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些农村里的农民不愿意种田,反而愿意选择出去打工,这是为什么?

自由的晚风256


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老一辈的农民离开农村,去了城市打工是因为在农村务农几乎挣不到什么钱,另外还蛮辛苦,在收割农产品时候还需大量的人力时间,但是花同样的精力还不如在城市里打工挣的钱多,一年下来,遇到年成不好的时候,甚至是赔钱的。所以为什么有好多农民不愿种田,都跑到城市去打工的原因了。

第二,现在的年轻人更不愿留在农村务农,尤其是受过一定教育程度的人,他们觉得种田很不体面,没有面子,只有没啥文化的人才去种田。从而他们也会到城市做起了白领。

第三,我国的农村农业基本还是传统的耕耘模式,不像农业发达的国家得到大家的认可,另外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这样一来,农民就会背对着农业越走越远,离开农村!

我觉得在家务农,虽然被别人看不起,但是如果农民种田有钱挣,(当未来的电子商务科技农业兴起的时候)能养家糊口,在家还能照顾父母和孩子,那么我坚信还是会有还很人愿意留在农村务农的。




乡野阿阳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种地留够自己吃的,剩下的全部卖掉换来的钱💰不够用的,更别说积蓄了!以我们当地10亩地为例,去了化肥、农药、种子、机械化收割种植等费用最多剩一季庄家钱💰,就算是价格相对高的小麦核算下来能赚一万五千块钱,精打细算也剩不下钱😭😭

外出打工咱不说工资高的,一个月4000一年干十个月还四万,这是一个人!种地得全家忙!

我们村人均不到两亩地,不打工饭都吃不上😀😀

地多的地方没有特殊产业也不行,还是不如打工挣的多,一部分是无奈之举!

再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城市工作生活!


老三农业


因为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大量剩余,如果大家都死守自家“一亩三分地”,大家都不会富裕起来,穷则思变,于是,农民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下,亲戚带亲戚,朋友领朋友纷纷外出打工了,如今农村每个家庭都有农民工,在外打工挣钱,农民家庭从依靠土地刨食吃,转向工资性收入过日子了!



因为人均土地少,在家种地根本不赚钱。一家几亩、十几每耕地,就是种金子,也挣不了几个钱,也养不活家人。实践证明,现在农业规模化种植才能有点收入,我们当地是水稻产区,尽管水稻保护价下调,但今年“家庭农场”全年农业每亩纯利润在500元左右,比去年下降200元左右,但每户都有100亩以上水稻田,所以,全年收入也有5万元左右。这得益于我们当地农民把土地流转了,全部外出打工了。


打工收入占农民全年收入80%以上。最先外出打工的家家都富裕起来了,没有富裕起来的人只有那些不肯放弃耕种的传统农民。农村人买车、买房不是攀比,不是“穷大方”,而是真真切切地富裕起来了!如果在家种地,买车、买房只能永远是梦想!


打工是农民必须的选择,是农村人脱贫致富好办法,是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需要。现在选择打工的都是青壮年人,他们不懂农业,不愿意干农业,也没有资本积累,只能是外出打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才能创业。

现在农村孩子上大学要几十万,结婚要几十万,买车要几十万,买房要几十万,医疗养老要几十万,如果在家种地,一对夫妻一辈子也攒不了几十万,不打工能行吗?


长江老农


对于这个问题我其实并不想回答,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下面我将长篇大论一番,对这个问题进行充分的概括和说明。我们在分析问题之前,先说一下其他的问题。

目前年轻人的消费

对于目前来说年轻人的消费,县城买房最少需要60万,装修至少需要6万,而且结婚至少需要10万, 孩子如果读大学每年至少需要1.5(上面的这些数字是保底范围),也就是说如果养一个儿子,目前基本上需要100万左右。

目前的收入水平

如果目前种地,下面我有详细的数据,这些数据基本上都是种植成本,以及纯利润收入等,我们就拿种玉米来说,下面是近六年来每年玉米的纯利润,我们就按照每亩地220元来说。而事实上近几年种植玉米都赔钱。如果种植十亩地,一年的收入也就是4400元(最大数据),我们不吃不喝,基本上需要,200年左右才能挣100万元。以目前形式你不吃不喝300年可以做到。



为什么不种地?

