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趣事之一:君王更替

夏朝趣事之一:君王更替

啟(生卒年不詳)他是禹的兒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母親是塗山氏族的女子。兒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據《竹書紀年》,帝夏啟王在位39年,78歲駕崩。

這時宣告原始社會結束後,開始了奴隸社會,啟是傳統上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他一生驕奢淫逸,病死後,葬於安邑附近。

夏啟死後,他的兒子太康即位。太康是個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愛打獵。有一次,太康帶著隨從到洛水南岸去打獵。他越打越起勁,過了一百天還沒有回家。

夏朝趣事之一:君王更替

當時,黃河下游的夷族,有個部落首領名叫后羿(yì),野心勃勃,想奪取夏王的權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獵,覺得是個機會,就親自帶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帶著一大批獵得的野獸,興高采烈地回來的時候,走到洛水邊,對岸都是后羿的軍隊,攔住他的歸路。太康沒法,只好在洛水南面過著流亡生活。后羿還不敢自立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當夏王,把實權抓在自己手裡。

夏朝趣事之一:君王更替

后羿開始還只是做個仲康的助手。到了仲康一死,他乾脆把仲康的兒子相攆(音niǎn)走,奪了夏朝的王位。他仗著射箭的本領,也作威作福起來。他和太康一樣,四出打獵,把國家政事交給他的親信寒浞(音zhuó)。寒浞瞞著后羿,收買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獵回來,寒浞派人把他殺了。

寒浞殺了后羿,奪了王位,怕夏族再跟他爭奪,一定要殺死被后羿攆走的相。相逃到哪兒,寒浞就追到哪兒。後來,相終於被寒浞殺了。那時候,相的妻子正懷著孕,被寒浞逼得沒法,從牆洞裡爬了出去,逃到孃家有仍氏部落,生下個兒子叫少康。少康長大後,給姥姥家看牲口;後來聽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後代有虞氏那兒。

夏朝趣事之一:君王更替

少康從小在艱難長大,練了一身本領。他在有虞氏那裡招收人馬,開始有了自己的隊伍;後來,又得到忠於夏朝的大臣、部落幫助,反攻寒浞,終於把王位奪了回來。夏朝從太康到少康,中間經過大約一百年的混戰,才恢復過來。歷史上稱作‌‌“少康中興‌‌”。

維基備註:

有窮氏首領后羿,《左傳》稱夷羿,善於射箭。在帝嚳時代之前,世代為射正。帝嚳時,被賜以彤弓素矢,為帝司射,封在鉏,在今河南滑縣東南。

據說是在他五歲時,在前去山中時與父母失散,被楚狐父所養並傳授給他,而且他的左手臂比右手臂還要長些。到了二十歲時便離開山中。在途中遇見射箭高手吳賀,並漫遊到北方。有次吳賀要求后羿射麻雀的左眼,卻射中了右眼,后羿為此念念不忘。

后羿流放了太康,立了太康之弟仲康,之後甚至取代了夏朝,號令天下,消滅了不服從他的伯封。並收留了伯明氏之子寒浞而重用他。最後寒浞收買並培植黨羽和勢力,在一次後羿打獵回國時,寒浞發動政變而後羿被殺。寒浞將后羿烹殺,並要后羿的兒子吃。后羿兒子不肯,便被綁到窮門殺害。

先秦記載中大多並沒有區分射日的羿和統治者后羿,但由於周朝出現此人為堯時人和夏朝人的兩種説法,因此出現此為兩人的説法:《荀子·儒教篇》中說:‌‌“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而許慎更進一步認為:‌‌“羿,堯時射官,非有窮后羿也‌‌”。一說射日者名平羿,而夏時的后羿為有窮氏,因善於射箭,自比平羿,而名后羿(‌‌“後‌‌”是上古統治者的一種稱號)。但至今民間神話傳説中仍將兩個人物作為一個對待,射日的傳説通稱‌‌“后羿射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