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滿清入關的威脅,李自成能夠統一中國嗎?

丘嶽


我的回答是:如果沒有滿清入關的威脅,李自成不可能統一中國,必將被明軍消滅或歸降明朝。

李自成當過驛卒、小軍官,崇禎二年發動兵變造反,又加入農民起義軍,流寇多年,一直在洪承疇、曹文詔、左良玉等率領的明朝軍隊圍剿下偷生。直到崇禎十七年佔了北京,達到人生最高峰。

如果沒有滿清不斷的消耗明王朝,李自成最好的結局是唐末朱溫,投降後轉變為割據勢力,大概率是被明軍剿滅。

首先,李自成只能帶來破壞,不能建設,無法獲得廣泛的支持。

李自成先是流動作戰十年,並未有明確的政治主張和穩固的根據地。幾次陷入危機,都是靠詐降或者滿清入侵才得以脫困。這十年,李自成就是標準的流寇,只是流動範圍大了一些而已。

之後五年到進入北京,雖然提出了有利於平民百姓的一些措施,但為時尚短,也只是口號而已。卻把民變的破壞力發揮淋漓盡致,包括破洛陽、屠寧武關、搜刮北京城等。

這種行為,無法使底層百姓盡心支持,也把知識分子和北方地主豪強勢力推到了對立面。南方大部分地區未經戰火,老百姓生活也還勉強可以維持,缺乏民眾基礎。

因此,佔據北京的李自成一旦揮軍南下,必定被南方各階層集體抵制,北方大後方也會處處起火,最好結果是劃江而治。

第二,李自成並非戰爭天才,軍隊戰鬥力並不強。

(1)李自成起兵前十年,就是在明軍圍剿下東躲西藏,絲毫沒有體現出戰爭天賦和令人眼前一亮的驚人戰績:

崇禎七年,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被明軍包圍在河南,後金第二次入寇才解圍;

還是崇禎七年,李自成被包圍在陝西車廂峽,詐降才脫困;

崇禎十年,洪承疇、孫傳庭率領的明軍在潼關敗農民軍,李自成僅餘殘部十七人逃入商洛山。第二年清軍第四次入寇,明軍被調離陝西,給了李自成喘息之機;

(2)之後明軍在滿清多年消耗下已經精銳盡喪,名將勇將幾乎死絕,但仍然對李自成的隊伍有一定優勢:

崇禎十四年到十五年,李自成三打開封未克,雖然消滅了不少援軍,但李自成損失也很大,還丟了一隻眼睛;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稱帝后東進,二十萬大軍在寧武關被明軍阻擋十餘日,戰死士卒七萬才破城,李自成險些退兵回西安;

同年,山海關一片石大戰,李自成軍6—10萬,吳三桂軍約6萬,雙方基本戰平,但滿清多爾袞大軍參戰,李自成軍大敗。

應該說,山海關一戰,是李自成個人軍事指揮能力和軍隊戰鬥力的最高水平,三打開封算是李自成大戰役指揮能力的體現。絕對算不上戰爭天才,軍隊也算不上天下強軍。

第三,後金(滿清)對李自成的幫助比想象的大得多。


李自成兩次死裡逃生都是後金(滿清)入寇才得以解圍,否則明軍繼續包圍,不被殺死也會被餓死;

大批明朝精銳部隊,多位能打仗的將領都死在後金(滿清)手下,後期李自成面對的是明朝三流軍隊和將領;

後金(滿清)多次入寇中原,對整個北中國人口、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明朝國家財政崩潰,基層行政能力喪失,有災無法賑濟,有亂無力平息,星星之火變成了燎原烈火,給農民軍輸送了大批有生力量。

明末,除了後金之外,腐朽的官僚集團也給了李自成很大幫助。包括後金得以存在和發展,都是以東林黨為代表的文官集團短視、縱容、內耗造成的惡果。

總之,上天給了李自成當主角的機會,也開金手指幫了他幾次。但李自成實在太不成氣候,如果滿清不存在,估計都出不去陝西。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大家好,我是安定郡潛夫。李自成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崇禎二年開始起義,崇禎十七年攻進北京,明朝滅亡。最後滿清入關,李自成退出北京,最後被清兵剿滅。

現在有人會問到,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李自成能夠統一中國嗎?


