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在南京,总要去一次清凉山。挑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坐上20路公交车,暖暖地晒着冬日的太阳,晃晃悠悠。耳边传来报站员的亲切的声音,您好,清凉山公园到了。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清凉山公园,坐落在城西100多米高的清凉山上,园内树木葱郁,沉淀的古迹,深厚的文化延绵不绝。早在南朝时候它就曾是皇族大臣们避暑的行宫,故名起名为清凉山。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公园大门为牌坊式三拱门,中门上“清凉山”三字为扫叶楼主龚贤所书

山上有很多别致的小景,像清凉寺、崇正书院、扫叶楼都是小有名气。一个在城市里居住久了的人,当你步入清凉山的一刹那间,高楼成了一棵棵挺拔的大树,汽车的喧闹成了鸟儿的鸣叫,一切都是那么幽静,那么舒服。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清凉寺


进了公园大门,顺着蜿蜒的石阶,一路向北,你就能看到清凉寺。这里因寺庙而远近闻名,当一座正方型的古建筑映入你的眼帘,红墙黑瓦,四周种植着桂花与翠竹,门上书“古清凉寺”四字,分外吸引人的眼球。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清凉古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

寺庙依山而建,周围堆置了假山,并植有树、竹和花草。每年一到春夏时节,红墙青瓦、绿树红花、清净幽雅的宗教胜景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寺内供奉着一尊盘坐鎏金大菩萨,18个造型各异的罗汉分列菩萨两侧,十分威武。这里的香火非常兴盛,前来烧香拜佛的信徒络绎不绝。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清凉寺里有个避暑宫,相传每年一到盛夏时节,李后主就来此地留宿打坐念佛,里面藏着

董羽画龙,李后主八分书和李霄远的草书,合称该寺“三绝”。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出了寺庙,一座六角亭也是分外引人注意,厅内一口古井,水质甘冽清澈,还有个很文艺的名字—还阳泉。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崇正书院

在清凉山的东麓,有一座崇正书院依山势而建,相传地藏王菩萨的肉身曾在此禅修,书院一共有三殿,一殿和二殿之间有回廊相连,廊壁墙上开上各式花窗,每个都与众不同。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顺着开阔的青石平台一路向上来到最高处,抬头远望,方圆百里尽收眼底,一片苍翠。大厅内四幅大型壁画跃然醒目,再现金陵春牛首、夏钟山、秋栖霞、冬石城之四季景色。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第三殿位于最高处,被称为“清凉胜境”正殿是一座高6米、宽16米、深20米的重檐翘角古建筑,殿前有水池与石刻的流水龙头,西侧是二层的“江天一线阁”,东侧有假山、水池、六角亭。崇正书院内陈列着

神州各地的奇石,如果你喜欢赏石,你大可来这里看看。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扫叶楼

西侧山坡上的扫叶楼,是座三开间二层翘角木结构建筑,是明未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龚贤晚年居所,因其自写扫叶僧状小像故名。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龚贤(1619年-1689年),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诗人,明亡后在清凉山定居。


相传诸葛亮为联吴抗草,曾亲赴京口与孙权会谈,途经秣陵时,曾作短暂逗留,骑马观察了秣陵的山川形势,并留下“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的名言。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银杏谷

清凉山上不只有历史,还有极美的自然风光,每年一到深秋,漫山的银杏将整个清凉山染得一片金黄,就像是来到了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而这里便成了南京城里最美的地方。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摄影:Onion

进门穿过左手的扫叶楼往山道上行10分钟,能远远望见一片金色的树林在阳光下发出光芒,那是银杏谷,谷里的300多株银杏树,已有三五十年的树龄。它们平均高度13米,需要两人合抱,是城内规模最大的一片银杏树林。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银杏谷内,映入眼帘的的是大片的金黄,金色浪漫这个词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阳光下它们在尽情展示着最美的身姿。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摄影:Onion

满地的金色落叶,不觉凄凉,反而是温馨的浪漫情调,而且不扫,走过去,沙沙的都是秋天的声音。一抬头,仿佛就遇到了整个南京冬日的美丽。

南京这座山99%的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不到1%!

摄影:Onion

找个时候去看看吧

你会觉得不虚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