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目就忘”的人該如何練就“過目不忘”的本領呢

也許很多人跟我一樣笑話過金魚的記憶只有短短的7秒。可是,事實上,我們的記憶有時候連金魚都比不上。比如,平日裡我們看書,如果仔細想想,你便會發現剛看完的書,可能連7秒的時間都不用你就已經忘了書中想要表達的具體內容。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讀書越來越成為一種主流。因為浮躁而又焦慮的人們渴望能通過讀多點書來改變現狀,賺更多的錢,從而獲得更好的生活水平。許多人尤其是已經畢業出來工作的白領們,平日裡看書大多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比如通過職稱考試,加薪等等。

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牢記書中的知識並且運用到實際生活工作中成了他們在閱讀中一項夢寐以求的技能。

有些人號稱自己一年讀了幾百本書,但是當你問他到底都讀了些什麼。他可能會一臉茫然地跟你說已經忘了。這種只追求量不追求質的讀書方式,在如今這個“為了夢想而讀書”的時代,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還讓自己每一次學習的機會變得毫無價值。就像大巖俊之為了從上市公司的銷售冠軍向獨立的創業者轉型,短短一年內閱讀了300多本書,吃了很多閱讀的苦頭,然而最終還是沒能夠很好吸收書中的知識,將書中內容徹底為自己所用。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巖俊之才不斷地總結閱讀經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通過自身豐富的閱讀經歷,創作了《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成功地為我們這些閱讀小白解決了閱讀路上的攔路虎。

“過目就忘”的人該如何練就“過目不忘”的本領呢



《實用性閱讀指南》主要從以下三點來教會我們牢記書本知識的閱讀秘訣:

1:明確閱讀目標,提高閱讀效率

不管你看的是什麼類型的書,當你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你要確定你的閱讀目標。

看到這,可能會有人問,我看書不就是為了看書裡面都寫了什麼嗎?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嗎?幹嘛還要浪費時間去確定閱讀的目標。又或者有人會直接來一句不知道,沒有目的。其實,像這樣漫無目的地讀書,效率是極其低下的。我們都知道,每一本書,不管是暢銷書,還是冷門到幾乎無人問津,放在角落裡積灰的書,裡面的內容肯定有不少的精彩之處,書中也不止描述某一個點的內容。這時候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從頭讀到尾,不僅花費大量的閱讀時間,更因為沒有側重點去記憶,大腦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去協助你更好地掌握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好比如你參加一個記憶遊戲,如果遊戲規則是讓你記憶房間裡有多少種顏色的氣球,數量有多少;當你進到遊戲室,赤橙紅綠青黃紫,啥顏色都有,一時間眼花繚亂,只能看到什麼記什麼;等到時間一到,開始統計顏色跟數量,可能這時候你眼前還是花花綠綠一大片,依稀也就記得大概有哪些顏色,至於什麼顏色對應的數量多少估計腦海裡還是一團漿糊。但是這時候如果規則是讓你進去數紅色氣球有多少個,你一進到房間,大腦立刻就會指揮你的眼睛盯向那些紅色的東西,刷刷刷幾下,你就完成任務了,很明顯地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節省了多少時間。

由此可見,當你明確了目標再去著手一件事是多麼重要。遊戲如此,工作如此,讀書也是如此。只有當你知道讀這本書是為了獲得什麼知識點,你才能更快、更高效地從中吸取相關的知識點,從而達到豐富你的知識庫的目的。


2:選擇20%的內容重點記憶,果斷捨棄剩下的80%

20%這個觀點主要是來源於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的財富定律,即“二八定律”說的: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大巖俊之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中著重強調了做讀書閱讀的時候只需要找到最重要的20%的內容,掌握了它們即可,剩下的80%就可以隨手擱置一旁了。很多人讀書的時候都是通篇從頭讀到尾,不管重不重要,對自己有沒有用,覺得好像不讀完這本書,就不算是看過這本書一樣。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每本書都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如何在一定的時間內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在閱讀過程中,大巖峻之提倡先瀏覽一遍書的目錄,序言,後記,然後選擇跟閱讀的目的相關的章節信息,做標記。再開始進行閱讀。

這樣不僅有利於我們側重點記憶所需內容,同時也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把自己的精力重點放在書中20%的內容當中,直接丟棄剩下的80%,要學會斷舍離,在有效的時間內掌握對自己有用的信息。而如何對這20%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記憶呢?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作者在這裡採用了做筆記的方法來輔助自己記憶。


  • 傳統筆記法。


即不怕弄髒書本,當您看到書上某個精彩的地方,或者觸發你的靈感,產生共鳴心理的時候,通過劃橫線,做旁註,通過文字記錄等方式寫下來,以便以後隨時查看;

“過目就忘”的人該如何練就“過目不忘”的本領呢


  • 思維導圖筆記法


思維導圖是創始人東尼·博贊通過將主體的關鍵詞與不同層級的內容用不同顏色、圖像等通過線、節點的連接形成一個整體而畫出來的思維工具。由於人的大腦對顏色,線條等天生就有比較強的感覺跟記憶,因此在製作思維導圖的時候通常都會用到彩色筆來突出重點節點的內容。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在紙上進行,同時也可以在電腦上,手機裡下載相關的思維導圖軟件。通過這種像樹狀一樣的圖案進行思維發散,把書中的內容濃縮到這個圖案中,分層次,結構,有條理地做筆記。如下圖作者看完某本書畫的思維導圖。

“過目就忘”的人該如何練就“過目不忘”的本領呢


每當我們看到需要的知識點,隨時在準備好的彩筆或者在電腦上畫結構框架,讓每個知識點產生關聯,做好摘要,分項羅列,並且隨時記錄看到某一處是的所思所想。發散思維,頭腦風暴,這些都有助於提升自己記憶書中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3:具體化目標,以行動檢驗“真理”

常言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像我們讀書,是為了讓我們能隨時隨地運用到書中的知識,在需要的時候腦海中能像電腦一樣快速把知識點調出來解決我們的疑問,而不是看完一本書就扔一邊去了。將書中的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工作當中,這才是我們閱讀的最終目的。那麼如何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呢? 大巖俊之通過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要將目標具體化,分成小塊,一步一步實踐。比如,我們想要知道圖書的寫作原則,那麼在閱讀《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的時候,就要先確定我們的閱讀目標是瞭解寫作的原則,然後再從書中選擇關於寫作原則的章節進行詳細的閱讀,用思維導圖做筆記,然後開始動筆,把學到的這些原則應用到文章中,讓自己的文章變得更有條理,內容更加豐富吸引人。


只有明確了讀書的目標,將目標具體化,並且開始行動,才能更好地牢記你看過的內容。《實用性閱讀指南》不僅僅教會我們掌握一本書的結構層次,製作思維導圖,更是教會我們如何從書本上設定行動目標,讓書中的內容得到應用,協助我們更好地記憶所需內容。相信只要你看過這本書,在以後的閱讀中,你都能牢記看過的內容,一年讀幾百本書也照樣能在叢書當中快速找到你所需要的知識。

歡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們留言交流,大家一起更好地解決這個“看過就忘”的疑難雜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