潛高認為,明朝滅亡是必然的,然根據當時形勢,既是沒有清軍的干擾,以李自成當時條件很難統一中國。

原因讓潛夫為大家一一表來:

①人和。

李自成的人才儲備不足。謀士僅有牛金星、李巖、宋獻策三人。在謀國上只有李巖能堪大任,牛金星、宋獻策皆是謀事之人,謀一城一地得失還行,戰略眼光不足。最後,李巖還被牛金星誣陷至死。


武將有劉宗敏、李過、高一功、田見秀、袁宗第、劉芳亮、郝搖旗等人。其中,劉宗敏實力最強,其他諸將皆難以與劉宗敏抗衡。並且進北京後劉宗敏與李自成開始產生嫌隙。說明武將基本來自基層農民,眼光難以長遠,往往在成功前夕被物質上腐化,內部自行分裂。

李自成個人能力不足。李自成本人就沒有統一全國的雄心,之所以造反,完全就是基層郵遞員下崗沒法生存,跟隨形勢造反。他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明朝政府能夠收編,給他一個王爺的正式編制而已。之所以,建立政權、稱帝,完全是為了增加最後討價還價的砝碼而已。不過最後,農民軍能攻進北京,崇禎會上吊是李自成沒有想到的。

②地利。

李自成佔領的地方大多都是窮鄉僻壤,根本無法支撐長期軍事行動。


李自成所佔據的地盤正處在各方勢力的中間,三面臨敵。北方是虎視眈眈的滿清八旗軍;南方是百萬兵馬的南明朝廷;西南方是張獻忠勢力的農民軍。排除北方的威脅,南明朝廷和西南的張獻忠勢力就是李自成征服的對象。江南是魚米之鄉,有長江之險;四川是天府之國,有高山阻隔。以李自成軍隊的實力,想將這兩股勢力中的任何一股擊敗,都非常困難。

③天時。

李自成稱帝,佔領北京,明朝法人崇禎自縊。就在這個時候,李自成變成天下所有人爭著喊打的出頭鳥。雖說張獻忠也稱帝,可人家沒有佔北京,沒有逼死皇帝啊。現在天下所有諸侯都想滅了李自成,擁立新皇帝,自己藉機獨霸天下。張獻忠不例外,南明政府更是迫切滅了李自成,向天下證明自己是合法政府。


滿清就是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入關的。誰殺了李自成,就是為崇禎皇帝報了仇,就可以做合法繼承人。

因此,基於天時、地利、人和,潛夫認為李自成最終要失敗的。不足之處,還請大家不吝賜教。


安定郡潛夫


如果清朝不入關的話,李自成的確是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人,但我認為李自成並不具備迅速統一天下的本錢,而且打進北京城在當時並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因為那時候他並沒有一個穩固的後方,而且他將面臨的是崇禎留下的一個爛攤子,將直接面對關外驍勇善戰的八旗兵。

或許李自成並不是看不到這一點,只是當時他已經騎虎難下;我們大膽的假設一點,或許李自成1644年二月初二從西安出征的時候並沒有想過立刻奪取天下,只是想消除一些明朝的威脅,因為李自成出征時帶的兵馬並不算多(只有幾萬人),但誰知道一路上明軍望風而降,李自成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前前後後就有幾十萬人像他投降,我想那時候李自成多半是懵逼的,因為他的嫡系部隊只有幾萬人,根本無法有效的控制幾十萬降軍,而且他那點地盤已經養不活幾十萬大軍了,他只能一條路走到底。

