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从付费到免费再到补贴——商业模式变迁的底层逻辑

看点│从付费到免费再到补贴——商业模式变迁的底层逻辑

关于免费,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再普通不过的概念,然而我们今天熟悉的很多互联网或软件产品并非一开始就是免费的,从付费到免费,中间经历了神马?

“从付费到免费”和“从免费到补贴”两次变迁的逻辑是一样的么?

看点│从付费到免费再到补贴——商业模式变迁的底层逻辑

真正的原因是这样的——互联网未诞生之前,Windows 等软件采取收费的方式并不是偶然,而是某种意义上的必然,主要因为互联网未诞生之前,软件公司缺乏两个重要的能力而互联网公司则拥有这两个核心能力——

01

触达用户的能力

在互联网诞生之前,软件公司和用户之间就是一锤子买卖,当软件卖出之后公司和用户之间的联系就断了,它们和用户并没有建立实时的连接,即公司没有触达用户的能力,而这个触达用户的能力正好就是今天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能力。触达能力非常关键,事实上,在软件时代之前,有一种商业模式一直就是免费的,那就是广播和电视,广播和电视作为一种古老的免费商业模式能存在原因就在于它不仅边际成本为 0 ,同时具备触达能力,触达能力是广告这种商业模式能够成立的前提。

互联网不仅让公司具备了触达能力,而且具备了个性化触达的能力,这种能力释放的威力是巨大的,它对于广告而言是一种革命。

02

产生正外部性的能力

正外部性是经济学术语,即个体的行为对系统中的其他个体产生的正向效应。

在软件时代,公司卖一件产品给用户,交易结束,用户除了给公司贡献营收之外并没有任何正外部性,而互联网时代不同,当增加一个用户的时候,这个用户就会和系统里的其他用户建立联系同时能贡献数据:

对于社交网络而言,新用户的正外部性不言而喻,当只有你一个人用微信而你的朋友们都不用的时候,微信对你而言没有任何意义,而只有你周边有更多的人用的时候,微信的价值才会更大。

对于搜索引擎而言,当有更多人使用谷歌、百度的搜索引擎的时候,你的每一次点击都会成为搜索模型的一次数据训练,当你搜索「耐克」这个关键词,然后点击了耐克的天猫旗舰店而没有点击耐克官网的时候,机器就知道了至少有一个用户认为耐克的天猫旗舰店地址比耐克的官网更加有价值。

对于网络游戏而言,当有更多人进入游戏之后,游戏的可玩性大大增加,游戏公司就可以更加容易地把同水平的玩家进行有效地分组,从而让每一人的体验变得更好。

看点│从付费到免费再到补贴——商业模式变迁的底层逻辑

在软件时代,当微软、Adobe 公司他们没有这两个能力的时候,他们就没办法从别的地方挣到钱,于是对软件本身收费就变成了他们唯一可行的商业模式。而互联网公司拥有的触达能力和产生正外部性这两种能力直接对应了他们最主流的两种变现模式——前向收费和后向收费。

正外部性直接对应前向收费——对一部分用户收费,即增值业务,腾讯的各种钻和游戏就是这种业务;而触达能力特别是精准触达能力对应了后向收费——对企业收费,即我们通常说的广告模式,百度、头条就是这类业务。

既然免费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模式,最近流行的知识付费是神马鬼?

很多读者看完了上面的逻辑,大家恍然大明白——正是互联网的这些特性和能力让免费成为可能,但是另一个疑问有诞生了:

这两年流行的知识付费是神马鬼?

难道这是一种倒退么?

知识付费是反互联网逻辑么?

错,知识付费恰恰是免费时代的一种前向收费的变现手段,原因是前向收费的便利程度大大增加了,它不是一种倒退,而是免费这种商业模式的进化——付费是收割免费时代的 5%,即 95% 内容免费,5% 的内容收费。

我们来看几个案例:知识付费大旗——罗振宇的得到 app,这无疑是知识付费时代的标杆案例,在我看来,它的商业模式恰恰是免费。罗辑思维在得到 app 之前的几百期节目完全是免费的。这些内容质量极高,很显然是有价值的,而正是将这些有价值的内容免费使得其总播放量已达到 5.1 亿,公众号早在 17 年初就破 1000 万的粉丝。

知识付费另一座高山——知乎 Live,很多人说,你看知乎 Live 里付费 Live 才是主流。然而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知乎那些参与度高的 Live 无不是知乎粉丝众多的大 V,而这些大 V 之所以能积累如此多的粉丝,和他们一直坚持在知乎免费写质量极高的答案是一脉相承。

看点│从付费到免费再到补贴——商业模式变迁的底层逻辑

自媒体从向企业收费、对读者免费的广告模式向直接知识付费模式变迁依然值得关注和思考,它背后的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经济升级与变幻让更多人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提升;

第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知识的形态已极其方便的形式在手机上消费,连接变得更加方便;

第三,移动支付的发展让付费这个行为的便捷性变得无与伦比,这三点就是知识付费蹦发的全部内在逻辑。

看点│从付费到免费再到补贴——商业模式变迁的底层逻辑

英国蒙提 · 派森飞行马戏团从成立之初一直奉行的就是收费模式,他们的赚钱模式主要靠现场演出及表演 DVD 的销售,在 2008 年 11 月,他们做了一个反常的决定,他们在 YouTube 上开通了一个免费的频道,把他们极其精彩的表演视频搬了上去。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仅仅过去三个月,在免费视频巨大播放量的推动下,他们 DVD 的销量上涨了惊人的 230 倍。

数字音乐市场也有着同样的趋势,在中国音乐市场一直就是免费模式,即便是在版权制度森严的美国,Spotify 这种免费模式的崛起也在打破 iTunes 的付费模式的坚冰。

影视市场也不例外,电视剧和网络自制节目本身就是免费的,电影之所以收费是因为电影院提供座位这种服务的边际成本并不为 0,大部分电影在公映之后上到影视网站也是免费的,冯小刚之前的一些电影就靠植入广告可以收回很多制作成本。

收费是增长的天敌,免费消除了用户的获取成本,一些付费都是超量增长的天敌,超量增长即指数级增长,QQ、WhatsApp 在开始都向注册用户收费 1 块钱,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收费是超量增长的天敌,果断停止了这个行为。

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能让 AI 起作用的大数据变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变量,而只有免费这一策略才可能最大程度上获取足够多的训练数据。

看点│从付费到免费再到补贴——商业模式变迁的底层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