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发现身边这座城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前言 | Preface

若把GDP比作人的身高,这具备某种机缘和先天;那么,以科研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就是人的修养和学识,更多是后天所为。

进入2018年,西安在多个第三方的权威榜单有所进步,比如“中国最佳表现城市”和“中国新一线城市”。目前,西安GDP已重返中国前二十强(详见《王永康在这次座谈会上,透露关于西安发展的什么信号?》)。经济,是城市的基石。这几年,也是西安优势产业提升的几年。

本次,由中国科学院与陕西联手打造的西安科学城正式,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文章第四部分镜鉴合肥:三分巢湖仅两个月

什么是科学城? | Science City

科学城,是中心城市旁集中设置科研和高教机构的卫星城,以信息、研究、交流为核心,进而与产业、城市等建立其紧密联系的外延集群。

集中设置科研和高教机构,利于加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和满足对外部环境质量的共同要求。建设科学城,既可减轻大城市拥挤程度,也有利于促进科学事业发展,便于利用大城市的社会环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丰富的情报资料。

目前,世界上代表性的科学城: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建设的新西伯利亚市科学城和七十年代建成的日本东京都的筑波等。

科学城的特点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①城市卫星城:离中心城市不甚远,如新西伯利亚至科学城为28公里,筑波至东京50余公里。园区内,工作和文化生活可采取步行方式。


主要功能结构:有科研与生产区、社区、商业中心区和公园等。其中科研机构、院校、设计院和实验工厂等占卫星城大部分面积(筑波约占建成区面积60%)。


③良好的环境:为保证科研与高等教学活动高质量地进行,需有良好的环境和市政设施。尽可能与水体、森林等自然环境相结合。

日本筑波科学城,一直被作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科学城进行研究。建设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九十年代大力转型、再创发展阶段。

从封闭走向开放,是筑波“翻身仗”的核心。筑波的启示,就是推动科学的创新发展,为城市注入活水,吸引优秀人才的长期驻留,并带动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不但为大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做了孵化器,更从根本上提升了整个区域的价值和影响力。

对比之下,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上海张江科学城。目前,张江完成了由“园”到“城”的蜕变。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上海张江科学城◎图/新华网

中国三分之一1.1类新药原创成果,诞生于张江;聚集了上海60%世界顶尖创新人才和“千人计划”创业专家,5.38万名一流研发创新人才,是长三角乃至全国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

根据规划,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基础上,张江科学城占地达94平方公里,未来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新产业的培育之地。围绕“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和“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大目标。

西安科学城来了 | NEWS

2018年2月6日,中科院与陕西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协议》;中科院西安分院与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分别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协议备忘录》。

这次座谈会上,双方表示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形成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西安光机所模式”,孵化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今后,“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发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带动作用,集中力量共同推进中科院西安科学园建设,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白春礼与胡和平会谈◎图/中国科学院

2018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西安科学城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在西安高新区举行。

这次建设启动仪式,各方重要人物悉数到位: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国中,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赵卫出席并共同启动项目建设。支持陕西省和西安市实现追赶超越,为建设丝路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支撑。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西安科学城建设启动仪式◎图/陕西传媒网

建设启动仪式,在西安鄠邑区秦渡镇正庄村举行。关于高新区南拓,我们在《意义不亚于“代管”西咸新区:高新区南拓战略,城市变局》已做了详尽分析。

西安科学城,占地总规划约19平方公里。其中,中科院西安科学园作为科学城的核心板块,规划建设用地5平方公里,选址位于梁家滩国际社区。根据西安市规划局相关信息,梁家滩国际社区是沣河生态文化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省、市规划实施的重大项目,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引领区和核心区。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西安梁家滩国际社区区位◎图/西安市政府网

西安科学城,一期规划建设用地3000亩建设科技创新区,打造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先进技术研发基地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二期规划建设用地4500亩建设产业转化孵化区,围绕光电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民生健康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培育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打造高水平的成果转化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园区建设,秉承大国科技一路一的带发展方向,其中: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一路一带一塔◎图/公开信息

