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小米海爾爭搶智慧家居控制權遇強敵?黑電巨頭髮力鎖定統制權

華為小米海爾爭搶智慧家居控制權遇強敵?黑電巨頭髮力鎖定統制權

黑電巨頭髮力

Popo||撰稿

對智慧家居市場垂涎的,恐怕並不在少數。但是最終能做成的,大概率是能夠抓住用戶鎖定住用戶的終端。智慧家居不僅僅設備對設備的連接,而是一個核心設備能夠實時監督其他設備是否在正常運行,還有日常的檢修,這方面大屏彩電發揮的作用無可替代。

智慧家居最好入口是電視

有人說手機有機會,操作簡單適合一切年齡層;有人說白電有機會,因為這些產品更貼近生活;也有人說音箱有機會,個頭小巧動動嘴皮子就可以。

確實這些設備的優勢很明顯,但是這些獨特的優勢並不是控制其他終端的好理由,一整套的智慧家居系統要想得到流暢運行,除了打破不同產品之間的協議鴻溝,連接通暢讓它們工作外,還需要能實時呈現它們的工作狀態,比如功耗運行狀態或者斷鏈維修等,這些絕非智能小屏手機、並不常用的白電和無屏靠聽的音箱能夠實現的。

於是在兩三年前,一些互聯網巨頭開始瞄準電視市場。如果說五六前年樂視、小米的介入是奔著內容運營而去,那麼兩三年前包括阿里、騰訊、愛奇藝等互聯網巨頭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進入彩電市場,則是奔著掌控第四塊屏——客廳電視而去的。當然,後面小米電視策略的因時而變,華為OV等手機廠商被傳加入等等,也都是奔著這一目的——搶佔大屏生態去的。

華為小米海爾爭搶智慧家居控制權遇強敵?黑電巨頭髮力鎖定統制權

搶佔客廳大屏

這些巨頭介入彩電業,背後更大的目標就是前景廣為廣闊的智慧家居市場。而電視顯示屏呢?當然是最有希望成為家庭中央控制終端的設備。於是上述巨頭不計成本地砸向電視行業,意圖通過資本的力量實現彎道超車。

它們積極介入彩電業,雖然姿勢不一有些令人無法接受,但這麼做當然是有效的:一方面讓電視的作用再度顯現(雖然現階段智慧家居處在起步階段,而電視又普及多輪目前消費乏力,但不否認未來智慧家居需要更多AI電視),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傳統電視廠商從製造思維走向以AI技術為基礎的物聯思維,帶動行業性智能化轉型。

這不,在經歷過2年多人工智能技術儲備,並運用得越來越成熟後,彩電行業的巨頭們開始集中發力智慧家居市場,以彩電為核心,控制冰洗空、小家電以及窗簾、開關、沙發等多個家居設備的系統正一個個呈現在我們面前。

長虹海信等發力鎖定統制權

比如很早之前就提出物聯網構想,並在2016年率先將人工智能技術在電視、冰洗空等產品上落地的長虹,在其60週年的慶典上展示了它“承接上下60年”的人工智能新品。

長虹控股董事長趙勇表示,持續深化以“新三座標”為指引的智能戰略,聚集優質資源重點發展信息家電、產業服務、軍民融合等“三大主業”板塊,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在信息家電方面,長虹始終引領著行業發展方向。據其透露,在率先將AI+IoT技術應用於家電的企業後,長虹繼續強化AI+IoT技術的研發、項目投資,加速技術轉化、產品迭代升級。

華為小米海爾爭搶智慧家居控制權遇強敵?黑電巨頭髮力鎖定統制權

瞄準智慧家居的長虹新品AI

據長虹方面透露,長虹獻禮建業60週年的CHiQ電視新品Q6A、Q6K系列,以AI+IoT技術為核心,通過強大的物聯兼容協議,實現長虹電視與冰箱、空調以及其他智能家居生態鏈設備互聯互通互控。未來將抱著更開放的態度,積極融入其他物聯網平臺。

而就在該消息放出後不久,另一家彩電巨頭海信也帶來了它的作品。就在11月8日,海信電器營銷總經理王偉透露,海信自主研發的智慧家居系統,已經具備千萬級設備的接入能力,穩定性超過99.9%,實現了包括智能家電、無線智能家居設備、有限智能家居設備等共50餘個品類,200餘款設備接入。在電視控制下,可以關閉燃氣、空調、燈光等眾多設備,有多達12種不同的場景模式。

華為小米海爾爭搶智慧家居控制權遇強敵?黑電巨頭髮力鎖定統制權

海信智慧家居已具備千萬級設備接入能力

其實在黑電巨頭大舉涉足之前,包括華為、小米、海爾、美的等都在尋求控制智慧家居設備的解決方案,或多或少都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客觀說控制終端不一,而且比較分散。黑電巨頭的介入,至少有兩點明顯優勢:其一,電視是客廳的核心,更容易對家庭設備實現控制;其二,電視技術性更強,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已很成熟,通過用戶運營形成穩定客戶源,這些對前沿技術敏感的用戶是智慧家居市場的主力消費人群。

所以黑電巨頭的發力,將改寫現在智慧家居多雜的亂象,當然也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打破不同品牌之間的牴觸實現跨品牌的聯動。不過,這種企業之間的利益對抗並不能阻擋行業的趨勢,特別是長虹為行業突破開了一個好頭,或將捅破智慧家居的僵局。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