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北出去的名人有多少?

哈哈博博


湖北出过许多的名人,提到湖北名人,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董必武董老了吧。今天的就和大家分享一位巾帼英雄就是张文秋。

提到张文秋,或许大家还会知道他的另一些名字陈梦君,张一平,羡飞等的名字。又或许很多人都对他不是很熟悉。张文秋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他先后有两任丈夫都为革命事业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903年的时候,张文秋出生在湖北京山,好学的她15岁考入了湖北省独立女子师范学校。张文秋自小就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五四运动爆发,她积极的参与到其中。1924年,张文秋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两年后,她转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文秋和自己的丈夫刘谦初相识于暴风骤雨的大革命时代。刘谦初本是一介文人,后来投笔从戎,在北伐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文秋在自己的家乡湖北京山担任县委副书记领导当地的农民运动。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张文秋成为被敌人抓捕的要犯。张文秋在驻马店发起,发动起义打土豪,分田地。1929年,张文秋被调往济南工作,在济南与丈夫刘谦初重逢。但是两个月后,夫妻二人就被逮捕了。在党的多方营救下,怀孕六个月的张文秋被救出狱,丈夫刘谦初却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


几经辗转,张文秋到了边区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这已经是丈夫刘谦初牺牲后七年了。孤身的张文秋带着自己的女儿,在同志们的帮助下与陈振亚相识。陈振亚曾任北伐军连长,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随彭德怀上了井冈山,在攻打长沙和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炸伤了左腿。陈振亚与张文秋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成婚了,生下了两个女儿。张文秋的大女儿刘思齐,二女儿邵华分别嫁给了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结为亲家。


后来陈振亚左腿伤口发炎,在送往苏联治疗,经过新疆期间,被当时的军阀盛世才扣留。陈振亚惨遭毒手而牺牲。扣留新疆的张文秋含辛茹苦的,将三个女儿拉扯长大。到了1946年,张文秋获救重返延安。新中国成立以后张文秋为我国盲人福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02年7月11日,这一位伟大的女性在北京病逝。


红雨说历史


湖北名人有楚文王、楚庄王、楚武王、楚灵王、楚怀王、袁中道、袁宏道、袁宗道、李承芳、李承箕、李成芳、林育南、林育英、林育蓉、向忠发、向朗、向宠、向平、向充、项英、雷军、钱瑛、黄骅、王平、马良、马谡、陆羽、米芾、庞统、毕昇、袁殊、胡风、吴伟、吴仪、叶群、施洋、屈原、陆羽、刘秀、杜甫、宋玉、王逸、神农氏、黎元洪、花木兰、詹大悲、徐寿辉、贺炳炎、陈友谅、陈昌浩、陈潭秋、陈锡联、刘华清、刘伯垂、闻一多、王树声、王宏坤、徐海东、李先念、董必武、李四光、伍子胥、张居正、孟浩然、李时珍、王昭君、杨献珍、许世友、郭天民、韩先楚、周纯全、尹吉甫、皮日休、杨守敬、聂凤智、秦基伟、郭锡章、李书诚、李汉俊、谢富治、王万芳、王全国、秦卫江、张难先、胡幼松、郭超人、张文秋、包惠僧、李震瀛、吴光浩、章夷白、梅龚彬、徐朋人、徐其虚、袁克服、姜镜堂、胡南生、宛希先、宛希俨、郑位三、周越华、范鸿劼、别祖后、杜永瘦、陈家康、陈庆先、张金保、张执一、张天云、余立金、吴焕先、李铁根、李求实、李少元、王建安、王平章、傅传作、王只谷、马纯古等。


