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我不是药神》成功的文牧野,让我不免有些隐忧

凭《我不是药神》成功的文牧野,让我不免有些隐忧

当下,《我不是药神》已成全民热议的现象级电影,不管是楼下搓麻将的老太太还是健身房练肌肉的小哥哥,都在关注着它,猫眼对其最终票房预测更是一度冲40亿。但如果你问普通人,这片子的导演是谁?大部分人会说,徐峥吧,或者宁浩吧,只有业内人士知道,《药神》的导演其实是文牧野,而徐峥和宁浩只是监制。只不过,后两者的锋芒太强,电影风格上已经呈现出三家杂糅的局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盖过了真正的导演文牧野。

凭《我不是药神》成功的文牧野,让我不免有些隐忧

文牧野,如果不是因为《我不是药神》,恐怕几乎没人知道这个名字。小时候,身为学渣的他一直都是班里的倒数,大学只考上一个三本,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但他就想拍电影,人一旦有了为之努力的目标就不得了,为了实现电影梦,他去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可因为学习太差,这一考就是三年,最后终于成功拜到田壮壮导演门下。

人有所短必有所长,虽然考试不灵光,但文牧野拍电影确实有一套,纵观文牧野学生时代早期的短片,无不透露着现实主义和人文关怀,影片带给你的是一种纯粹的感动,那种源于生活的真实感,让你的心灵为之一振,甚至比《药神》更为触动人心。

凭《我不是药神》成功的文牧野,让我不免有些隐忧

2010年的《石头》是文牧野大学时期的作品,这部短片讲述了住在棚户区的男孩和小狗石头之间的故事。虽然视听语言略显稚嫩,但导演的叙事能力和思想性表达却让人欣喜。故事构建在男孩与小狗的冲突之中,男孩刚搬了新家,找到工作,而石头却患上了尿道炎一直不好,需要人照顾,于是,男孩每天奔波于工作与狗之间,在情感与生活压力之中徘徊,最后,不得不迫于生活压力而放弃石头。

然而,影片要表达的不仅于此,当男孩打算将石头抛弃在棚户区之时,石头突然奔跑了起来,最后跑到过去经常撒尿的小杨树下,痛快淋漓地撒了一泼。这一画面让观众跟片中的男孩一样,愣在那里,脑中却是无尽思考。当人渐渐沉沦于浮华世界,我们只能祈祷有一份天真与自然,引领迷失的灵魂,而石头无疑就是灵魂的摆渡者。

凭《我不是药神》成功的文牧野,让我不免有些隐忧

接着,文牧野又趁暑假回老家长春的功夫拍了另一部短片《金兰桂芹》,这部短片投资才1000元,但却极为真实动人。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讲两个老太太结伴去交电视费的故事,宋金兰和于桂芹性格迥异,一个急躁倔强,一个慢条斯理,差异化的性格再加上独有的地域特色,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感,文牧野对两位老人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的把握极为细腻,通过一些看似随意的对话和动作细节传达出生活的真实,喜剧外壳下其实包裹着空巢老人渴望陪伴的孤独感,短片结尾金兰拉住桂芹,让桂芹留下来陪自己唠会儿嗑的画面,让人瞬间泪目,心里尽是抑制不住的酸楚。而这些特质也都在《药神》中有所体现,喜剧+悲剧的架构,对人物和细节的刻画,等等。

凭《我不是药神》成功的文牧野,让我不免有些隐忧

文牧野的这两部短片都特别质朴,特别纯粹,他没有强迫观众去接受什么东西,而是在追寻除自身经验之外的经历和体悟,然后把生活、生命展现在观众面前,由观众自己去感受、思考。

之后,文牧野进阶成了北电的研究生,并拍摄出自己的另一部作品《Battle》。《Battle》讲述的是一个穆斯林青年来到北京,迷恋上了流行文化,还在背上纹身,然而父亲的到来却改变了这一切,最后,青年为父亲安心,洗去纹身的故事。

