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个人头条号更新,停在了2018年8月30日上午10:52分。

2018年,是刘强东一个特殊的年份。今年他45岁,章泽天25岁,京东成立20周年。这所有,都因为刘强东的沉默而变得沉默。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棘手的案子”

扑朔迷离的案情!


一切突如其来。

9月1日,暑假开学第一天,谁也没有想到劲爆的消息从美国传来,刘强东,京东的掌舵人竟然因为一起“桃色事件”被拘留,接下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剧情”。

先是接连三天,京东连发三道声明,先称传言不实;再度声明却放弃了“未发现有任何不当行为”的表述;第三道声明则承认了刘强东涉嫌性侵,同时表示京东的日常运作不受影响,该声明仅在京东官方英文网站上发布。

风口浪尖上,刘强东现身。9月4日上午,刘强东在京东总部与如意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下午,刘强东又出席长沙市政府与京东集团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 刘强东现身京东与如意控股集团合作现场


从那之后京东依然如旧,只是刘强东不再公开发声讲话,个人头条号停在了2018年8月30日上午10:52分。

虽然不再公开发声讲话,可是京东在业内的“大动作”却仍旧不少,尤其是刘强东进军私募,“围剿”顺丰···

“泽强”沉默,京东在摸索。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京东的新动作

“瞄准”快递,围剿顺丰!


2018年初,京东股价冲到历史最高位50.68美元,为京东2018全年净利润实现转正开了一个好头。今年第一季度,京东实现净利润15.25亿美元。

大好形势下,机构投资者却在抛售京东,京东股价也急转直下。

2018年第二季度,京东的持股机构数量达到585家,为历年最高,到了第三季度,只剩下100家机构持股京东,持股总数从6.177亿锐减至2576.501万股,持股比例从21.64%暴降至0.90%;新进机构只有10家,增持机构只有24家。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最引人关注的是高瓴资本的扬长而去。6月,据格隆汇报道,和京东关系密切的高瓴资本在本季度大幅减持京东6亿美元,同时加仓9亿美元给阿里巴巴。

高瓴资本是京东疯狂扩张的主要资本来源之一,高瓴在京东早期重金投资3亿美元,助其建立物流,随后又说服腾讯放弃自建电商,撮合京东和腾讯达成合作。

京东到底做错了什么?显然不是因为京东CEO的“新闻事件”。有一个“马后炮”式的错误是,京东对“拼多多”的战略误判。

主张“消费升级”的京东,看不上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拼多多。36氪援引一位接近京东的人士称,刘强东曾在内部传递的态度是:拼多多不过是流量端的奇技淫巧,零售的核心依然是供应链和物流。尽管如此,京东还是推出了与拼多多模式差别不大的“京东拼购”,但却没有尝到“真香”的滋味,拼多多已经靠着“奇技淫巧”开垦了一大片下沉市场。

7月26日,拼多多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19美元。上市首日,拼多多开盘暴涨40%,涨势维持了一整天,收于26.7美元,市值高达351 亿美元,相当于京东当时市值的2/3。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毕竟京东的核心竞争优势——供应链和物流健康无虞,但靠“京东版拼多多”扭转2018年的颓势并不现实,转而打起别的算盘,尝试更多业务。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曾经,京东刘强东和顺丰的王卫虽惺惺相惜,但商场如战场,下起手来毫不手软。

2017年6月,刘强东曾放言:“未来的物流巨头只有两家——京东和顺丰。”但到2018年5月,刘强东却再出豪言,“目前在中国范围内,唯一一家有资格称得上覆盖全国物流体系的,只有京东物流一家,没有第二家。其它的要不就是快递公司,要不就是仓储公司,要不就是快运公司,他们只能提供物流服务里面的一个类别,或是一个产品。”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除了在物流领域阻击顺丰,京东还把战火烧到了快递领域。

10月18日上午,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宣布,京东正式推出个人快递业务。这项业务在服务品类上,包括“特惠送”、“特快送”、“同城即日”“京尊达”等多项服务,并把价格定位在中端,同时采用全自营的揽收团队,同顺丰的直营模式无异。

京东从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体系,“烧钱”十余年,京东物流如今已建成庞大的物流网络,拥有数万人的配送员规模,基础优势明显。问题是,京东物流最初定位于B端,如今面向“通达系”、顺丰所在的C端市场,能否分得一杯羹还是一个未知数;一个好消息是,个人快递行业仍处于增长通道,京东此时染指个人快递业务不算太晚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京东多方拓展,

强东进军私募,要玩金融了!


对京东来说,个人快递业务是“对口专业”,而二手房业务算是“跨界”了。10月22日,在京东推出房产业务一周年之际,正式宣布与我爱我家合作上线二手房业务,表示未来双方将在二手房、租房、长租公寓等数据共享等领域进行合作。在此之前,京东已经与房产智能搜索引擎——诸葛找房达成了战略合作。

房市不振的大背景下,二手房的市场潜力亟待开发,京东不想错过这块蛋糕。但这条“弯道”能否成为京东的利润增长点,尚待观察。

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京东进军私募类股权投资。

据基金业协会网站,在10月18日登记备案的私募机构中,京合都(东莞)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备案的机构类型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而对其股东进行穿透后发现,背后出现了刘强东的身影。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京合都(东莞)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50%的京合都(东莞)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股权,出资额为500万元。而往上穿透发现,京合都(东莞)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由广东都市丽人实业有限公司出资300万元持股60%,而宿迁辉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持股20%,深圳都市智创投资发展企业出资100万元持股20%。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从持有的股权来看,刘强东持有45%的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江苏京东邦能投资100%持有宿迁辉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宿迁辉远投资持有20%的京合都(东莞)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据京合都官网信息显示,京合都是京东集团与都市丽人联手打造的时尚产业投资平台,于2018年3月29日正式运营。其还拥有复星集团、腾讯、唯品会、万达集团、永辉集团等具备强大背景和优质资源的企业作为间接股东。


刘强东失声67天,都干了啥?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这家股权私募机构,应该是刘强东众多持股公司中,少有涉足私募领域的公司。

入局较晚的京东金融,前有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加上互联网金融市场逐渐进入后半场,京东再想突围实际上困难重重,与其被动改变,不如断臂求生,转变公司性质,从金融公司转变为科技服务公司,从业务和性质上变革,才能长远发展。

刘强东的金融梦也许曾经断过,但是好像从来没有忘记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