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心理問答】如何判斷自己需要做心理諮詢?

【3分鐘心理問答】如何判斷自己需要做心理諮詢?

摘要:做心理諮詢也是一樣,最終選定了這個諮詢室去做心理諮詢也是一種感覺,感覺對了,我覺得他能夠幫到我,那我就做下去了,是有這樣的一個關係在。

問:之前有一個心理諮詢師說國內其實很多人需要解決心理上的問題,但出於觀念,很少人去找心理諮詢師,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應該去做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

答:梁明霞

第一個原則

在心理諮詢中,有一條原則——誰痛苦誰求助!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在家庭中,媽媽天天的嘮叨,孩子煩得不得了,天天痛苦不堪,於是孩子建議媽媽說:媽媽,你應該去做心理諮詢。媽媽對此置之不理。

這就像大話西遊中的唐僧和孫悟空,你覺得誰該做心理諮詢?所以誰痛苦誰求助具有普適性,孫悟空受不了唐僧的嘮叨,孩子受不了媽媽的嘮叨,受不了又找不到方法於是痛苦,痛苦到一定程度就來求助心理諮詢了……

第二個原則

第二條原則:痛苦是內心的體驗,外在很難衡量!

老百姓有一句話,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的腳知道。放在痛苦的體驗上同樣適用,你到底痛苦到哪種程度?是還能忍受,還是不能忍受?是必須求助於外界還是自己能消化?這個問題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由此看來,痛苦這件事情,其實是內心的一種體驗,而且是隻有你自己最清楚的一種體驗。那只有你自己認為你應該去做心理諮詢了,那你就會去求助。有的人會去做各種各樣的量表,看一下自己的抑鬱指數,焦慮指數什麼的,那是可以的,但是我們說這只是一個輔助的工具。

其實就像我們去相親一樣,我們相親會列一些條條框框,比如生日多少身高要多少。但最終起決定作用,你去和這個人交往下去的應該不是這種條條框框的東西,而是一種感覺。

做心理諮詢也是一樣,最終選定了這個諮詢室去做心理諮詢也是一種感覺,感覺對了,我覺得他能夠幫到我,那我就做下去了,是有這樣的一個關係在。

第三個原則

第三條原則:主動求助意味著主動改變

而誰痛苦誰求助這裡面,還包含著一個動機的問題。只有你自己主動邁出了那一步,那我們說後續諮詢所起到的效果才會更加的明顯。

有一句話叫醫不叩門,說醫生不會主動去上門說“來,我給你治病吧”,那心理諮詢也是一樣,心理諮詢師不會說“好,你病了,你過來來做心理諮詢吧”。

很多時候,作為心理諮詢師,只有在那裡等待著。

等待著這個來訪者他的痛苦達到了他沒有辦法處理的一個程度的時候,他就會來做心理諮詢。那這個時候,可能做心理諮詢的時機就成熟了,他改變的動力也就達到了最大,所以說一個人踏進諮詢室的門就意味著改變開始了……

—The End—

—“3分鐘心理問答”創辦者簡介—

梁明霞/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學講師

北京大學心理學學士,理工科碩士

熱愛心理學,喜歡精神分析

正在以“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決” 走在心理諮詢的路上……

收藏文章?不如關注我——想更多瞭解自己,瞭解心理學,請持續關注“梁明霞與精神分析”頭條號,“我在這裡,一直在這裡”。


往期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