一路:一条南北向北延伸的大道,以科学之环为起点,科学装置之带为展示,科学之塔为升华,通向西安科学城,通往中国科学的无限未来。

一带:大科学装置之带,以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国家授时中心的科学装置,形成一个大国科学实力带。

一塔:科学之塔,以除霾塔为名片,置于首开区域最南侧,向南边的科学城中心发出邀请。同时,作为区域性制高点,暗喻一路一带的发展高度。

支点:事件广场和地球广场等支点,暗喻立足天地,象天法地。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西安国际社区,按照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和“意象沣河、生态低碳、多元混合”规划理念在建设规划中形成“一轴、一环、七板块”的空间结构,创造人与空间的相融相生。

  • “一轴”即沣河休闲景观轴。包含生态运动公园和生态湿地公园。

  • “一环”即低碳交通景观环。由片区公共交通环线和休闲主干道构成,串联区域外部交通枢纽与内部重要的公共空间功能节点。

  • “七大功能板块” 时尚小镇板块、国际生态城板块、商务健康休闲板块、历史文化体验板块、沣河国际小镇板块、科学创新城板块、国际品质生活板块

你可能不了解的中国科学院 | STORY

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建院以来,先后由郭沫若(1949-1978)、方毅(1979-1981)、卢嘉锡(1981-1987)、周光召(1987-1997)、路甬祥(1997-2011)和白春礼(2011至今)担任院长。

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据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全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承担二十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正式职工7.1万余人,在学研究生6.4万余人。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有院士787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51人,化学部127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50人,地学部128人,信息技术科学部94人,技术科学部137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和自治区。其中,北京市406人,上海市101人,江苏省45人,湖北省25人,

陕西省23人,广东省21人,辽宁省19人。以上七个省市和自治区共有院士640人,占全体院士的81%。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单位分布◎来源/中国科学院

此外,中国科学院还拥有外籍院士90人。从分布上来看,美国以54人占比达60%最多。英国、法国、瑞典、日本,分别名列第二-五位。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别分布◎来源/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成立于1954年7月,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4月,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合署办公。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合肥给我们什么启示 | CHANGE

近十多年的城市发展中,有一个“合肥现象”:2006年至2016年的十年间,它从默默无闻的省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科研实力以及科研产业化。197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到合肥,中科院合肥分院等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也随之而来。因为中科大,合肥成为全国三个重要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之一(其它是是北京和上海)。

在科技越来越重要的21世纪,合肥在不知不觉中握住的这张牌。依托自身强大的科教优势,合肥涌现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太阳能光伏等一批国内领先的高新产业,并吸纳了许多高端人才。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2017年中国省会GDP排名◎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科研成果成为产业,必须要有工业基础。之前,合肥是“一流的科研,二流的工业”。2005年起,合肥开始实施“工业立市”:确立以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实现合肥工业质的提升。

依靠“科研驱动”和“工业立市”,合肥进入长达十多年的黄金增长期,成为一匹逆袭的“黑马”:经济总量先后超越太原、长春、福州、哈尔滨等省会。

崛起的合肥,必然会涉及到行政区域调整:三分巢湖。这个时间,比济南吞并莱芜更快——只两个月:2011年5月,安徽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撤销巢湖市及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7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三分巢湖”示意图◎来源/公开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从小渔村变成一线城市的深圳被我们广为传颂,靠科技和工业以小县城身份崛起的合肥,同样值得借鉴。

西安处于“新常态”时期,比如突破传统的工业制造、形式的产业转移和固有的土地财政为主的策略。更多是,产业导向、运作体系和整体规划的成功。对于大西安来说,未来之路,是格局之变,是先进工业的升级转型,是创新驱动战略的真正执行

文=雨林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西安科学城来了:占地19平方公里,它将给西安带来什么?

▶专题❶:政策解读

▶专题❷:发展建言

▶专题❸:区域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