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龍大戰韓國巨人,到底是博擊還是作秀?

一龍大戰韓國巨人,到底是博擊還是作秀?

文 風青楊

11日晚,在澳門威尼斯人大酒店一龍於比賽還剩下4分多鐘的情況下踢中崔洪萬襠部,比賽中斷約10分鐘後,崔洪萬以難以堅持為由放棄比賽……這個變故多少有些意外,但整場比賽雙方的表現都難言精彩,從消極對抗到“找臺階”退賽,崔洪萬看上去更像是一龍找來的戲搭子而非一個真正的鬥士。從比賽開始到結束,雙方根本沒有表現出高超的技術水平。一龍始終處於進攻態勢,但他的狀態與個人巔峰期相去甚遠;崔洪萬則更加讓人感到尷尬,身高高出了42釐米,卻一直在後撤且鮮有出擊,彷彿一個移動的沙袋。這樣一場比賽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比賽結果是不是安排好的。(澎湃新聞)

其實這場比賽一開始,很多拳迷就表示搞不懂一龍為什麼要和崔洪萬打這場比賽,因為這場比賽一龍基本沒有獲勝的可能。要知道崔洪萬可是一位身高達到218釐米,體重高達300斤的巨人拳手,崔洪萬幾乎是兩個一龍的體重,所以說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比賽,很多專業人士表示一龍幾乎是必敗無疑。

但是看到比賽的視頻和結果,很多人不淡定了,網友紛紛表示:“管他的,錢拿到手就行了。加油,一龍你是最好的演員”、“社會我龍哥,人狠話不多!金鐘罩,鐵布衫,我先接你五拳”、“龍,你傷得還不夠深嗎?傷我很深了!”、“崔洪萬欠了很多錢,我們都懂”、“從照片來看,他們倆是哥們,提前說好了怎麼打”、“加油龍龍,你是最棒的,娛樂圈我就服你”、“這級別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啊……這個怎麼演呢?很期待……”、“有媒體稱,這是一場自殺式比賽”。

一龍實力究竟怎麼樣,普通老百姓看不穿,難道專業人士也看不穿嗎?一位博擊選手揮拳有多少力量?進攻上有什麼問題?防守上存在什麼問題?打擊力和抗擊打能力怎麼樣?即使不用專業人士分析,在現代的數據分析技術下,也可以一目瞭然,能不能打贏其實從一開始早就沒了懸念。可是這麼多年,這樣的比賽往往與專業無關。

 

中國現代搏擊處在從矇昧到啟蒙階段,大部分觀眾缺少常識,他們的認知裡“中華武術天下第一”。所以某些賽事組織者欺負大眾眼界窄,肆無忌憚的煽動民族情緒,製造中國功夫英雄,滿足人們的集體意淫,一龍便是這個包裝計劃的“傑作”。主辦方的操作方式就是遍請外國二流選手,然後將其吹得天花亂墜,再來讓一龍“虐菜”。圈內有個笑話,成為“世界拳王”的最快捷途徑,就是做一龍的對手。

就像前一段時間的另一則新聞一樣,“51歲少林弟子釋延孜43秒KO坦桑尼亞拳王蓋博瑞”這個所謂的外國拳王一樣,拳王真實身份為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留學生。但是真打“外國拳王”打得過嗎?輸贏有風險,萬一輸了怎麼辦?而且真請外國拳王出場費也不低。於是有些人動起了歪腦筋,找一些外國留學生,出錢請他們打假拳。雖然沒打過什麼比賽,也未必會什麼博擊。給他們幾萬的出場費,在場上捱打且只輸不贏。於是就出現了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中方選手肯定贏,外方選手肯定有錢拿,觀眾就算是知道有貓膩也喜歡看這種比賽,因為畢竟中國人打贏了外國人。觀眾的掌聲和電視的收視率都上去了。

其實這一類的比賽早就跟競技無關了,倒是跟娛樂有莫大的關係。它是一種商業模式,為了讓神話更有魅力,還得加上宏揚國粹、傳承傳統文化這樣的佐料,將商業行為包裝成競技體育,將個人塑造成英雄。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公眾的神經、圍觀的熱情。

在反對一龍的人眼中,一龍是個假和尚,是個靠包裝起家的二流拳手。在支持一龍的人眼中,一龍是中國搏擊歷史的縮影,是搏擊事業的傳承者和推廣人,是一龍讓世界瞭解了中國功夫,一龍敢於和播求、西提猜、殺玉狼、瀟殺狂等世界頂級名將交手,一龍是草根勵志傳奇。為什麼反差如此之大?

一龍的成功模式跟那些蹭戛納電影節的紅地毯、維也納音樂廳的演唱會,所遵循的套路是一樣的。因為外國人怎麼看不重要,專業影響力不重要,甚至音樂廳裡有沒有觀眾也不重要,他們喜歡的是中國選手放倒“外國佬”,喜歡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在擂臺上演的感覺。這種病態而功利的審美,勢必會造成主辦方千方百計安排水貨外國“拳王”,千方百計的利用規則和裁判,甚至存在買通對手打假拳的可能性。

或許實力不是最重要的,造星運動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造星成功,才能分一杯羹。

作者:風青楊 :知名評論人。一個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惡如仇,從善如流! 微博@風青楊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