其實拿下北京後,李自成對於與清軍的遭遇並不是沒有心理準備的,但歷史上他卻被吳三桂耍了,最後功敗垂成;這裡我們假設清軍並沒有抓住這一良機,讓李自成從容收服了吳三桂,這時候我認為李自成應該會緩上幾年消化自身的勝利果實,因為李自成最大的缺陷是他根基不穩,而且天下士大夫投靠農民軍的並不多,他未必就能對佔領區形成有效的統治;李自成應該會在山海關和清軍陷入長期的對峙,視情況他也有可能會放棄北京而伺機南下,畢竟沒有江南的資源也很難養活那麼多軍隊。

而南明政權要是繼續像歷史上那樣誰也不服誰的話,很可能依然會內訌,那樣李自成的機會就要大的多,而歷史上南明政權後期除了鄭成功,其他能打的將領大多都是農民軍出身,本身並無良將,而歷史已經證明了南明所依賴的江北四鎮等並不可靠;所以南明政權肯定不是李自成的對手,而李自成能否順利南下的關鍵依然在關外。





軒轅林


首先要指出:滿清不入關,得有一個前提,就是皇太極猝死,皇族內部爭奪汗位,爆發內戰,一時顧不上關內,否則它是一定要進來的!那麼,要是滿清不入關,誰會統一中國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李自成在北京的所作所為,已證明他領導的是一夥窮惡的土匪、強盜,失盡了人心;以李自成的名聲和自身實力,也很難一統中國,因為沒有了滿清的壓力,吳三桂既不甘心降於流賊,更惱恨愛妾被劫,肯定會在山海關擁立明宗室,建立"北明"政權。而北方各地不滿李自成的明降官降將會紛紛響應,至於江南是否會服從"北明"呢?要看誰來當山海關的皇帝,若是崇禎的兒子呢,那江南也會宣誓效忠,不另立政權,若是遠房宗室呢,江南仍然會擁立福王,但一定會和吳兵聯手討伐李自成,李自成無法在北京站住腳,只好向西逃亡。只要明軍窮追不捨,李自成狼狽敗逃,在京城搜刮來的幾千萬兩白銀必落入明軍之手,從而大大緩解崇禎時的財政困難,一邊安撫天下難民,一邊號召全國為先帝報仇,消滅李自成不要費很長時間,然後以舉國之力對付張獻忠,獻忠敗亡也是早晚的事。

這時,如果江南福王政權不肯讓位,南、北明勢必有一場爭鬥。誰勝出?肯定是以吳三桂為首的關寧將領集團!因為兵,以他為最強,戰功以他為最大;而江北四鎮、武昌的左良玉集團各懷鬼胎,互相拆臺,形不成一股合力。所以,結果必然是關寧兵過江,南京小朝廷投降,全國復歸統一。

但是這樣一來,吳三桂就成了曹操、司馬懿、劉裕一類人物了,大明政權從此被關寧將領集團控制,名存實亡了。


大華273557151


滿清沒入關,李自成應該也統一不了全國,主要原因如下:當時處於小冰河時期,當時崇禎朝江浙一直延伸到山西,整個長三角,華北平原,渭河平原,不停的連年大旱,蝗災,颱風,大寒,瘟疫流行。這種情況一直不絕於史書,天災人禍不斷才催生了農民起義。但是這種天災不會一直持續,如果明朝採取休養生息而不是崇禎那種急性子,又要治內亂,又要平遼東,不斷殺大臣,明朝也許不會亡。而李自成不能統一全國主要因為,:第一他的軍隊沒有正規化,軍紀差不是王者之師,流寇習氣嚴重。第二愛殺人,自古不殺人者能一之。第三,南京還有陪都,四川有張獻忠等不是一個政治系統的,各地反抗勢力很強。第四,政權建設不穩固,沒有做好根據地建設,過早登基稱王。第五內部不穩,合併了很多小隊伍,御下能力不足。第六,沒有取得皇權合法性制高點,處理好明朝皇室和大臣,第七,他的祖墳被刨了,風水已洩


崑崙國史


即使沒有滿清入關,李自成也不能統一中國。

李自成:實力有限,卻有較大的階級侷限性,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不能提出更好的統治策略,很難戰勝比自己強的對手。

