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苗的所有內容,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關於疫苗的所有內容,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一、為什麼要打疫苗

寶寶出生之後,沒有了在媽媽體內的保護,我們的寶寶要自己面對這個新的世界了。剛出生的寶寶抵抗力很弱,一旦受到外界的細菌,寶寶就非常容易生病。所以給寶寶打預防針,增強自身機體的抵抗力來面對這些可怕的病菌可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打疫苗的誤區

誤區1:只要打國家強制的疫苗就足夠了。

正解:

國家納入計劃免疫、有統一免疫規程的疫苗只有7種,即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白百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流腦和乙腦疫苗。這7種疫苗兒童必須普遍接種,費用由政府負擔。

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等,則是自願決定是否接種並且是自費的,像這些常見的疾病疫苗那麼接種一下對寶寶的健康有益無害

誤區2:寶寶接種疫苗仍然感染了疾病,疫苗失靈了。

正解:

全世界已有數以萬計的兒童通過接種疫苗,獲得脊髓灰質炎、麻疹、白喉等疾病的免疫。保質期內、正規廠家出的疫苗是有效的,這一點勿容質疑。

嚴格地說,疫苗對絕大多數人起作用,但對極少數人來講,他們對疫苗沒有任何反應。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率為85%以上,不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率為零。

誤區3:“打疫苗有副作用,影響人體健康”

正解:

疫苗的研發與藥品一樣,投資巨大、研發週期長(平均為7-10年)、上市審批嚴格;由於疫苗 的使用對象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藥品的製造技術複雜,生產週期更長,安全性要求更高。 接種疫苗要求在醫生專業指導之下,正確掌握禁忌症,安全性是有保證的。事實上大多數疫苗的不良反應,如接種部位痠痛、輕微發熱等,是短暫而且是臨時的。

三、 疫苗接種時間表

關於疫苗的所有內容,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關於疫苗的所有內容,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關於疫苗的所有內容,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四、打疫苗注意事項

A.接種疫苗前

1. 寶寶打疫苗之前,家長要給寶寶洗洗澡,換上乾淨衣服,向醫生說清楚寶寶的健康狀況,經醫生檢查認為完全符合接種條件方可接種。

2. 還要看寶寶有沒有禁忌症和過敏史。(一般來講,禁忌症和過敏史包括有嚴重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等心臟疾患、肝腎疾病、活動性肺結核、皮膚化膿性疾病;有急性傳染病或尚未超過檢疫期;有過敏史、驚厥史等都屬不能進行預防接種的範疇)此外,除一個月內注射過丙種球蛋白的不宜接種活疫苗外,如果寶寶正在接受皮質激素、放射治療或抗代謝藥物治療,就應諮詢醫生推遲預防接種時間。

3. 爸爸媽媽還要事先準備好寶寶的

《預防接種證》,以便讓醫生憑證接種,並在證上登記接種的疫苗名稱和日期,以防止錯種、重種和漏種。爸爸媽媽還要了解這次接種的是什麼疫苗,如果寶寶接種過這種疫苗,並在上次接種這種疫苗後是否又出現過的不良反應,都要告訴醫生,看這次能不能再接種這種疫苗。如果是以前沒有接種過的疫苗,爸爸媽媽還要了解這種疫苗的性質、作用和接種後的反應,以便回家後注意寶寶的適應狀況。

4. 爸爸媽媽要讓寶寶在接種前吃好,休息好,因為飢餓和過度疲勞時接種容易暈針。與此同時,還要給寶寶洗澡或洗淨手臂,如果天氣較冷,要換上柔軟寬大的內衣,不僅注射時捲袖子方便,也可避免內衣摩擦針眼處的皮膚。