君230835428


惟楚有才,湖北走出的名人何其多也,光是走上国家领导人岗位的就有不少。

1.董必武(1886-1975),湖北红安人。曾考中前清秀才。中共一大13名代表之一,这十三名代表,有的牺牲有的退党有的叛变,走到建国走上天安门城楼的,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参加过长征,“四老”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等。建国后曾任国家副主席和迄今为止唯一的代主席。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2.林彪(1907-1971),湖北黄冈人,军事家。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南昌起义后上井冈山,逐步成长为我军著名战将,不到30岁就成为红军主力红一军团军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长,指挥了平型关大战,歼灭日军千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后被阎锡山部士兵误伤,到苏联治病。回国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等。解放战争时期统帅第四野战军,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等。建国后曾任国防部长、军委副主席,党中央副主席等。1971年913折戟沉沙。

3.李先念(1909-1992),湖北红安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参与领导了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三十军政委,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五师师长兼政委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司令员,成功组织中原突围。建国后主政湖北,后到中央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1983年6月,李先念当选为第三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前两任为毛泽东、刘少奇)。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主席。

4.刘华清(1916-2011),祖籍湖北大悟,生于红安。建国后曾任海军司令,为海军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航母之父”等。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磨史作镜


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中,安葬着牺牲在华北地区316位团职以上革命烈士,其中林向荣的烈士墓并不太引人注目,

林向荣1916出生,湖北省黄冈县林家大湾(今属黄冈市团风县回龙镇)人,1938年入伍,1946年6月任华北野战军66军197师590团团长。在平津战役时,林向荣率团参加了张家口战斗,从山洞里生擒了国民党军二七一师师长张进修和副师长梁超。战斗仅用了16个小时,创造了一个团歼灭一个师的最快记录

。1949年4月在太原战役中,太原守军诈降,林向荣奉命和守军谈判时,遭暗算壮烈牺牲。

这是林向荣的照片,是不是长得和林彪元帅有几分相似,没错,林向荣是林彪的亲弟弟。

 林彪的堂兄林育英,八路军120师的首任政委。
当然他最著名照片不是这张,而是他去世后的那张,真是极尽哀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林彪的另一位堂兄林育南,1925年牺牲在上海龙华。


花近高楼1


湖北的名人很多,每个地市州历史上都出过杰出人物。我是仙桃人,我来说说仙桃的历史名人。

首先是陈友谅。陈友谅是元朝末年群雄之一,是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他生于1320年,死于1363年。是朱元璋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陈友谅能打败朱元璋,历史上明朝有没有很难说,或者说当皇帝就不是朱元璋了,历史就得改写。




再就是张难先。张难先是中国民主革命家,是中国著名的爱国进步人士。张难先生于1873年,1968年病逝。他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他一生反清,反袁,反蒋,却真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过了漫漫而曲折的94年人生路。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及常务委员会委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尊重与重用。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荆楚英雄模范人物”。




仙桃市是全国唯一的体操之乡,是世界冠军的摇篮。出过李大双,李小双,杨威,郑李辉,廖辉这些奥运冠军。当然还有许多文化名人,比如池莉。在科技商业领域,小米董事长雷军也是仙桃人。

仙桃真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好地方。


一枝文笔


张居正 1525—1582 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
黎元洪 1864—1928 民国总统
李先念 1909.6.23-1992.6.2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董必武 1886年1975年4月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秦卫江

,男,1955年12月生,湖北

红安

人。

秦基伟

上将之子,2012年晋升

中将

军衔,曾任

南京军区

副司令员。

现任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


秦基伟

(1914.11.16—1997.2.2),湖北省

红安县

人。

中国共产党

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吴仪 1938.11- 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 李书城 1882—1965 同盟会元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


多余的借口


湖北为什么现在反倒出不了全国有影响力的名人呢?反思一下吧,弟一是穷,因为穷读不起书或读书无用论造成了武汉的教育资源都被外省读书人占用毕业后离开,而湖北武汉留不住人才就不可能会有出名人的土壤。弟二因为穷没文化只能去全国各地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没有创业投资资金如果有也是小打一闹,一旦有机会获得价值投资也都去北上广深杭(雷军武大毕业,刘强东苏北地区)就是最好的例子。弟三是湖北武汉等地的百姓因为没文化加上封闭总认为自己是最富有地区位置优越总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而对批评不服及拒绝。总结一下都是穷造成了湖北武汉给全国百姓的影响是脏乱差及百姓素质低,夏天不穿衣服,大声吆喝声,地面痰迹遍地,开车横冲直撞。希望湖北百姓尽全力先富起来改变现状从自身做起,使湖北尽快实现文明城市,留住人才培养人才重视人才才会出名人!


