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种给力“秸秆禁烧”

大力推行稻草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等“五化”利用途径,从理论上讲是非常好的举措。但在现实执行过程中,却难尽人意。原因之一,目前“五化”领域所消耗的稻草不太多,与产生的稻草总量相比微乎其微;其次,回收、转运稻草的成本相对较大,而利用稻草所产生的收益较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稻草的回收利用率,绝大部分稻草只能滞留在田间。因此,若不解决“稻草去哪里”的实质性问题,治标不治本,一味“禁烧”是难以奏效的。

有人说, 既然稻草现实利用率不高,那就推行碎草还田!这很容易,因为现在的收割机基本带有碎草设备。“双抢”季节,田间一收一插需要及时翻耕,碎草被翻进了泥巴里,露天焚烧的现象相对较少。但一季稻和晚稻收割后,相当一部分农户为图来年耕作省事,便将碎草付之一炬;我行我素,有令不止。

其实,无论什么时候,“碎草还田”都不能、也不需要简单地一烧了之,还是要让碎草回归土壤。现在,各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基本上有耕、种、肥一体化机械设备,每台设备每天能够耕作30亩左右。一季稻和晚稻收割后的冬闲田,只要动用耕、种、肥一体化机械设备,就能在播种油菜的同时将碎草均匀地拌进泥土里。再者,哪怕是不种油菜、蔬菜、草籽等农作物,只用犁田机翻耕一遍也达到了碎草还田的目的。

个人认为,政府在花费人力、财力、物力去劝阻、整治“秸秆焚烧”的同时,不妨给拥有耕、种、肥一体化机械设备的农户或合作社一定的补贴,鼓励、引导他们去开发利用冬闲田,或用犁田机翻耕一遍冬闲田,效果肯定会更好。比如,湘乡市金石镇国常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季节性流转耕地种油菜,5年来由最初的1000多亩陆续扩大到1万余亩,目前每天有8台耕、种、肥一体化机械设备在外作业。其主要做法就是,待别人收割完一季稻或晚稻后,将耕地流转过来种植一茬油菜,来年收割油菜后再将耕地交还给户主种植水稻。合作社不出租金,只负责免费为户主收割一季水稻或免费为油菜田进行一次深耕。这样既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增产增收,又降低了其他农户的生产成本,还增进了土壤肥力、避免了露天焚烧稻草,真的是一举多得。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