李自成,世居懷遠堡李繼遷寨(今陝西橫山),順建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以“大順”為國號,稱帝時以党項西夏李繼遷為太祖,李自成稱皇帝后僅六年便亡國。大順先以西安為京師,隨後曾遷至北京,領土一度囊括中原多省之範圍,包括今日京津、河北山西長城以南地區、湖北大部、山東、河南、陝西、甘肅。

大順初年武力較盛,曾於建立當年春(1644年)東入燕京,攻克太原、大同等地。1644年4月24日(舊曆三月十八)攻陷北京,滅明朝。但於同年五月始,清軍入關,大順開始走向衰亡。

1644年5月,清兵克燕,李自成逃往西安。但由於大順軍在潼關列陣迎戰,清軍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達,堅守不戰,又延續了一年。

1645年,清軍以紅衣大炮攻破潼關,李自成採避戰的方式去應對清軍的進攻,經襄陽逃入湖北,試圖與武昌的明朝總兵左良玉聯合抗清,左良玉東進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側”,征討馬士英途中病死。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為清軍一擊即潰。5月在江西再敗,後在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為明朝地方武裝所殺(亦有說李自成自殺、下落不明或出家為僧等)。

史界普遍認定李自成入北京後即迅速腐敗。顧誠南明史以為“說李自成等大順軍領導人因驕致敗,是指他們目光淺短,驕傲輕敵,而決不能解釋為他們驕奢淫逸。”李闖沒有及時對山海關明將吳三桂採取措施,結果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合討闖軍。1644年四月廿一日,李闖親征吳三桂,於一片石之戰中,清軍和山海關吳三桂軍擊敗大順軍。四月廿九日,李闖在燕京紫禁城武英殿匆匆即位再稱帝,深夜便焚燒宮殿與九門城樓,向西撤退,闖軍僅駐燕京四十一日。


SeaArm


說軍閥混戰我信。

首先,李自成不可能統一中國。原因,領導層內部不團結,各懷鬼胎,爭權奪利。並且帥領著一群烏合之眾,貪圖安易。打了幾次勝仗,便驕傲自滿。就是打下江山,不日也散,這必然的。

其次,吳三桂也不可能割據遼東。清軍正在勢頭上,兵強馬壯,野心正足。不可能容吳三桂割據遼東,兩軍勢必陷入連年爭戰。吳三桂必敗:原因,遼東地廣,物資豐富。清軍熟知地形、又耐北方氣候,再聯合蒙古各部。兵法雲:天時、地理、人合。在這些條件下,我斷定吳三桂如割據遼東,時日不久,必敗。

最後,南方勢必大亂。軍閥混戰,鋒煙四起。大明朝早己風雨漂搖,更無力挽狂瀾,復國無望。

在各路諸候、軍閥的混戰中,勢必再演生出新的霸主。這就是: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史也將從新改寫。

個人淺析。


眸子8552


這個問題有點兒意思,我來回答一下吧。

如果沒有滿清入關的威脅,李自成能夠統一中國嗎?

我覺得李自成推翻明朝統治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最終應該是坐不了天下。

李自成推翻明朝統治,這個不用多少了,歷史上他也確實做到了。那為什麼我說李自成最終坐不了天下呢?

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李自成自身農民階級的自我侷限性。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農民階級就一直帶有自我侷限性,歷史上也不乏通過後天的成長,跳脫出階級侷限的先例。但是李自成為什麼偏偏就跳不出階級侷限性呢?

第一:口號的問題

李自成喊出的口號是什麼?“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這個口號好還是不好呢?

