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車企的心機:隱忍十年日產端掉非日籍CEO,最大汽車聯盟或解散


日本車企的心機:隱忍十年日產端掉非日籍CEO,最大汽車聯盟或解散

11月19日,汽車業爆出一個大料。日產汽車董事長戈恩(Carlos Ghosn)因在日本涉嫌財務違規將被東京檢方逮捕。日產汽車對外的公告顯示,公司董事長戈恩曾將公司資金用於個人用途,已對戈恩和代表董事凱利(Greg Kelly)可能存在的不當行為進行了數月的調查。同時,日產稱,該公司董事會已經立刻解除戈恩的董事長職務。

從日本媒體的報道來看,戈恩的主要罪狀在於:第一、在財務報表上隱瞞自己的真實收入,這個過程從2010年就已經開始,持續時間長達十年;其次,戈恩還被發現許多其他重大的不當行為,例如挪用公司資產。戈恩在汽車行業被稱之為“成本殺手”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另外他那得報酬也相當高,戈恩2017年度的報酬為7.3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518萬元。這是汽車行業是年薪最高的汽車行業高管之一,當然,他也是最有權勢的高管。

戈恩目前已經同意主動與檢察官溝通,他可能會面臨牢獄之災。戈恩的“權勢”不是隨便說說,雷諾、日產、三菱,這三個品牌大埔人都知道,然而大部分都不知道的是是,戈恩是日產-雷諾-三菱的聯合董事長,是這個全球第一大汽車聯盟的主席。

這個聯盟有多龐大?舉個栗子,2017年,雷諾日產聯盟的輕型車的總銷量達到1061萬輛,擊敗大眾成為全球最大的輕型汽車製造商。不過,身兼數職的戈恩,已經在2017年卸任了日產汽車CEO職務,他的接替者是一個日產汽車日本籍高管西川廣人。戈恩當時表示,在2017年以後會專注於由日產、雷諾和三菱構成的集團整體的經營指揮工作。

日本車企的心機:隱忍十年日產端掉非日籍CEO,最大汽車聯盟或解散

【11月19日,西川廣人在日本召開發佈會,做道歉申明】

其實,不管日產汽車如今如何謝罪,指責戈恩,他都應該說是日產的“救星”。1996年,戈恩出任雷諾汽車公司副總裁。而此時,在日本的日產汽車正面臨連年的虧損,經營困難。從1991年到1999年,日產汽車公司連續7年虧損,揹負債務高達21000億日元,市場份額由6.6%下降到不足5%,公司瀕臨破產。

90年代後期就有不少汽車工業鉅子開始考慮對日產進行競標,但日產公司的鉅額虧損、龐大的債務以及幾乎被認定為積重難返的各種大企業弊病使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等公司相繼退出了競標。而法國雷諾汽車公司卻撿起了燙手的山芋,在旁人看來,這無異於一次巨大的冒險,因而,幾乎無人看好這宗交易。一位觀察家評論說:雷諾拯救日產的想法就如同依靠法國的公務員來複興日本經濟一樣。

為了抓住這個救命稻草,當時日產汽車的的社長墒義一拖著幾近崩潰的身體幾度赴海外磋商,終於與法國雷諾達成合作協議。而時任雷諾第二把手的戈恩在談判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到2002年,雷諾已經最終持有日產44.4%的股份,已經控股日產(其他投資者持股比例最高不超過3.5%),但各種文件上均未顯示“收購”字樣,始終是“聯盟”,這對於日本人對本國汽車工業的情結是一種安慰,也顯示了雷諾後期整合的一種態度,這種充分的尊重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重組日產的障礙;而且如果是合併,則日產的鉅額債務和虧損必將體現在雷諾的財報上,這對於雷諾的股東來說也是很難接受的事實。

1999年3月27日,雷諾-日產戰略聯盟正式簽署開始,到2002年3月28日雷諾-日產聯盟戰略性管理公司成立,在戈恩的主導下,雷諾和日產這對兄弟開始繫緊腰帶過日子。

日本車企的心機:隱忍十年日產端掉非日籍CEO,最大汽車聯盟或解散

按照戈恩的設想,兩家公司的產品要儘量使用同一平臺開發,而雷-日公司內部,日、法兩種文化的融合就要完全靠戈恩來實現了。他關閉了日本國內的部分工廠,削減員工,進行了大規模結構調整,只用不到兩年的時間,讓日產從死亡邊緣拯救了回來,併成為全球獲利率最高的汽車公司。

然而,度過了危難之後,兩家車企的進一步融合卻發生了很大的問題。在入股日產之初,雷諾並沒有要兼併日產的想法——此前的1990年代前半期,法國政府曾主導策劃雷諾與瑞典沃爾沃合併,但最終因為沃爾沃股東的反對而受挫。或許是因為有了前車之鑑,當時的法國總理瓦爾斯曾向當地媒體表示“不會要求雷諾與日產合併”,以緩和對立的態勢。