这部短片与前两部比起来技艺精进不少,拍摄手法和内容表达的技巧性也越来越娴熟,短短11分钟却包含了宗教信仰与主流文化、独立人格与父权压制、民族身份与公权体制之间的多种冲突,片子本身是讲一个归宿问题,试图融入主流文化却被主流文化打击,但同时又与自己的过去渐行渐远、无法回归。这次的文牧野拍得大胆、放肆,不似前两部的温润,《Battle》加入了许多猛烈元素,足见文牧野的野心。徐峥就是看完《Battle》后对他说“你可以更主流”

凭《我不是药神》成功的文牧野,让我不免有些隐忧

而宁浩则是看了他的《安魂曲》,决定把《药神》交给他拍。《安魂曲》跟《药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讲看不起病,《安魂曲》描写了中国民间的“阴婚”现象,孟小军为了筹钱救女,把死去的妻子卖给别人结成“阴婚”,其中尽是无奈。该片虽然获奖无数,也是文牧野最出名的短片,但看完总觉得某些痕迹太重,感动不起来。

凭《我不是药神》成功的文牧野,让我不免有些隐忧

《我不是药神》亦有同感,不可否认,《药神》是部很成功的商业片,它的人物刻画、剧情设计、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都很工整流畅,以至于你说不出来它哪不好,其引发的社会意义更使它获得了豆瓣9.0的高分,但是,从电影中总能感受出那一丝丝刻意,电影的设计感太强,文牧野身上虽然还保留着对社会现实、边缘群体的关注,但却已经丧失了拍《石头》和《金兰桂芹》时的真诚,由跟观众的对话变为掌控观众的情绪,由让观众自发思考变成我要你接受我设计好的内容,是哭是笑是喜是悲,所有节点尽在导演掌握之中,观众的感动也仅仅感动在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而非源自心灵的一颤,这种手法其实并不高级。

凭《我不是药神》成功的文牧野,让我不免有些隐忧

但这种变化又是无奈的,社会大环境决定商业片才能传播更远、声量更大。文牧野很有野心,从《Battle》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当初是文牧野执意要把《我不是药神》从一个文艺片做成商业片。这就有两面性,如果是文艺片,电影的艺术价值一定会更高,抛开杂念,以文牧野平静真实的叙事力量,一定会带给人更多的思考,但文艺片的受众有限,拍的好不一定知道的人多,社会影响力一定达不到现在这么大。如今拍成商业片,电影的社会意义得以传达给更多人知道,但作为新人导演,文牧野对艺术与商业的平衡显然还欠缺几分功力,平衡之下的艺术价值也注定了电影不能永久留名。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个人选择罢了。

文牧野不是那种清高的人,他很务实,他曾说过:“如果你给我两千万,我一定肯为你拍片,这不是妥协,只是因为信仰和责任必须并存,作为青年导演,我不能憋死,我需要找到出路。”

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以艺术片起家,第七代导演要拍最酷的商业片,而如今像文牧野、韩延这批新生代导演,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有对人性和现实的关怀,但他们生于主流文化时代,从小接受商业片浸染,所以,他们力求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寻找平衡,可这条路并不易走,有的人走着走着就落入了商业片的俗套,张艺谋不是还拍过《长城》吗?而有的人没准就真能开辟出一条新路,希望文牧野能成为后者。

凭《我不是药神》成功的文牧野,让我不免有些隐忧

拍好商业片不难,难的是保有体内最原始最本质的情感,坚守住自己的道,观众的观影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它需要更多有人文关怀的创作者去不断培养,用真心与观众交流,中国电影的未来何去何从,正是靠一代又一代青年导演不断引领,这条路上,他们任重而道远……

—END—

长按上方指纹即可快速免费关注

【第一电影票房 服务于影视创业者】

2013年5月创立

专业互联网影视数据平台

每天发布最权威的国内外票房数据

致力于中国优秀影片的宣传推广

帮助影视人获得更多信息、资源并达成各种合作

5万+用户 影视圈全覆盖

商务、项目合作请联系 :17701336570 (微信)

☎: 010-85560807

北 京 方 寸 博 宇 文 化 传 媒 有 限 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