B.疫苗接種時

  1. 打任何一種防疫針產生的抵抗力都有一定的期限,不能管一輩子,所以必須打加強針。例如卡介苗只管3~4年,超過這段時間,就有被傳染的危險,所以要進行加強。通過得病獲得的免疫力比防疫針獲得的免疫力要強得多,而且持續時間長,有的可維持終身,不需再進行預防注射。另外,防疫針是生物製品,雖然比較安全可靠,但對於孩子來說,接種活的疫苗、菌苗實際上就是讓孩子得一次輕病,而死的菌苗、疫苗是異物刺激,難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反應,所以家長不必驚慌。
  2. 接種後的反應一般發生在接種的當天或第二天,常見的有在接種部位的紅、腫、熱、痛。一般不需特殊處理,注意休息,保持皮膚清潔,保護皮膚不要被擦破。全身反應有發熱、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接種後絕大多數反應比較輕微,體溫一般不超過38℃,不需做什麼處理,只要經過適當休息,多喝水,1~2天就可以恢復正常。如果體溫超過38.5℃,可服用退熱藥,如果發熱持續2天以上,或接種的部位紅腫嚴重,就應去醫院檢查
  3. 偶爾有個別的孩子出現打針後暈厥,多發生在空腹及精神緊張的狀態下,所以應該在專門的醫療單位進行接種,不要在家中自行接種。最嚴重的是過敏引起休克,一旦發生,可危及生命。所以,要掌握好預防接種的禁忌證和適應證,以免發生不良後果。打防疫針的反應是可以預防和減輕的。打針以前要了解孩子的身體情況,最好到醫院進行體檢,如果孩子得了感冒等疾病,就要暫停接種,等病好後再補種。另外,打針以前要避免劇烈活動,打針以後1~2天不要給孩子洗澡,保護局部皮膚。

C.疫苗接種後

  1. 接種注射疫苗後,應當用棉籤按住針眼幾分鐘,不出血時方可拿開棉籤,不可揉搓接種部位;
  2. 接種後讓寶寶適當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觸發其它疾病
  3. 半小時內不能進食任何溫、熱的食物或飲品。接種百白破疫苗後,若接種部位出現硬結,可在接種後第二天開始進行熱敷,以幫助硬結消退;
  4. 接種疫苗的當天,不要給寶寶洗澡,但要保證接種部位清潔,防止局部感染;
  5. 接種疫苗後,如果寶寶出現輕微發熱、食慾不振、煩躁、哭鬧等現象,不必擔心。這些反應一般幾天內會自動消失。但如果反應強烈,且持續時間長,就應立刻帶寶寶去
    醫院就診。
  6. 寶寶接種完疫苗後,不要馬上回家,要在接種場所休息30分鐘左右。如果寶寶出現高熱和其他不良反應,可及時請醫生診治;

D.不良反應

  • 全身反應:主要表現為發熱,接種疫苗後8~24小時體溫37.1℃~37.5℃為弱反應,37.6℃~38.5℃為中反應,≥38.6℃為強反應。此外,可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症狀
  • 處理方法:一般無需做特殊處理。中等以上的反應是極少的,全身反應嚴重者,可以對症治療,如使用退熱劑等。
  • 局部反應:一般在接種疫苗後24小時左右局部發生紅、腫、熱、痛等現象.紅腫在2.5cm以下者為弱反應,2.6cm~5cm者為中等反應,≥5.1cm者屬強反應,有時可引起局部淋巴結腫大
  • 處理方法:對後者應進行熱敷。
  • 異常反應:一般少見,主要是暈厥,多發生在空腹、精神緊張狀態中進行注射者。
  • 處理方法:此時應讓小兒立即平臥,保持安靜,可以給熱開水或者熱糖水喝,一般不需使用藥物,在短時間內即可恢復正常,在3~5分鐘內仍不見好轉者,應立即送附近醫療單位搶救治療
關於疫苗的所有內容,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今日留言區:

寶寶打疫苗時有沒有什麼不良反應?

你是如何處理的?

歡迎在留言區吐槽分享你的經歷~

【一妞家的事】:全宇宙最懂媽媽的育兒漫畫!時而乾貨滿滿,時而畫風鬼畜。 不是媽媽們掏心掏肺的心聲,就是讓媽媽笑到抽筋的養娃槽點。 定期分享免費育兒資料包 !創始人一媽,教育學碩士,養娃愛好者,曾居法國。 聽說聰明的媽媽都【關注】了呢!

關鍵詞:家庭 疫苗 育兒 安全 預防疾病 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