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忍痛让步,换来新疆长久和平

道光帝企盼的回疆长治久安的局面并未实现。就在那彦成回京的第二年,回疆的形势再度恶化。

浩罕,作为中国西部新疆境外的一个汗国,因其多次支持、纵容和参与分裂主义势力对四疆地区的入侵和叛乱,严重威胁西部边疆的安全,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普通关注。

浩罕,又称敖罕、霍罕,地处中亚葱岭以西,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这里古代为大宛国,十八世纪初,由进入中亚的乌兹别克人在佛尔哈拉河流域建成封建汗国。该国有四个大城,即安集延、玛尔噶朗、那木干,洽罕,另有四个小城,即窝什、霍占、科拉普、塔什干。其中安集延距喀什噶尔仅五百里,其他三城距喀什噶尔也不过六百余里至八百余里左右。乾隆年间,浩罕势力尚不强大,所以内附中园,臣属清廷。至道光初年,浩罕汗国势力膨胀,开始把贪婪的目光转向回疆地区,利用张格尔等叛乱之机,屡次参与入侵活动。所以在张格尔叛乱被平息之后,再次出兵回疆之时,道光君臣不仅要筹划镇压玉素普的叛乱,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对付浩罕汗国的问题。

道光皇帝忍痛让步,换来新疆长久和平

道光十年(1830年),浩罕国王开始策划对回疆的侵略阴谋。先是派人前往布哈尔国,将流窜该地的张格尔的哥哥玉素普接到浩罕,协助其大量招募士兵,随后将浩罕的两名将领哈库库尔和勒西克尔派至玉素普处,为玉素普训练士兵。不久,一支由二万名浩罕人,一万五千名塔什干人,二千名喀拉提锦的塔吉克山民以及数下名喀什噶尔移民组成的部队初具规模,并于十年八月,在浩罕将领和玉素普的带领下,大举入侵。

道光接到告急奏章,于九月三日饬令玉麟、容安、成格、萨迎阿等驻疆大吏,从伊犁、乌鲁木齐等地火速派兵南下回疆增援,又命琦善从四川增兵,命杨芳从陕西、胡超从甘肃率兵赶赴回疆,命杨遇春带兵前往。四日,加封杨遇春为钦差大臣。十二日,加派长龄为钦差大臣,驰住新疆,督办军务。十月十一日,再授长龄为扬威将军,至此,道光把当年平定张格尔叛乱的主要将领长龄、杨遇春、杨芳、胡超等都派出来。

道光皇帝忍痛让步,换来新疆长久和平

浩罕汗国伙同玉素普发动的这次入侵,规模本不算大,来势却颇为猖獗。入境后,旬日之间,就将回疆西四城的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古沙尔三座大城全行围困,且长围三月有余。但始终未能攻克一城。对回疆造成的损失,也远非张格尔叛乱所能比拟。究其原因,实与道光制定的治理回疆的一系列政策有关,特别是道光在平定张格尔叛乱后制定的安内政策,发展了新疆经济,吏治有所好转,缓解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回疆局势,从而增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当外敌人侵时,没有出现张格尔入侵时那种一呼百应的局面。比如浩罕、玉素普等侵略军在喀什噶尔围困新城时,屡攻屡败,不能得手,实是因为当地回众不肯附从入侵者,大都持观望态度,而境外的各布鲁特也不愿再参与入侵活动。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回众纷纷协助守御,在援兵到来之前,帮助侦探敌情,向清军密报;在清兵援兵到来之后,参军参战。叶尔羌回众的表现尤其突出。叶尔羌城是浩罕侵略者的主攻目标,敌军企图一举攻下叶尔羌,孤立喀什噶尔和英吉沙尔,所以浩罕曾连续三次向叶城发动大规模进攻,敌军攻城人数少则数千,多则万余,而清军守军只有数百人。但是,清军得到广大回众的积极支持,数以千计的回众在阿奇木伯克阿布都尔满的带领下,设防、堵截、突击,屡击奇功,甚至连妇女也参加了战斗行列,为叶尔羌三次保卫战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就在道光调兵遣将,各路援军驰赴回疆的时候,统管新疆南、北路的伊犁将军玉麟和伊犁参赞大臣容安向道光提出一个出国作战、消灭浩罕的大胆建议。这个建议提出:"在征调官兵,进剿回疆叛匪之外,应该另外派遣大员统帅精兵二万,分路直来伊犁,然后由伊犁出境,首先灭掉塔什坦部落,其次占领吹塔拉所属各城,最后进攻浩罕汗国,与回疆进剿的清军南北夹击,令浩罕腹背受敌,这样才能将叛匪一举全歼。"

道光皇帝忍痛让步,换来新疆长久和平

按照玉麟、容安的建议,是想借清军大兵三万余人云集南疆(回疆)之际,再派一支二万人的大军到达北疆的伊犁。伊犁大军,西出国门,进入中亚地区,沿新疆以西的边境由北向南,南疆的获胜清军数万人,再西出喀什噶尔,沿新疆以西的边境由南向北,南北夹击,将沿边各国特别是浩罕汗国一举荡平,以永绝后患。

这个建议,涉及到五六万大军出国作战,攻击对象包括中亚的几个国家和一些部落,事关重大,非同小可,没有绝对把握,道光帝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道光接奏后,马上传下两道批示,第一个指示是:"此事绝对不可实行,不必再议。"态度十分坚决,没有商量余地.不仅不准此奏,连廷议的必要也否决了。为防玉麟、容安轻举妄动,道光特命将此谕旨用六百里加急速度通知玉麟、容安知晓。