先說好的部分。簡單直白,還帶有非常強烈的市井氣息,讓底層人民很容易就能接受的了,對普通人來說極具煽動性。尤其是一些二桿子勁兒上來的熱血青年,很容易一呼百應,也起來造反。說好聽叫熱血青年,說難聽叫潑皮混混。一般造反的人都是什麼人呢?活不下去的人。但是敢於站出來挑頭造反的是什麼人呢?往往都是社會閒散人員。這些人不事生產,投機心理強烈。會豁得出一身刮來換取一世的富貴榮華。所以這就會造成一個隱患問題,我們下面再說。

再說說不好的部分。首先這個口號無法根本實現。記住我說的是"無法根本實現",不是"根本無法實現"。為什麼呢?李自成的政權,其實根本上是一個流動的軍事集團,並沒有對統治區域實現正常合理的統治管理。所以在李自成的統治區其實是很難有什麼生產收成的。那麼怎麼去實現他喊出的”吃他娘,穿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呢?一個字,搶。搶官府的糧倉,搶官員貴族的糧食,搶大戶富戶的糧食。這在統治階級初期其實屢見不鮮。因為要團結大多數被壓迫的人,那麼勢必就要有一個鬥爭對象。誰是鬥爭對象呢?官府,官員貴族,大戶富戶。這些人相對於大多數底層被壓迫的人,他們是少數,同時他們又掌握了大量的財富和糧食。簡直就是理想的搶劫對象。

說白了,這種行為事件,其實就是社會資源的再分配。這其實和玩大富翁的遊戲差不多。比如一百個人一萬塊錢,如果二十塊是生活底線。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是每人一百塊錢。但是隨著遊戲的不斷深入(社會的不斷髮展)錢自然會流入那些更會玩的人手中。而那些不會玩的人手中的錢就漸漸的變的越來越少。當這一百個人中其中有二十個會玩的人掌握了九千塊錢,而剩下的八十個不會玩的人只有一千塊。平均每個人才十二塊五,遠不能滿足二十塊的最低生活標準。那麼這八十個人肯定會打到那二十個人,把他們的錢全部搶過來,讓自己活的更好一些。

我們話說回來,李自成通過搶劫或許可以讓加入的人吃上一兩頓飽飯。沒錢沒糧了就繼續攻打明朝的城池,搶劫明朝的官員富戶。但是當李自成推翻了明朝,掌控天下後,他去搶誰呢?已經沒有明朝給他搶了啊。

所以這個口號其實並不是一個可以長期作為團結鬥爭的口號,並不具備可持續性。你哪怕說,跟著闖王一起推翻了明朝,大家重新分田地,重新過好日子。都比一個”吃他娘穿他娘“的口號好。

第二:人員素質問題

李自成的軍事集團大部分將領並沒有什麼優秀的個人素質。基本上都是些窮苦出身或者出身卑微的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都是些沒見過大世面的人。那麼就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呢?眼皮子淺。

以文武之首的牛金星和劉宗敏來說,都存在革命意志不堅定的問題。在佔據北京後,兩人迅速的腐敗起來,劉宗敏更是霸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導致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在管理上呢?牛金星大肆的啟用原明朝的降將,我認為牛金星是想培養自己在軍中的勢力, 想徹底壓住劉宗敏一頭。而劉宗敏呢?對明朝的官員酷刑苛待,簡直就是有點兒心理變態了。而他們這些行為說明什麼呢?他們並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但凡有點兒戰略眼光,至少也得把江山都吃下肚子再說腐敗的事兒啊。這文武之首都是如此,可想而知下面的人還不都有樣學樣?僅僅半年的時間,李自成集團在北京就敗退了。

第三:內部鬥爭激烈

說起來這就有點兒可笑了。這就好比兩人說我要是中了五百萬分你一百萬怎麼怎麼樣?另一人馬上說:“憑什麼才分我一百萬啊?”然後兩人就打起來了。為了還沒有中獎的五百萬。

都說自古文人相輕,在牛金星身上表現的是淋漓盡致。說起來牛金星同志也是不容易啊。外面抗衡劉宗敏為首的武將集團,內部打擊分庭抗禮的李巖勢力。忙活來忙活去,就是從來不在集團的戰略大方向上出一個好主意。也難怪自古文人,尤其是底層的知識分子,爭權奪利的小人心態非常明顯。其實這也是有道理的,有本事的,有心胸的早就考上高中了。留在底層的大部分知識分子,都是些沒本事沒品的文化流氓。

