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单品,智能门锁从功能智能走向生态场景智能|智慧产品圈

伴随着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的浪潮,作为智能家居入口级产品的智能门锁爆发速度惊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00多家企业,2800多个品牌,2017年中国智能锁产量已近800万套。无数的传统机械锁生产企业、智能家居生态企业以及互联网智能硬件跨界企业都盯住了这块巨大的蛋糕,整个市场爆发在即。

通过对7月8日开始的第二十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上部分参展锁企的调研分析发现,智能门锁行业正迎来以下变化:

超越单品,智能门锁从功能智能走向生态场景智能|智慧产品圈

超越单品,智能门锁从功能智能走向生态场景智能|智慧产品圈

智能门锁的联动场景更加丰富,生态属性显现

作为智能家居入口级产品,智能门锁承载着家居便捷、安全的愿景。在安全方面,部分企业推出智能门锁与智能猫眼联动的功能,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远程监控,还可实现远程开锁,让大门变得更智慧更安全。当有快递、有亲朋好友上门而用户不在家或不方便起身开门时,可通过手机看清门外情况后,远程解锁。

超越单品,智能门锁从功能智能走向生态场景智能|智慧产品圈

超越单品,智能门锁从功能智能走向生态场景智能|智慧产品圈

图:斑点猫智能锁与智能猫眼联动模式

在便捷性考虑上,智能门锁与智能家居的联动也是一大趋势。如可以设置不同的时间点开锁对应不同的场景,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开锁之后窗帘会打开;下午五点之后到早上八点之前,开锁之后窗帘不会打开。

移康的智能锁与智能猫眼、可视门铃联动的智能门控系统,以及大华旗下乐橙的K5智能锁实现了可视对讲。

另外,跨界大厂商也在积极探索智能锁的各种联动场景,如在大华旗下的乐橙推出的家庭解决方案中,带有摄像头的智能门锁通过网关与室内的摄像头联动录制画面,实现监控、报警等功能,这或将成为未来智能门锁产业发展的一大模式。

超越单品,智能门锁从功能智能走向生态场景智能|智慧产品圈

乐橙智能锁

超越单品,智能门锁从功能智能走向生态场景智能|智慧产品圈

乐橙家庭解决方案(门锁与摄像头联动)

开锁方式多样化

根据不同场所及使用需求的不同,开锁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除了常规的钥匙、密码、刷卡、指纹识别、手机APP、虹膜、脸部识别外,指静脉、掌静脉、声波、二维码、微信程序等开锁方式也成为行业的一大创新。如黑龙指纹锁可直接通过微信小程序打开,省去了消费者下载APP的烦恼。

超越单品,智能门锁从功能智能走向生态场景智能|智慧产品圈

静脉识别开锁也成为了本届展会的关注焦点,比如东屋·世安静脉锁和奕诺的掌静脉智能锁,成功实现静脉设备小型化,使静脉技术成功应用于智能门锁,解决了当前智能门锁生物识别存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人群适用性等问题。

超越单品,智能门锁从功能智能走向生态场景智能|智慧产品圈

东屋·世安静脉锁V8

超越单品,智能门锁从功能智能走向生态场景智能|智慧产品圈

奕诺掌静脉智能锁

此外,奕诺、汇泰龙等多个锁企推出了带有红外感应的人脸锁识别智能锁,无需手动唤醒,人靠近便能通过红外感应自动触发人脸识别解锁。

相对于传统的钥匙开锁方式,智能门锁的多样化开锁方式满足了消费者便捷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安全隐患。

厂家对于智能锁的安全意识在增强

在目前鱼龙混杂的市场上,部分企业为了寻求高利润,一味追求锁的外观设计,忽略了芯片、识别方式等安全的要求,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如人脸识别方式此前被爆出双胞胎互相开锁、打印的照片也可开锁等新闻。

为了增加智能锁整体安全性,部分锁企对于识别方式也做了创新化改变。比如曼亚对于人脸识别方式进行重新定义,采用3D摄像头,将人体脸部骨骼做对比,有别于基于面部轮廓识别,规避了长相相似而开锁的可能性,增加了识别方式的安全性。

超越单品,智能门锁从功能智能走向生态场景智能|智慧产品圈

曼亚人脸识别锁

对于密码门锁的安全性,一些厂家同样做了一些安全防护设计,打开密码面板滑盖后,面板上随机点亮2个数字灯,使人很难看清面板上的指纹印记,防止通过面板上指纹印记破解密码。

除此之外,部分企业通过加入报警系统、改变指纹模块在智能门锁的位置等方式,增加锁体本身的安全性。

结语

从展会现状来看,智能门锁行业乱象丛生,同质化产品过多,很多企业的创新意识薄弱,一味随波逐流。现在的智能门锁市场类似于2010-2011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山寨、贴牌者太多,行业需要大洗牌。目前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无领军品牌,这也是行业的一大机遇。

随着智能门锁市场蛋糕越做越大,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部分锁企如果研发实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够,不妨找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细分市场做精,如专注于高端门锁、别墅门锁、玻璃门锁等。可以预料的是,未来随着行业标准落地实施,品牌和产品竞争力将成为重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