①迫于生存: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基本上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我们都知道仓禀实而知礼仪,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才能先天下而忧而忧呢,根据上面的这些数据,这就是迫于生计无奈的问题。

②社会地位:对于社会地位这个问题也非常关键,都说人不分369等工作也是,可是农民工这个帽子一直摘不下来,无论是各大报纸还是电台,都说新一代农民工,而且在我们那边,年轻人在家里种地,基本上都会被嘲笑。

③时代发展:时代发展也非常重要,目前来说种地,劳动力投资比较大,也就是说比较累,如果说干那么重的活,拿同样的工资,我敢说也没有人选择种地。更不要说干那么重的活,拿更低的工资了。

国内农业

我们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农业大国,但是你要说是农业强国,那真的有非常大的差距,我们每年需要6亿吨的粮食,五分之一左右是东三省供应,剩下的是其他省市供应,而供应我们粮食的人,也就是所说的从事农业的人员。他们基本上都是六零后,你很难看到有七零后,更不要提一些九零后了。我们不得不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等到2025年,甚至是2030年的时候,究竟谁可以在耕地呢?



粮食安全

都强调粮食安全,也都知道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而它的重要意义在哪里呢?目前面临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①从事农业人员断层:由于那件事情造成我们科技人员的断层,而目前面临的不仅仅是科技人员断层,还有我们从事农业人员的断层,基本上都是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基本上都是六零后,再等十年看看。

②进口粮食:进口粮食也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我们每年需要的粮食约在6亿吨左右,然而20%是浪费了,其中有1.5亿左右是进口的。我们的耕地不能轮休,也不能出现休耕,只要休耕一年,我们基本上就要饿肚子。

③现代化与规模化:目前我们的科技实力与综合实力来说,如果基本国情允许的话,我们的农业完完全全可以实现现代化和规模化,但是我们的实际情况不允许,你也可以这么说,一个大型机械下去,本来想搂自己家的田地,一搂都下去把邻居家的也给作业了,这就是土地分散,没有广阔的平原,人均耕地面积小,村庄的鳞次栉等实际情况的限制。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这是存在农村的普遍现象!很多人尤其是青壮年都离开农村去打工。

出现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原因是种地收入太低,单靠种地难以维持生计。近些年来,粮食价格始终低位徘徊而生产投入却是连年增高。如遇极端天气就会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产。

外出打工,虽然背井离乡,但总比困在农村要好。无论工资高低,劳动强度大小终归旱涝保收。

如果从根本上看,大部分农村的农业生产结构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往前推进。仍是停留在包产到户的初期阶段。致使农业产业得不到有效发展,农业效益没能提高。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我们期待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能真正的把农村振兴起来,农民富裕起来。到那时,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者可能会越来越少。


村民评论社


现在有一些农村里的农民.不是绝对不愿意种田.原因有四:

一.现在农田有补贴.无农业税.劳力费也很少.粮食产量比任何时候都高.国家对农民的耕田工也有补贴.问题是化肥农药成本高.粮食高产丰收后.去路不好.国家补贴的粮食差价被地方上的小粮商套购去了.农民不能真正拿到手.于是为了多增加点家庭收入.一般家中的青年人外出打工.父母在家应付种田。

二.凡是家庭劳力大的.较年轻的包括青年人.有门道的出外开店当小老板.或直接外出打工.收种时从外地赶回来收种粮食.一般让年迈的老人在家照料农田.这样周而复始.可以增加大量的农家收益。

三.当然也有部分老板为了外出做生意赚大钱.家中无人.直接把田转租给其他农户种.但也有极少数无劳力的困难户.或孤寡老人直接把农田转租.自己获取一部分收入维持生活.

四.那么直接抛荒不种田的农户.在我们当地尚未发现.只有偶尔熟把两熟休田的农户是有的.但这种现并不多.很少见。

我是农村人.这是我们的所见所闻.如果有人不了解情况.要喷我们一下.我们也无须反对.为什么呢?我讲的全是实话.或叫做:"真金不怕火来烧″罢了。


用户3713011607870


农民不愿种地,可以选择出去打工,也没有哪家工厂会因为你来自农民而拒收你的,不管是城里人农村人,进了工厂,所获得的待遇是一样的,老了一样有退休金拿。俺不愿打工,想选择出去种地,不知国家会不会把农民的地匀几亩给俺试试?如果实在种不好,俺再回来打工,地就留着以后等国家征用了,不知一亩能得多少钱?


返璞归真145947015



偏向农村行


种田效益不高,象种稻谷,一亩田成本:耕田插秧80无.化肥150元.农药除草杀菌200元,绕水4o元.请收割机100元,总成本570元,产量900

斤x价格1.5元=1350元,减去成本570元,只有780元利润,两个人种十亩田一年两季,总收入一万五左右。两人出去打工,月薪三千元,算干十个月也有六万元


吃喝游玩1


现在农村人都不愿意种田,这是事实。我想应该有三方面的因数。第一,农村土地不多,种地收入肯定很少,而且农产品价格和实际劳动力付出不成正比,不如到外面打工挣钱多。第二,种田收入少,种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不成规模,劳动力浪费很多。第三,农民种田没有技术,种田价值就少,农民本来意识不强,种田比较传统,当然种田就没有价值,还不如出去打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