後面的事情我就不說了。大家都可以查到,李巖被誣告殺害。

我再次強調一下。我們回答問題,不是百度的搬運工。我們要針對問題,回答出我們的見解和分析來。見解不一定絕對正確,但是一定要是思考過的答案。帶著思考去看待歷史問題。

李自成集團內部鬥爭激烈。這說明什麼?第一,人員素質不行。第二,說明李自成領導力不足。作為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本領就是要團結大家把心往一處使,團結就是力量啊。而恰恰李自成自始至終沒有表現出特別好的團結能力。致使李自成集團內部派系鬥爭激烈。

第四:缺乏先進生產力階級的認同

注意,我這裡說的是先進生產力階級,不是主要生產力階級。如果李自成要建立一個長久的王朝,那麼必須獲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和支持。而需要哪些人支持認同呢?那就是可以代表社會主要生產力和先進生產力的階級群體。社會主要生產力,代表統治的生產,先進生產力代表統治的前進方向。

在李自成的集團中,其實不難發現社會主要生產力的群體——農民。但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讀書人可是真不待見李自成。

有的人是不是覺得這個國家只要有農民生產糧食就能運轉下去,那些不聽話的讀書人殺掉就行了。其實不然,讀書人代表著知識,代表著社會的前進方向。他們有知識,懂得怎麼用知識去有效科學的管理這個國家。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李自成任命了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去當宰相管理國家。那麼首先天下大亂不說,這個農民宰相還得把自己累死,因為他並不具備相應的知識來讓自己得心應手。就好比現在的美國一樣,總統不看實際的執政能力, 只看人氣高不高,選了二貨總統,整天把全世界搞得烏煙瘴氣。

所以這也就是歷代有心逐鹿中原的梟雄們第一要爭取的就是讀書人資源。人才不是隻有二十一世紀才珍貴的,任何時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資源。

所以這樣一個沒規劃,沒戰略,沒能力,沒團結,沒支持,沒錢糧,沒資源,沒人才的集團。我真看不出他有什麼可能性可以最終坐天下,開創一個新的王朝?


渭郃


很大程度統一不了,如果他不改一下他的政策,基本會失敗,最好的結局是劃江而治。李自成的口號就是闖王來了不納糧。

李自成打土豪除了他自己希望打土豪以外,還有很大程度他控制不住他自己的部下,說白了,李自成的嫡系部隊沒有那麼多,其餘跟著他都是因為他強大。

明末北方遭災,如果不打土豪,李自成根本養不活這麼軍隊,失去了軍隊那麼就可能被滅亡。

如果向南方去,能保證不打土豪嗎,不打土豪人家會乖乖給糧給錢嗎,大批士紳地主跪舔滿清不就是因為滿清保障他們的特權嗎,雖然後來咱大清馬上翻臉了,但當時大清還是很聖主明君的。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實際上,使四分五裂的中國實現重新統一,並不僅僅是依靠武力殺伐,深得民心的政治綱領,切實可行的治國方略,嚴密的組織形式,運行高效的領導團隊,領導者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才是至關重要的關鍵所在。

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從陝西起兵,勢如破竹,幾乎沒有受到各地明朝軍隊的有效抵抗,直到兵臨北京城下,也沒打幾次象樣的仗。

由於崇禎皇帝既不遷都,也不按照李自成的個人意願招安李自成,最後北京城破,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大明帝國就滅亡了。

如果李自成真的具備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就會立即領導他的團隊建立有別與大明帝國政府運行模式的全新的大順政權,開啟統一中國的歷史進程,而絕不會貪圖享樂,無所作為。

歷史事實已經證明,大明帝國是自己滅亡的,並不是大清帝國推翻的,甚至,也不能算是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的,就算是沒有滿清入關,李自成也沒有能力統一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