而作為“穩定”日產汽車自尊心的禮物,在2002年的3月,日產獲得了雷諾13.5%的股份,雖然這個有股份的日產是沒有投票權的,而相反雷諾卻擁有對日產汽車完全的掌控權。但這成為了此後長達十餘年,日產和雷諾結成聯盟的重要基礎。但是,到了近幾年,法國政府的態度變了。法國政府表達了直接想要影響日產的意願,並希望日產能夠為法國工業成長奉獻一份力。


日本車企的心機:隱忍十年日產端掉非日籍CEO,最大汽車聯盟或解散

2015年是雙方矛盾爆發的一年。2015年4月,雷諾汽車股東投票決定,不阻擾法國政府提出的“Florange”法案。這個所謂的“Florange”法案是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在2014年通過的,該法案允許長期投資者擁有雙重投票權。

而和這個方案的出臺將直接強化法國政府在雷諾中的話語權,而作為配合措施,2015年4月,時任法國經濟部長伊曼紐爾·馬克龍(對,就是現在的法國總統)將政府在雷諾的持股比例從15%提升至19.73%,以確保政府在雷諾的雙重投票權。這種改變打破了日產和雷諾長期以來的平衡,作為雷諾控制下的子公司,日產方面擔心,這不僅僅會讓法國政府在管理雷諾汽車上擁有更大的話語權,還會讓日產汽車更易受到來自法國政府的干預。


日本車企的心機:隱忍十年日產端掉非日籍CEO,最大汽車聯盟或解散

戈恩(左)和馬克龍(右)

日產汽車發起了反抗行為,試圖阻止上述行為。其中一個措施就是日產加大對雷諾的持股,將持股比例從現有的15%提高至25%以上。按照日本對有關企業交叉持股的法律規定,如果日產汽車對雷諾的持股達到了25%,那麼雷諾將會喪失在日產汽車43.4%的投票權。2015年12月,在經歷了8個月的長期談判後,法國政府宣佈暫時擱置雙重投票權,雷諾-日產聯盟約定,在雷諾汽車非戰略股東決議中的投票權為17.9%;在出席股東眾多的一般會議中,投票權最高限制在20%。

2015年12月,在上述協議達成後,法國政府表態不會干涉日產的管理。同時,法國政府還同意,如果日產不希望雷諾影響其管理決策,其有權增持雷諾股份。危機暫時解除,但是法國政府渴望干涉日產汽車,促使兩家車企合併的願望並沒有就此放下。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法國試圖合併雷諾和日產兩家公司的舉動,還曾致使日方與法國政府方關係一度緊張。

今年4月,合併的消息再度傳出。而促使這一計劃實行的正是戈恩本人。路透社報道稱,在戈恩的倡議之下,這兩家汽車製造商正在討論合併的問題,將由日產收購法國政府所持雷諾15%股份中的一大部分,以此作為雙方合併的前奏。而這兩家汽車製造商將合併為一家在荷蘭註冊的集團,其股票將在巴黎和東京雙重上市。

但是日產汽車方面顯然沒有這個意願。2017年當時剛剛接替戈恩擔任CEO的西川廣人迅速駁斥了“日產同聯盟夥伴雷諾集團進行合併“的想法,並強調了保持獨立對於日產的重要性。今年4月,日本《日經網》報道,日產汽車近日“越來越小心”其最大股東法國雷諾汽車,因為雷諾汽車最大股東法國政府正施加壓力,希望兩大汽車公司合併運營。

而更早前一年,2016年左右,日產汽車曾嘗試在雷諾集團內主張其投票權,但卻以失敗告終,這令法方在聯盟內部的“絕對話語權”得到了進一步保證。2016年,日產汽車在東京舉行的一場管理層會議上宣佈,將耗資4000億日元(約合232.00億元人民幣)回購公司約6.7%的股份。

日本車企的心機:隱忍十年日產端掉非日籍CEO,最大汽車聯盟或解散

【日產汽車位於日本的總部大樓】

而作為聯盟主席的戈恩,在今年日本媒體的報道中,已經偏向於法國政府。日媒指出,由於法國政府正向戈恩施壓,希望戈恩能夠將雷諾的管理團隊年輕化。換句話說,法國政府希望戈恩卸任首席執行官。據報道,法國政府向戈恩提出了一些要求,如果想要保住崗位,就必須滿足要求。戈恩最近的一些評論和行動顯示,其似乎已經偏向法國政府。

日本媒體表示,一旦雷諾控制了日產,日本政府或將被惹怒,因為日產擁有很多汽車技術。同時,在2016年年,日產獲得三菱汽車公司34%的股份,將其納入旗下。而此時,作為整合兩家車企的關鍵人物,在被日本媒體認為偏向於法國政府四個月之後在日本因內部剛好也長達幾個月的調查而被逮捕,其中的原因可能並不是外面看到的這麼簡單。

畢竟,戈恩在日產擔任CEO已經長達十餘年,而虛報收入也長達十年之久,當時的視而不見與現在的數月調查,可能都是出自同樣的目的。在戈恩被逮捕之後,雷諾-日產-三菱這個全球第一大汽車聯盟將走向何方不得而知,但顯然的是,日產汽車乃至日本政府恐怕也不會袖手旁觀“日產”完全落入別人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