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ax自燃 小米提出赔偿后为何还要签订保密协议?

说起手机自燃,大部分人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星Galaxy Note 7的电池爆炸事件。而国内大多数品牌的智能手机虽然总有些小毛病,这样严重的安全隐患似乎并不是很多,唯有一家例外,那就是小米。小米手机从诞生之初便因为品控问题受到外界的质疑,在最近几年的“爆炸”事件也不在少数。

小米Max自燃 小米提出赔偿后为何还要签订保密协议?

这次自燃的主角是小米Max一代。用户陈先生在家中为该机充电的时候突然发生自燃,并且将床头柜的一片也熏得乌黑。虽然这款手机的购买时间在2016年,属于过保产品,但陈先生还是认为自燃问题太过严重,需要有人为此来负责,因此首先联系到了当初购买这款手机的网店。

小米Max自燃 小米提出赔偿后为何还要签订保密协议?

陈先生在7月5日收到了网店的回复,说自燃的这台小米Max需要送检才能判定赔偿关系,目前正在与小米联系。结果过了两天,也就是7月7日的时候,网店给出了一个令陈先生并不是很满意的答复:“小米不受理过保产品,承诺赔偿手机损失,折现后为300元”。

陈先生在7月9日致电南京消协投诉这家企业之后,开始联系小米的售后。小米的售后指定了一处授权门店为检测地点,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充电线是小米其他手机的配件,但不是导致手机自燃的原因。”言下之意,这是手机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才导致小米Max自燃,陈先生大可向厂家申请赔偿。

小米Max自燃 小米提出赔偿后为何还要签订保密协议?

在陈先生以维权日记的形式在知乎上“直播”之后,小米售后联系到了陈先生,一番说辞着实有些令人费解:1、要求删帖;2、小米售后未收到该网点提报的信息;3、小米不存在不受理过保手机检测的说法。最终,双方达成口头协议,赔偿陈先生的手机价款1299元以及500元的床头柜损失,同时要求陈先生签订保密协议,禁止将这件事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这起自燃事件中,网店和小米方面的赔偿口径是最令人起疑的地方。双方各执一词,并且赔偿的金额也有较大的差别。从陈先生后续向网店索要与小米方面联系的电话录音遭到拒绝,并将责任全部推向小米时,这件事就更加令人不解。

小米Max自燃 小米提出赔偿后为何还要签订保密协议?

且不论网店是否有做到它口中所说的那些,小米方面提出赔偿方案也在情理之中。小米将在7月19日迎来小米Max 3的新品发布会,此时若不能将小米Max的自燃事件“扼杀”在萌芽之中,就会极大地影响小米Max 3的销量及产品口碑。而且,小米前不久才在香港上市,虽然上市当天股价破发,但后面却开始稳步上升,这起事件若爆发开来,必然会对小米的股价造成较大的影响,而这绝对是小米不想看到的。

这其中还有一点值得思考,在出了自燃事故之后,小米方面虽然建议陈先生到指定地点进行检测,但是这其中却并有太多的“迫切”,要知道自燃可是比较严重的产品问题。在发帖之后,小米售后就迅速找上门来,这是否意味着如果陈先生不选择在网络上发帖,小米和网店就会相互推诿责任,陈先生只能在不断地扯皮中逐步放弃赔偿的念头?

小米Max自燃 小米提出赔偿后为何还要签订保密协议?

手机作为较为精密的电子产品,无论是哪个品牌,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只不过像小米这样问题频发的确实比较罕见。近日数据安全公司 Blancco发布的一项名为“安卓手机故障率”的数据显示,三星手机以27.4%的故障率遥遥领先,而小米的故障率虽然只有三星的一半左右,不过也是自成一档,这就意味着每10台小米手机里就至少有一台会出现故障。

小米近些年一直想要向高端品牌发展,但无论是一茬接一茬的低端手机发布,还是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都是阻碍它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如果只依赖手机的性价比,而忽略手机的创新以及产品质量,它的高端之路注定难以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