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时负责运炸弹,别人提醒:很容易爆炸,她笑笑:不炸还叫炸弹

郑毓秀,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出色的革命家和女权运动的倡导者,除了这些官方身份之外,郑毓秀也曾有过许多辉煌的头衔,她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博士,第一位女性律师,第一位省级女性政务官,以及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长与审检两厅厅长,集诸多“第一”于一身的她,在民国那时期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然而,郑毓秀的诸多身份中最为人不熟知的就当属“杀手”这一身份了,别看郑毓秀是个女儿身,本事可是大得很!

刺杀时负责运炸弹,别人提醒:很容易爆炸,她笑笑:不炸还叫炸弹

叛逆少女初长成——自幼就开始反抗封建习俗

郑毓秀于1891年出生在广东广州的一个封建官吏家庭里,类似于如今的贵族式家庭,她的父亲是清朝户部官僚郑文治,虽说是个封建家庭,但郑毓秀自幼就被允许读书学习,也没人去反对她做什么,身为封建时代的女子,她还算是一个自由身,而她本身也喜爱读书,从幼年就开始学习儒学,专研四书五经,后来还去到了天津教会崇实女子学校念书,也算是称得上一个新思想女性了。

或许是因为自幼就开始接触思想文化的教育,郑毓秀天性就是反叛的,她生在富贵家庭,外表是大家闺秀,实则就是一个叛逆少女。郑毓秀厌恶那些所谓的妇道等儒家规训,认为那些道理都是一派胡言,于是乎,郑毓秀直接就把那些“三从四德”的礼仪规训统统扔到了脑后。到了她六岁那一年,家人开始要给她缠脚的时候,郑毓秀死活不肯,无论她的家人怎么劝怎么哄,她都是不接受这个习俗,不是逃跑就是躲起来,她的家人软硬皆施都奈何不了这小顽固,也只好作罢了。

而到了郑毓秀13岁的时候,她的胆子就更肥了。郑毓秀在得知自己的祖母在她小的时候就安排好了娃娃亲后,脾气劲儿一上脑,直接亲自给男方写了一封退婚信,完全不和家人报备一声,就这么简单粗暴地“休了”自己未过门的未婚夫。郑毓秀这一壮举可是轰动了全家,惩罚责骂是逃不了的,据说她当年还因为这件事离家出走过。

刺杀时负责运炸弹,别人提醒:很容易爆炸,她笑笑:不炸还叫炸弹

投身革命当杀手——先后刺杀清政府高官

幼年就如此叛逆的郑毓秀,长大后更是勇猛,行事大胆的她,完全就是一个女汉子。在郑毓秀16岁那年,她和姐姐一同去了日本,在日本的那段时间,郑毓秀接受了孙中山反清革命的思想,她也深刻发觉再不反抗再不革命的话,自己的国家就会走向末路。于是乎,郑毓秀在17岁那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至此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成为革命份子后,郑毓秀很快就迎来了众多重要任务。她先是参与了汪精卫等人提出的亲自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的计划,通过利用自己富家小姐的身份去为他们运输炸弹,这任务可是相当危险的,毕竟当时的炸弹大多都是用银药法等简陋工艺制作而成的,很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就直接爆炸了,这对郑毓秀来说,就是一次以命为赌注的任务。就连汪精卫都说:“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炸弹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爆炸。”可郑毓秀完全不怕,相反她还很淡定地说:“如果不会爆炸,还叫什么炸弹,这事就交给我了。”

好在郑毓秀凭借她的聪颖机智极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过后还多次为革命党人秘密运送军火,传递情报。

然而郑毓秀最为著名的人生经历还是在于她的刺杀生涯上,其中最受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计划刺杀当时的晚清内阁总理袁世凯一事。为了清除革命前进道路的障碍,郑毓秀等十余人在内的革命党人决定暗杀袁世凯,然而就在他们开始行动的时候,郑毓秀突然接到同盟会驻北京支部的紧急命令,上级命令他们放弃刺杀袁世凯,因为那个时候的最新情报表示,革命道路真正的阻力是来自于清朝大臣良弼,而非袁世凯。

可是命令下达的时候已经忘了,郑毓秀没能来得及通知全部战友,那些未接到通知的战友依旧是按原计划行动,实施了刺杀袁世凯的行动,可惜当场暴露,众多战友被当场捕获,郑毓秀当时也在现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她只好一个人逃脱现场。虽说这一次刺杀袁世凯的行动失败了,但很快,郑毓秀就开展了刺杀良弼的行动。

良弼可是当时清朝宗社党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顽固的守旧派一员,只有除掉他,革命道路才能前进下去。郑毓秀为了不打草惊蛇,就只派了一人去对良弼进行自杀式的人肉炸弹袭击,而那个人,刚好就是她自己姐姐的情人彭家珍,为了暗杀行动的成功,郑毓秀完全不念私情,公事公办地下了命令,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任务的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无人生还的,郑毓秀自然也是清楚,然而还是不顾自己姐姐的悲痛而下达了任务。最后的结果不负所料,彭家珍被当场炸死,良弼被炸成重伤,几天后不治身亡。

刺杀时负责运炸弹,别人提醒:很容易爆炸,她笑笑:不炸还叫炸弹

图 | 郑毓秀

“玫瑰为枪”扬名巴黎——阻止巴黎和约的签订

从事刺杀活动几年后,郑毓秀开始被袁世凯盯上了,清朝反革命的团体开始计划暗杀郑毓秀,为了活命,郑毓秀被迫选择去法国留学,这既是为了保命,也是为了多学点救国救民的知识。

也正因为郑毓秀留学法国,精通法语,才有后来著名的“玫瑰枝事件”。

大家都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曾派代表去参加在法国凡尔赛宫举行的“巴黎和会”,郑毓秀因为精通英法双语,就被任命为了代表团成员,在其中担任翻译工作。巴黎和约在当时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丧权辱国的一个象征,为了要求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协议上签字,郑毓秀多次在巴黎组织留学生游行请愿,曾与300多名留法学生和华工去包围中国首席代表陆征祥的住宅。

据说郑毓秀当时为了吓唬陆征祥,直接就在花园里折下了一段玫瑰枝,藏在衣服里当枪使,顶住陆征祥的背,严肃地说:“你要签字,我这支枪不会放过你。”这还真就把陆征祥给吓唬住了,他不仅不敢去凡尔赛宫签字,还不想当那代表职务,直接就辞职了。最后中国成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郑毓秀著名的“玫瑰为枪”壮举就是由此而来的。虽说当时北京方面因为迫于国内的反对压力,已经开始打算拒绝在凡尔赛协议上签字,但郑毓秀的这个壮举也是蛮大快人心的。

刺杀时负责运炸弹,别人提醒:很容易爆炸,她笑笑:不炸还叫炸弹

图 | 魏道明郑毓秀夫妇

郑毓秀为了纪念这件事,还把那根玫瑰枝带回了家,直接称放客厅当摆设,这也算是她诸多成就中的一个吧。

纵观郑毓秀的勇猛事迹,确实不得不佩服她,虽说是个女儿家,却有一腔爱国热血和一股男子气概,堪属一代女中豪杰!

文 | 千拾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