H天


中国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各省市地区各具特色,湖北出去的名人有多少?具有书记载有三千多位,这里笔者只列举九名湖北最具代表的古代名人吧!\n\n\n弟1名:屈原(约公元前339一约前278)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又名:灵均,战国未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人〈丹阳人〉(今秭归县屈原村〈宜昌市秭归县〉人),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代表作《离骚》、《问天》、《九歌》、《九章》、《招魂》,其中《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并把屈原因秦国名将白起攻陷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得知此事,悲愤难抑于五月初五跳江沉汨罗江以身殉国,人们为了救护屈原不让江中大、小鱼类吃屈原,向水中抛掷粽子的这天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一直传承至今。\n\n\n第二名:李时珍(公元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一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明朝蕲州人(今湖北蕲春县蕲忻州镇人)名:东璧,号:濒湖,著有《本草纲目》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n\n\n弟三名:毕升(约公元970一公元1051),北宋时期,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人,发明家(中国四大发明家之一),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n印刷术就是将细质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柱子,在上面刻上反写汉字,再放在火炉中烧制后排版印刷。\n\n\n弟四名:庞统(179一214)三国时期蜀国刘备的谋士,字:士元,襄阳人(今属湖北人),三国时期有一个说法是得到卧龙、凤雏其中之一的人,就能得到天下,刘备同时得到了卧龙与凤凰两人,从没有立足之地到打出一个国(蜀国)就是因有这两位高人的扶持有关,卧龙〈也作伏龙〉就是诸葛亮,而凤雏就是庞统。\n\n\n弟五名:陆羽(733一804)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孑。\n陆羽精于茶道,世界弟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被后人称为“茶圣"。\n\n\n弟六名张居正(1525一1582)明政治家,湖广江陵(今湖北)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幼名张白圭,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23岁考中进士。张居正改革,中兴明朝推行“一条鞭法”增加财政收入。张居正的代表作品《张文忠公全集》,《张太岳集》,《书径直解》。\n\n\n第七名:伍子胥(公元前559一公前484年),襄樊谷城冷集沈湾〈原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名:员,春秋战国时期,大夫,谋略家,军事家,相国公。主要成就:率吴军大破楚国,营造姑苏城。\n\n\n弟八名:孟浩然(公元689一740),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人称孟襄阳,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主要作品《孟浩然集》,《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n\n\n弟九名:王昭君(约前52年一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宝坪村人(今兴山县),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告天下遍选美女,王嫱以“良家子”入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主要作品《怨词》,主要成就:和亲匈奴,维护汉匈关系稳定。


馥郁75716347


就说我的家乡襄阳宜城市吧。

宋玉,是襄阳市宜城南郊腊树村的人,离我家只有一公里。生于公元前298年,卒于公元前222年。是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他所作辞赋甚多,流传的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所谓的"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等典故皆他而来。


王逸,字叔师,东汉南郡宜城县(今宜城南)人,生于公元89年,卒于公元158年。在东汉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为侍中,曾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他一生擅长文学,所著赋、诔、书、论及杂文21篇,现多已失传,只有《楚辞章句》完整地保存下来。

马良,字季常,三国襄阳郡宜城县(今宜城市孔湾镇人),生于公元187年,卒于公元222年。蜀汉名臣。他共有兄弟五人,俱具才能。官历从事、左军掾、侍中。他于刘备占据荆州时出仕。

马谡,字幼常,也是宜城市孔湾镇人,生于公元190年,卒于公元228年。与马良、马静、马季、马通并称"马氏五常"。马谡与兄马良一同投奔刘奋,先后被任命为锦州成都令、越雟太守。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