道光皇帝忍痛让步,换来新疆长久和平

(道光御笔。"绥边"二字,清晰地表达了道光帝遵守祖宗成宪,力求边境平安无事,从而获得统一安宁的思想。在新疆善后事宜的处理上,道光帝正是遵循这一思路行事。)第二个批示是和第一个批示同天发出的。在第二个批示中,道光帝详细地阐释了自己的想法。派兵出国,消灭浩罕,"这一计划我在心中已经考虑很长时间了。你们现在所建议的,只能作为一个攻心之计,可以说出去,但不可真正实行。可以设想,边境以外地区,处处都不是我大清领土,处处都不是我大清臣民,如果出兵,各布鲁特部落必须大力安抚,军粮、军饷必须充足,后路必须保证供应,沿途台、站必须加设,这样,军费不知要耗费多少。即使大获全胜,可使浩罕丧魂落魄,但以后谁能保证不再出现另一个类似浩罕的国家呢?要想永定边疆,必须筹划一个万全之策。以二万大军进行这样一次行动,一旦稍有闪失,你们二人难当此误国之罪也。朕不是软弱畏难,实在是苦心审度天时、人心也。"

出于策略上的考虑,道光指授了一条可以说而不可行的攻心之计。就是说,派兵出国,断不可行,但可以大造出兵浩罕的舆论,牵制和震慑浩罕。道光显然是把玉麟、容安的出兵浩罕的建议交给有关将帅讨论过,不久后扬威将军长龄上奏,进一步分析了出国作战的利弊。长龄说:安边之策,以宣扬国威为上策,以笼络为其次。浩罕与布噶尔、达尔瓦斯、喀拉提锦诺部落犬牙交错,浩罕所属各城,又无城池,部队均为骑兵。如果我军用鸟枪进军,洁罕骑兵先自奔逃。境外各布鲁特、哈萨克等一直受浩罕欺凌,如果我大清声罪致讨,出兵浩罕,只要选择精兵三四万人,整军出国,于伊犁、乌什边境,兵分二路,并事先约会布噶尔等同时进攻,浩罕附近各国定可同时举兵,浩罕自然一举而平。但是,大军出国后,主客形势就发生了变化:从喀浪圭哨所到浩罕都城,约有一千六百系里,中间又有铁列克岭,此路奇险,两山夹河,仅能容纳单骑行走,而且须两日才能出山。这样,大军远征,胜负难以预料,故不主张派兵出国。

玉麟和容安接到道光的谕旨后,究竟怎样大造舆论,使用攻心计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浩罕方面确实起了很大反响。当大批清军陆续进抵回疆,浩罕汗国收到了这样的信息:大队清军将由北疆的伊犁、南疆的喀什噶尔和乌什,兵分三路,远征浩罕。浩罕国王闻报大惊,急忙在两国边界通道筑墙防守,同时派出贡使,前往俄罗斯,向北方强邻乞援。俄罗斯得知浩罕国因为与中国关系紧张转而投靠俄罗斯的,自是别有用心,所以,拒绝了浩罕使臣的请求。浩罕深知其实力无法与清军对抗,自身义孤立无援,最后退上了求和之路。

道光皇帝忍痛让步,换来新疆长久和平

另一方面,如果说清军所以能够成功地粉碎浩罕入侵者的进攻,道光治疆政策也起了重要作用的话,那末,浩罕的入侵也是道光治疆政策的结果。问题出在了道光的制外政策上。当浩罕入侵之初,道光就严厉督促回疆各城大员及扬威将军长龄等人,追查浩罕入侵原因。十一年(1831年)正月,道光收到了长龄从阿克苏发来的奏折,其中有一段很生动的清节:浩罕军队围困喀什噶尔数天后,有一个浩罕人,向城上高喊:"请不要放枪!"这时,那些围城的一千多人都跪下了,找来翻译对城上说:"我们是喀什噶尔、阿克苏、伊犁等地被驱逐的浩罕人,(我们)在回疆经商多年,并没有随张格尔造反。忽然,朝廷于道光八年将我们的茶叶、大黄全部没收,并将我们驱逐出境,我们无法生活。后来,有布鲁特部落的人拿着茶叶夸耀说,这是大皇帝赏还的,我们更加气愤,因此入境,只请求将没收的茶叶、大黄发还给我们,仍旧准许我们在回疆经商。"与此同时,回疆各城大臣的报告也陆续证实了长龄报告的准确性,一致认定,断绝贸易,禁止茶叶、大黄向浩罕出口,驱逐浩罕商人,没收其财产,实在是这次洁罕人侵的原因。既然如此,道光八年奉旨主持善后的那彦成就难逃罪责了,被道光革去了太子太保衔,拔去双眼花翎,革去紫韁,并交刑部严加议处。

道光皇帝忍痛让步,换来新疆长久和平

浩罕入侵的原因找到了,当然要设法解决。十一年(1831年)八月二十三日,道光帝认可了长龄向浩罕提出的建议,如果浩罕交出入侵叛乱首领,将被掳去的回众放回,就准许浩罕通商。十月二十四日,在没有接到浩罕国王答复的情况下,道光帝竟竞迫不及待地表示"准许浩罕商人照旧通商,茶叶、大黄均开禁,并免其货税。"到十一月二十四日,道光帝更进一步表示,不仅允许浩罕贸易,茶叶、大黄开禁,免其货税,而且发还以前没收的浩罕财产。

十二年(1832年)六月二十一日,回疆奏报到京,内称浩罕国王派遣使臣入境,并率领一个由一百余名浩罕商人组成的代表团,携带货物、马匹、羊只等入卡贸易。从此,道光以极大的让步换来清、浩关系的一段和平时期。自此,新疆才又获得了相对安定的一段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