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物盏集:汝官窑和汝窑的区别

01、

普遍有棕眼(针孔状缩釉)。

范围先生在《中国文物报》发表的《宋汝窑古瓷亲历记》中写道:汝窑器“其显著的一点就是有缩釉点,特别在一些器物的口沿部分缩釉点比较多,而且常常能够见到胎骨,这也是为什么在一部分皇家用器上面常常见到用金属器包裹口沿的原因。而现在的仿品,大都看不到那些非常自然有趣大小不同的缩釉点”。

范先生的看法既符合明人高濂的说法——“汁中棕眼”,也和现存不少汝瓷的表象一致。

夫物盏集:汝官窑和汝窑的区别

02、

普遍有细小片纹。

《新增格古要论》云:“汝窑器出汝州。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

夫物盏集:汝官窑和汝窑的区别

03、

满釉支烧的有芝麻大细小支钉痕迹。

满釉支烧的汝瓷出窑后要取掉支钉,因钉尖被釉粘连,取掉支钉时也带掉了钉尖的釉层,因此在汝瓷底部留下了支钉尖的痕迹。由于这种痕迹类似芝麻形状,且如同芝麻细小,并多以5个或6、7个的数量基本均匀分布(并不完全等距,也有3个支钉的)。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汝瓷的支钉痕均是芝麻一样“细小”。

夫物盏集:汝官窑和汝窑的区别

04、

釉面光亮润泽,釉层均匀,汁水莹润,有的微显粉红色。

汝窑釉面光亮润泽。这个“光亮”并不强烈,而是柔和的光泽。汝窑釉层基本均匀,如果出现“厚如堆脂”现象,在具备其它特征前提下,应该是汝窑的次品。汝窑釉汁莹润,有的微显粉红色。但是微显粉红色的不一定是准官窑(汝窑)瓷器。

夫物盏集:汝官窑和汝窑的区别

05、

为“香灰胎”(实为灰白胎)。

汝瓷的胎被称之为“香灰胎”,是因其表象色调与香灰比较接近之故。现代汝瓷工艺大师(汝州亨通汝瓷研究所所长)李廷怀先生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后发现:把出土汝瓷片打碎后,新断面的色调极大多数为灰白色或白中偏灰,好比如今封玻璃的白腻子,这是官汝窑真正的胎色,而香灰的色调是浅灰色,两者比较接近,但仍有一定差别。

另外,胎色的变化还与其烧成温度有关,烧成温度低的胎比烧成温度高的胎显得略为灰一些,这是因为烧成温度低不利于游离碳等杂质的排除之故。不过,即然准官窑汝瓷的“香灰胎”之称已经约定俗成,不妨还是这样称呼,但是必须对其真正的胎色心中有数。

夫物盏集:汝官窑和汝窑的区别

06、

瓷胎质地疏松,空洞特别多。断面干涩,没有玻璃光泽。

李廷怀先生经过研究认为:官窑汝瓷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质地疏松,没有很好烧结,断面干涩而没有玻璃光泽,吸水率和气孔率都相当高,大大小小的空洞特别多,有时还可看到断层。

这些特征一般用肉眼就能够分辨出来,如果用放大镜或50倍的体视显微镜观察就更加清楚。在观察这些特征的时候,必须采用新打碎的断面而不能采用受泥土污染的断面。

根据有关资料,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汝官窑胎是用高铝黏土配制而成,其含量介于27%~31%之间,助熔剂含量在2.6%~4.9%之间,像这样的高铝质胎,其烧成温度至少要达到1300℃才能使胎完全致密化。但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判断,大多数汝官窑的烧成温度只有1150℃~1220℃,少数有明显流釉现象的产品可达到1250℃。

由于实际烧成温度比较低,所以大部分汝窑的胎都没有完全致密化,即使有些釉已过烧的碎片,其胎中仍含有较多的空洞和一定量的开口气孔,胎的断面也没有出现玻璃光泽,说明没有完全致密化。

与同时期的其他名窑青瓷相比,汝官窑瓷胎的烧结程度明显较差。例如有些致密化程度较高的北宋钧窑瓷胎,虽然也存在少量闭口气孔,但断面上已经出现明显的玻璃光泽;大多数临汝窑瓷胎的烧结程度也比汝官窑的高。

汝官窑上述几种断面特征的存在,一方面说明烧成温度不够高,另一方面还说明汝官窑对胎泥的加工并不十分讲究。

夫物盏集:汝官窑和汝窑的区别

07、

釉中掺有玛瑙(仅限于汝窑御瓷)。

釉中气泡很小、稀少,寥若晨星。

夫物盏集:汝官窑和汝窑的区别

物有情,温暖无声;玩盏兴趣为先,不忘初心!

此文章为【夫物盏集】整理发布,有任何问题直接留言私信或者点击文章末端的广告进去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