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原创: 醍醐 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 醍醐 3天前

这是来自喜马拉雅的

第 803 份礼物

●●●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当人们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们会如何度过最后的时光呢?

纪录片《生命里》就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在前段时间很受追捧,但在这里,我们不想用豆瓣高分以及点击播放量,来为这部片子背书,只希望这部安安静静的片子,能给你带来一点感触就好。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故事从上海一家舒缓疗护病房区开始。住在这里面的病人,都是生命所剩时间,大多不超过三个月的癌症晚期患者,他们就是那些所谓“等待死亡的人”。

死亡,是这里不可避免的话题。有人坦然接受,也有人始终没有勇气面对。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有位刚住进来,旁边临床就去世的老先生说什么也不愿意继续在这里住下去:“这里根本不是医院!医院是救人的,但我刚进来,隔壁床的人就没了!”

要知道,这里曾经一年收治204人,死亡185人。也就是说,每两天会有一位患者去世。


但似乎更多的人,已经有了某种自觉,安然地躺在自己的一塌病床上。在这里,平静而有尊严地告别尘世。即便是这样,他们内心深处,也有最柔软,最牵挂的记忆。

●●●

“我想亲眼看到女儿结婚。”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陈晓军,结肠癌肺骨转移,入院时被判定还有一个月的生命。

入住的时候,陈晓军还能自己走几步路,但是没几天就一步都走不了了,他的病症到最后阶段就是这样。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再站起来走动,想着有一天能够看着女儿走入婚姻殿堂。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女儿为陈晓军刮胡子


陈晓军的女儿经常来这里照看他,谈及女儿的时候,陈晓军说:“我就一个女儿,她生下来到现在,30多岁的人了,没考虑过自己,只考虑父母……”话还没说完,陈晓军就已泣不成声。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提起女儿,陈晓军几度哽咽

一个父亲,生命最后一刻,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女儿。在最后立遗嘱的时候,陈晓军将自己全部的财产留给了女儿,并且特意添加了说明:财产与男方家人无关。在签字确认的时候,陈晓军极力保持着清醒,并在遗嘱上颤颤巍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陈晓军把财产都给了女儿

这或许是作为一个父亲,最后能为女儿做的考虑吧。可惜陈晓军也并没有等到女儿出嫁的那天,在他入住的第25天,离开了人世。

●●●

“我曾想过自杀,但舍不得孩子。”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鲁胜兰,乳腺癌,已经患病五年。

不想死在女儿的家里,于是就在舒缓疗护病房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月。

入住没两天,老太太旁边病床的人就离世了。不像是有些病人的抗拒,老太太一点儿也不在乎,并说自己没有任何压力,一切顺其自然,接受现实。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每当回忆起年轻时的事情,老太太对新疆的经历念念不忘。

“新疆最好的时候是七到九月,那时候麦子熟了,有白面吃。新疆的瓜实在是好吃,吃哈密瓜的时候就像是吹口琴一样‘呜呜呜’地吹过去。吃了那边的瓜果,我回来上海好几年都不吃瓜。”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这么好心态的老人,其实也曾经想过自杀。但是最后想想,还是舍不得孩子。尽管那时候老人的儿子、女儿都已经40多岁,但是不管孩子多大,永远都是妈妈的心头肉,永远都舍不得。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在这个病房里,老太太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个春节。一家老小,带着家里做好的菜,围坐在病床边,举着杯子说“新年快乐”。

●●●

“当年是我追的她。”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汪明昌,胃癌晚期。老爷子心态特别好。

护士对汪明昌入院评价是这样的:

“病人对自己的病情知晓,已做好死亡准备,安排好了后事。并交代医院不要为自己进行任何积极抢救和治疗,不希望没有质量地活着。”

简单几句,就能看出这是一个豁达的老人。老爷子也的确很注重自己的生活的质感。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义工、志愿者来看汪明昌的时候,

老爷子没有可以给孩子们的礼物,就给大家吹了一曲


老爷子喜欢乐器,经常拿出自己的葫芦丝吹曲子给大家听,手指不太活络的时候,就用手机放曲子自己听。

没生病的时候,老人每周都会与老伴去益民百货公司楼上吃早茶。生病后,早茶改成了午茶,但还是要吃吃点心,大家聊聊天。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说起老伴儿,老爷子回想起了当初两人相识相恋的故事。

“我追的她。”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护士在问到老爷子爱人的时候,

老爷子给老太太隔空点了个赞


1956年,年轻的汪明昌初中毕业进厂工作。那时候他在厂部,老太太是车间的。年轻的时候,老太太算是很漂亮的。每次汪明昌去车间检查工作的时候,就要去她那里再转一转,上前搭讪:还好吗?

“那个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借口。”提起往事的时候,老爷子笑得很温柔。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死亡终究是这里绕不过去的话题,对于死亡,老爷子同样看得很开。

“人固有一死,死了之后,一切从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不收人家葬礼费。现在墓地很贵,海葬我也没有问题。”

当老爷子说要写遗嘱的时候,老太太却不让写。“她说,死了不是你讲了算的,我也不做声了。”

●●●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这里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病患们来来回回,生死之间,似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老太太耳朵不太好,女儿贴在妈妈的耳朵边,

一遍遍地回答着妈妈的问题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女儿们拿来老照片给老太太看,

有一张老人60多岁时照的照片,

那是她买了新衣后马上穿上照的,

这是老人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说起女儿,老人说,不用自己夸,

街坊邻居都知道自家孩子翻天的好。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王学文是入住时间最长的一位,他曾在这儿过过两个生日,

有位义工送过王学文一只左眼受伤的乌龟,

这让左眼因病障碍的王学文很喜欢,

或许就是这样的陪伴,让他能够支撑起对生命的热情。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最后一刻的温柔:他们这样离开世界


这位老人身患6个癌,躺在病床上

对自己看大的孙子说“你的病奶奶全包掉”;

老人生前想把唯一还能“用”的眼角膜捐出,

但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

许多人教过我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怎么和世界和平相处,《生命里》第一次教了我们,怎样离开这个世界。

只有知道了死亡,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