向朗(公元168~247)字巨达,和马谡都在刘备手下为臣。还有其同宗叔侄向宠、向平、向充等。

王万芳(公元1849~1903)字季远,是宜城市王集人。书法造诣当时被称为"湖北二杰"。40岁时受到当朝宰相单懋谦的器重,补授他为江南道监察御史。
王全国,1919年11月出生于宜城市王集镇中心村(2015年4月16日在广州逝世)。1938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鄂豫皖区社会部及秘密工作部长等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于少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广东核电公司董事长。是大亚湾核电站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全国陪同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向中央和邓小平汇报,希望批准广东搞深圳经济特区的设想,得到中央和邓小平的赞同。深圳人不会忘记王全国。


言劝


中国那么大,其实每个地方都会出现一些名人,只不过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而湖北从古至今出的名人也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根据资料来一一列举出来:

古代的有

“中华诗祖”尹吉甫,房陵(今房县)青峰人,周宣王的大臣,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是《诗经》的主要编撰人和代表作者。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楚国诗人、政治家。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明朝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于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万历二十一年)。


毕升(?-1051),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人。北宋著名发明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在当时印刷界反响很大。


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进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今兴山县)宝坪村人。


庞统(179—214)三国时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属湖北)人,初与诸葛亮齐名,号凤雏。


陆羽(733-804年),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季疵,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陆羽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员。襄樊谷城冷集沈湾(原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人称孟襄阳。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今镇江)。



皮日休(约公元834—883年),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鹿门子。

马谡(190—228)三国蜀国人士。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领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后期,文坛沉寂之际,突兀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给文坛带来了生机,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公安”派。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著称,其领袖是出生于今荆州市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继唐宋古文运动之后,又树起了一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


明湖北嘉鱼出了一对颇具才名的兄弟兄李承芳、弟李承箕,文学造诣很高,史称“嘉鱼二李”
陈友谅(1320~1363)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湖北沔阳人,家世业渔。
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

近代的有

吴伟和江夏派,吴伟(1459-1508),明画家,江夏(现属湖北武汉)人,明宪宗宫廷画师。
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1839-1915),宜都市人,清末民初的杰出的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藏书家、书法艺术家


李先念同志190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号壁武,从事革命活动后改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


刘华清(1916~)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团,1935年10月转党,1929年10月参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毕业,上将军衔。


徐海东(1900一1970)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徐家窑人,出身于窑工之家。9岁,入乡塾读书,13岁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师斥责,愤然退学,进窑场学艺,跟随父兄,以窑工为职业。
项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恽代英(1895~1931)1895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祖籍江苏武进县人,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家、教育家,中国早期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号万里,字伯高。竹山县麻家渡镇双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树声,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军事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许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将。一九二六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


聂凤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属黄安,今黄冈市红安县)。上将。


陈锡联(1915-1999),原名锡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高桥区陡山彭家村,军事家、上将。陈锡联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关区郭受九村。军事家、上将。郭天民是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和军事教育家。是红安籍开国将领中唯一上过黄埔军校的将军。


国防部长上将秦基伟 ,秦基伟同志1914年11月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区秦罗庄。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见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沙河村。军事家、上将。


韩先楚(1913-1986)湖北黄安县人。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功勋卓著的一代战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


周纯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八里区雷家田,曾在八里湾小学堂当校工,后到武汉参加并组织“二七后援会”和汉口惠工织布厂工人的罢工斗争。周纯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杰出的高级将领。军事家、上将。


郭锡章(1933--)花桥镇刘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员。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县彭店乡)人。民国总统。


陈潭秋(1986-1943),名澄,字云先,号潭秋,黄冈县(含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钱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宁,出生于湖北潜江周家矶。女革命家、国家监察部部长。


李书城(1882—1965),潜江县袁桥村人。同盟会元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向忠发(1880—1931)又名仲发。湖北汉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谢富治(1909-1972),黄安(今红安)县丰岗谢家人。上将


吴仪,女,汉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


其中有些名人和部分领导人,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像孟浩然啊,李时珍还有先国务院领导吴仪等,不管我们熟知不熟知,他们都是对国家有所奉献的知名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