名為“火腿”。

元朝一般以清真食物為主,在元雜劇《豹子和尚自還俗》中,也有這樣的唱詞:“小劉屠賣的肥羊肉,一貫鈔一副整頭蹄……馬回回燒餅十分大,黃蠻子菜爛味精奇……”說明,元大都時期的北京,清真飲食已相當普遍。





T等於零


現在的考古發現證明,華夏文明的早期中國最早的農作物是水稻和粟,最早種植時間大概在7000年前。水稻就是現在的大米,粟是我們現在的小米,這兩種農作物歷經上千年,如今我們依然還在食用。這個時期食物單一,工藝粗糙,也不存在什麼烹飪手法,以米粥為主,還有肉、野果等,祖先們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到了先秦時期,西周就有了“五穀”和“五菜”之說。“五穀”是:稻、黍、稷、麥、菽,大概就是我們今天熟知的水稻、黃米、小米、小麥、大豆等,而“五菜”則是葵、藿(huò)、薤(xiè)、蔥、韭,就是冬葵(也有說是秋葵)、豆苗、野蒜、大蔥、韭菜。看的出來,這一時期老祖宗們的飲食開始豐富起來了,但是糧食產量依然不高,肉類相對主食來說稍微豐富一些。不管是菜或是肉,基本都是已水煮為主,或者全部放到一起做個大雜燴,也就是古人說的“羹”。

到了唐宋時期,中國進入了最鼎盛時期,老百姓生活水平變高,隨著勞動力和生產力不斷提高,大米已經很普遍,已經不用煮成粥了,而且唐朝時期能吃到麵條、燒餅了,酸奶、馬奶、乾酪等奶製品也很流行。這時候的人主要是吃豆子、葵菜、麵條、燒餅、豬肉等,葡萄酒和茶只有貴族可以享用。

  宋朝時期就更是吃貨們嚮往的朝代了,這時已經是古代飲食發展的頂峰,宋朝海上貿易的興起,經濟十分繁榮,人們兜裡有錢了,逐漸產生了消費意識。這時又出現了鐵鍋,出現了宵夜。宋朝人把麵食做成五花八門的樣子,如今能吃到的麵食在宋朝都能吃到。我們今天吃的菠菜、蘿蔔、黃瓜、茄子、冬瓜、竹筍什麼的,在宋代已經能吃到了,各種水果也不缺。

  到了明朝,一個重要的東西出現了,那就是辣椒。辣椒的傳入歸功於明朝發達的海上貿易,一般認為嘉靖年間辣椒是經過海路傳入我國的,從東南沿海逐步向西北內陸蔓延。還有玉米、馬鈴薯、紅薯、花生、西紅柿、菠蘿、豆角等,但這些食材依舊珍貴,除非你是有錢人、貴族,普通老百姓還是很難吃到的。

  現代的很多食物都是從清朝流傳下來的,明代引進的農作物在清朝時都已經大面積的推廣種植,尤其是土豆和紅薯的大面積推廣,老百姓都能吃飽飯了,清朝的人口從6千萬激增到4億人。乾隆皇帝更是滿清第一吃貨和美食家,關於他和美食的傳說那是數不勝數。比如松鼠鱖魚等,足見當時的烹飪技術已經很高了。這一時期的飲食和今天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那時候有的現在都有。




港影港


大家好,這裡是南嶺說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導語:

《孟子》中有言:“食色性也”。吃,是人類以及所有生命的天性,俗話又說“食為天”。我們“大吃貨國”自古以來都是把吃當做天大的事情。

現在我們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各式各樣的食材都輕易取之,配上各種烹飪手法,我們可以吃到越來越多的美食。

那麼古代人有什麼好吃的呢?

一起來看看吧。

主要美食

以宋代來說,主食主要為飯、粥、麵條,炊餅(武大郎賣的那種)、饅頭、包子、混沌等。

不過當時的餛飩類似今天的餃子。而餶飿兒卻很想今天的混沌,主要的吃法為燒烤。

飯又包括米粉、麥飯、高粱飯等,烹飪的方式有和石髓、大骨一起煮的石髓飯、大骨飯,此外還有泡飯。

粥也有各式樣的。如糖豆粥、粟米粥、糖粥、綠豆粥等。

宋代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當時的汴京城的美食很多,見下圖: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多的美食。

蘇東坡蘇軾還創造出了“東坡肉”,為此蘇東坡還寫下了一篇文章《豬肉頌》:

洗淨鐺,少著水,柴頭罨煙餡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而在《格物初談》中還有蘇軾還記載了火腿的做法。

同為宋代的林洪

《山家清供》中還記載了火鍋:

“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活之。以風爐安桌上,用水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熟,啖之,乃隨意各以汁供。”

同樣是此書,還記載了豆芽菜的培植方式,只要一綠豆為主。


甚至,宋代已經有爆米花這種人見人愛的零食。范成大的《吳郡志》中記載:“爆糯谷於釜中,名孛婁,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

到元代,各族之間的食物基本也都是可以吃到的。

到明代番茄、番薯、南瓜、玉米、辣椒等傳入中國,更加豐富了食材之間的搭配。

明末張岱所著《陶庵憶夢》中記載了很多美食:

清代的滿漢全席,當然是百姓吃不到的美食。但一般的美食如上還是可以吃到的。清代才子李漁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名字的緣故,喜歡吃蟹,還記載瞭如何吃蟹的方法和感受,而且還喜歡吃魚。

從曹雪芹的《紅樓夢》說茄鯗的作法之中,可知清朝應當有五香豆腐乾、茄子、香覃(一種菌類)、蘑菇、吃竹筍等。

結語:

總之,我們“大吃貨國”的祖先們吃的東西很豐富。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希望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山家清供》、《東京夢華錄》、《隨園食單》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