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清明一过,正是品尝明前茶的好时机

有缘和学习茶的小伙伴们

再次在“有时”茶馆小聚

品一品今年明前的绿茶

先普及一下茶知识:为什么明前茶价格高于雨前茶?

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明前茶和雨前茶都属于春茶,春茶的品质最佳。

因为在春茶生长期间,气温较低,日照强度较弱,雨水充沛,这一生态条件有利于茶树的代谢,故而芽叶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特性好,表现为芽叶嫩度好,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富有光泽,芽叶肥壮,茸毫多,色泽绿,紫芽少。

明前茶是经过冬天的潜伏期,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但由于清明前,茶树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的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明前茶便更珍贵了。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认识“有时”茶馆的Tracy是一种缘分。两年前一起在锦华学习茶艺。美丽睿智的她泡茶功夫一流,对于我们初入门的同学都艳羡不已。而后我们才知道低调的她其实已经营茶馆有两年多了。每天的工作就是研究茶和泡茶。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大家都很奇怪,为什么她还来学习茶艺呢?原来她真心喜欢茶。泡茶的技术都缘于实践。学习茶艺只是为了更系统巩固一下理论知识,在和客人沟通时可以用更加精准的专业术语。当然也希望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那时的她刚把原来在静安寺附近的茶馆搬到目前瑞金二路安和新邨,一栋三层楼的石库门老房子里。我也经营着位于法租界的“一间”民宿,能够理解所谓经营的不易之处。而Tracy和她的伙伴们因为喜欢茶而坚持着这份情怀,执着地在法租界开了快四年。


茶馆的三楼和二楼半有两间独立的包房,每个房间最多可以容纳8人。我尤其喜欢顶楼朝南,带着阳台的包房。房间不大,布置极为惬意。在阳台上可以看到满眼的绿意盎然,行色匆匆的行人,触手可及。Tracy说当时定下这个地方就是因为这满眼的梧桐叶,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我到的早,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但是喜欢老房子的老毛病又犯了,仔仔细细的在“有时”又逛了一番,况且“有时”的巧手姑娘每每都会搞一些很文艺的插花和装饰,让我每回都有小惊喜。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等伙伴们陆陆续续到来。该泡茶了,S同学被我们推举来泡今天的绿茶。今年的绿茶其实比往年稍晚采摘,一是气温有点低,而且雨势也不弱,这都导致了明前茶的稀有和珍贵。

今天我们喝了四款绿茶:大佛龙井,信阳毛尖,金奖惠明,阳羡雪芽

大佛龙井 - 产于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省新昌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区。

信阳毛尖 - 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

金奖惠明茶 - 是景宁惠明,简称惠明茶,是浙江传统名茶、全国重点名茶之一,明成化年间列为贡品,属绿茶。

阳羡雪芽 - 是江苏省宜兴南部阳羡游览景区的著名特产。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S同学已经是我们中的中级茶艺师和中级茶叶审评师,在我们的热情邀请下入席泡茶了。只见她熟练的烧水汤杯,投茶,润茶,分茶……一气呵成,井然有序,优雅从容。原来看人泡茶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美事啊。

大佛龙井口感一直不是我所喜欢的,略带涩味,一般老茶客会很喜欢;信阳毛尖:目视感觉多白毫,比较嫩,需要中投或者上投法冲泡,但是茶的味道偏寡淡,也不甚喜欢;金奖惠明和阳羡雪牙的口感正好,喝得到非常鲜爽的滋味,不仅内含物质丰富,口感也很润滑。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老房回顾:

“有时”茶馆的所在地为安和新邨(瑞金二路198弄),砖混结构建筑,属于现代式联棑住宅。两坡屋顶,立面材质为黄色面砖和清水红砖两种,色彩搭配活泼。二层的阳台铁栏杆造型流畅轻巧,侧立面开窗自由。底层砖墙纵横线条对比和谐,排列丰富多变。建筑细部呈现出装饰艺术派风格。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名人故事:

弄里8号是民主人士杜重远1933年旧居。1933年7月,邹韬奋被迫流亡海外,《生活》周刊实际由胡愈之主持,到年底遭国民党政府查禁。杜重远不畏强暴,决定要使《生活》周刊得到“重生”,并寓居上海金神父路安和村8号(今瑞金二路198弄8号),房间面积仅54平方米。他凭借自己的社会关系,克服各种困难,在沪迅速筹办《新生》周刊。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杜重远

经典周边:


“有时”茶馆在瑞金二路198弄往北走一点就是瑞金宾馆。每次赴约有时,如果有时间我都会去瑞金宾馆转一下,拍几张不同季节的照片。瑞金宾馆里面也有很多有故事的老房子。


老房子里品明前茶-记18年春茶友聚会在“有时”


作为致力于保护老建筑的草根,一般的民居老房子,即便是再破落,72家房客,也不方便参观,只可以拍拍外立面,翻阅书籍和查查网络资料而已,这很让我们不得尽兴。但是有一些经营性质的老房子,合理的装修保护了老房子,并且可以开放给公众,大家参观,喝喝茶聊聊天,拍拍照,体味一把老房子的乐趣。总觉得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事情,这样既可以合理保护老房子,又可以将社区的品质抬高,何乐而不为呢?



探寻法租界的花样年华

分享和历史擦肩而过的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