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銀行的“穩”與“進”

近日公佈的江蘇銀行三季報交出了一份令人稱道的答卷,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利潤102.58億,同比增速達到11.67%,比半年報同比增速提高了0.65個百分點;總資產為1.94萬億元,較去年年末增長9.53%。

江蘇銀行的“穩”與“進”

除了大致上的增速加快,你可以在財報中找到江蘇銀行的“穩”與“進”——收入連年“穩”步增長,資產質量與風控運用“穩”健紮實。

江蘇銀行原本是由省內10家城商行基礎上組建的銀行,2016年上市之後成為了江蘇省內最大的法人銀行。雖然根植省內,但江蘇銀行的創新型資產管理業務和零售業務轉型,包括一些關鍵的風控指標,都有金大俠神鵰俠侶中“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之感,處處顯露著“穩中有進”。

“穩”:逆週期下的核心邏輯

在A股估值築底的漫漫旅途中,部分資產規模較大,長期維持穩步增速的企業享受了較高的流動性溢價。從各項數據對比來看,江蘇銀行理應成為其中的一員。

從數據上來看,近年來不少銀行業績不穩定,上演“過山車”,隨著市場波動而大起大落,相比之下,江蘇銀行則展現出從容不迫的發展定力,近年來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淨利潤增長,步伐穩健。以最近幾年財報觀之,江蘇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速連續逐年加速,這一成績在GDP增速觸底,房地產逆週期的經濟環境下,實屬不易。

若算上今年前三季度,過去四個財年江蘇銀行的利潤增速分別達到9.26%、11.91%、12.96和11.67%,幾乎維持在10%增速一線。

江蘇銀行一直以來對待熱門的風口,都保持著一定的敬畏。事實上,由於作為重工業重鎮的緣故,江蘇的經濟、金融與商業銀行的整體風險一直都存在一定的週期性。而由於商業銀行的常態化運營,其一定程度扮演著地方經濟穩定器的作用,所以風控對於江蘇銀行來說,既是長期挑戰也是長期機遇。

從今年前三季度的信息觀之,三季度末江蘇銀行不良率環比下降1個基點,關注率環比下降6個基點。而與此同時,江蘇銀行對撥備依然“保守”,撥備覆蓋率提升近3個百分點,撥貸比上升3個基點。需知銀行主動提升撥備一定程度會侵蝕利潤,但這種保守不僅不影響實際經營狀況,更客觀認知銀行狀況,重於防範風險。

還有一項指標是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審慎管理的核心,那就是逾期90天以上佔不良貸款比率。江蘇銀行在2018年三季度末進一步降至0.79,在行業內屬於優秀水平。

因為每筆貸款的性質,每個主體的償付能力,每個商業模式反應在現金流上的狀態都不一樣,所以每家銀行核算自己的不良率,核算每一筆貸款是否為不良貸款,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但是這會造成不同銀行的不良無法進行橫向對比。逾期90天以上佔不良貸款比率這個數據則恰好提供了一個參照樣本,這個數據越低,說明計入不良貸款越審慎,銀行隱藏的風險相對來說就較小。

“進”:收入結構的深層次改革

企業內部每年的發力點都會不同,江蘇銀行亦不例外,今年的基金業務發展很好,成為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

根據報表,江蘇銀行前三季度實現投資收益24.49億元,同比增長1199.04%。從效應來看,分析認為江蘇銀行此舉讓銀行表面淨息差收窄,但由於大量貨幣基金投資免稅的緣故,所得稅率從8.7%降到1.9%。這種根據稅收政策調整業務邏輯的嘗試,其實在大型商業銀行的管理實踐中並不多見。

基金業務只是江蘇銀行綜合資產管理業務的一個縮影。從整體資產結構的角度,江蘇銀行今年前個三季度分別在整體生息資產、貸款和債券投資上較年初增長5.02%、6.42%和10.10%,相應的同業資產規模則下降28.77%,同業資產壓力減輕,結構也在不斷優化。

一般來說,從傳統地方轉向全國範圍股份制銀行的過程中,很大的一個特徵是理財業務的異軍突起,原因是傳統存貸款業務同質,導致地緣化明顯,本地業務攝取粘性較高,而資產管理業務依託資本,能夠穿透地緣壁壘,其更仰賴資產管理能力與創新精神,不會被限制在一畝三分地之內。

在最近一次權威機構公佈的榜單中,江蘇銀行的綜合理財能力在三季度位居122家國內城商行首位,翻閱過往數據可以發現,事實上這已經是該行連續11個季度位列全國城商行第一了,理財的收益能力、抗風險能力超過了眾多股份制銀行,未發生過一起風險事件。

資管業務上,今年江蘇銀行也有很多創新,比如取得全國首單商票ABS,首單項目收益票據及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等,包括參與一帶一路、戰興策略、新能源等多種併購基金的發行。

此外,除了近年以來緊抓消費升級潮流促進商業銀行零售轉型,江蘇銀行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區位優勢,在對公創新業務上並沒有放鬆腳步,開發了許多諸如全線上全流程物聯網動產質押等既有黑科技,又符合江蘇民營重工業之鄉地位的特色嘗試。也許這部分創新業務規模還比不上傳統業務的體量,但不停地嘗試,一定會讓江蘇銀行在風口到來時佔到先機。

比金子更可貴的是對未來的好奇心。“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新經濟迭代舊經濟的過程中,穩步增長的背後需要企業家們花費大力氣調整公司業務結構,才能讓企業表面穩進有序,底子裡進水流深,而這也是江蘇銀行財報所透露出的經營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