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海軍最後的戰列艦

1939年歐洲局勢詭譎,各個國家都在積極整建軍備。英國在戰列艦的建造卻面臨困境,正在服役中的戰列艦艦齡老化、很快面臨大批退役或者大修;用於應對此局面的獅級戰列艦剛剛動工,完工得等到1943年,這讓英軍尋找試圖謀求更加快速成的戰力形成途徑。

影響主力艦建造進度的兩大因素:動力和火力。動力可以運用開工製造中的獅級戰列艦主機;火炮使用儲備的381mm/42倍口徑主炮為基礎研發新一級主力艦。381mm艦炮是當時歐洲的主流艦炮,在當時並不落後。

海軍參謀部制定了設計要求:裝備4座8門15英寸主炮和8座16門5.25英寸兩用副炮,8座8聯“砰砰”炮;速度達到27節以上;防禦力與喬治五世級相當;可以順利使用蘇伊士運河。

標準排水量:45,200噸;滿載排水量:52,250噸;全長:248.2米;艦寬:32.9米;吃水:11米

前衛號艦身設計有其獨到之處,在技術的使用上是集合了英國從一戰以來的造艦工藝之大成,前衛號改良艦型設計,提高艦艏幹舷,使航海性能十分優良,並改進水密隔艙結構的設計。裝備比較完備雷達火控系統。在惡劣海況下,前衛號的穩定性比美國的依阿華級還要好,防空能力上也要優於後者。現有的動力系統配合方尾的設計可以使速度達到29.75節。

皇家海軍最後的戰列艦

動力:8座海軍部三脹式鍋爐,4座蒸汽輪機輸出功率130000軸馬力;4軸推進;燃料:重油,4850噸。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8250海里/15節。在設計之初有A、B、C三個子項,區別在於速度。最終選定的是C方案,這個方案的130000馬力動力和方尾的搭配可以使速度達到30節。

前衛號主裝甲帶13.7-14.7英寸,首尾水線4.5英寸;炮塔正面13英寸,頂部5.9英寸;炮座13英寸;司令塔4英寸;裝甲甲板4.9-5.9英寸。(有一種說法是甲板裝甲6.3-1.7英寸)使用高級合金鋼+滲碳技術的裝甲鋼。這種高級合金鋼裝甲的硬度和韌性成倍提高,其屈服強度是普通鋼裝甲的一倍以上。設計空倉+液倉+空倉的佈局,增加水下防禦。經過改良的裝甲設計可防禦500磅半穿甲彈炸彈產生的破片,增加的重量則由削減主裝甲帶厚度彌補,因此該案的主裝甲帶略減了0.5英寸。噸位持續增加,使吃水超過蘇伊士運河的10.4米,於是只好繼續削減主裝甲解套,這次又削減了1英寸。

前衛號裝備主炮:4座雙聯裝15英寸/42倍口徑主炮,副炮:8座雙聯裝5.25英寸/50倍口徑高平兩用炮。對空火力:73門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六聯裝10座,雙聯裝1座,單裝11座,逼死強迫症的設計),5.25英寸高平兩用炮和40毫米博福斯炮都有雷達指引。

英國人計了新型穿甲彈,穿甲彈重量879公斤。搭配新開發的發射藥,艦炮最大射程增加到33380米,貫穿力最佳表現是在距離19840米時能貫穿305毫米的垂直裝甲、距離29720米的長距離炮擊時仍有可貫穿152毫米水平裝甲的性能。在炮身結構以外的層面也修改了設計,提升性能,改良後的主炮稱換新型炮架、改良上彈結構、彈藥庫設計;主炮的最大仰角提高到30度,射速達每分鐘2發,可再裝填角度為俯角4.5度至仰角20度間。為了提高仰角,舊炮塔阻礙到炮體高仰角運動的一部分結構被切除,這樣一般水平狀態時會有部分主炮外露,這部分由帆布遮蓋。

前衛號開工建造於1941年10月,1946年正式服役,1949年改為訓練艦,一度被皇室作為郵船使用,1954年退出現役。於1960年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