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到訪北京大學,基辛格說了啥?

第六次到訪北京大學,基辛格說了啥?

昨天(8)晚上,再次來華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問了北京大學,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已是第六次來到北大。與學生對話時,提及“中美是否有可能在應對如難民、氣候變化等全球問題時進行合作”這一話題,基辛格認為,中美應加強對話,基於共同利益開展合作。

當晚,北京大學校長郝平會見了基辛格,隨後,基辛格與北大學生座談。基辛格表示,非常高興來到北京大學與學生對話,並回顧了過去十餘年來與北大的情誼。他說,1971年,他首次來到中國,那時對中國知之甚少,近50年後的今天,他成為中國的常客,並與中國朋友共事,這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北大國際關係學院的20多名學生參加了座談會,並踴躍向基辛格提問。在回答“如何突破由於政治問題過於宏大而產生距離感”以及“如何構建國際政治的學習框架”的問題時,基辛格與學生們分享了他移民、參軍的經歷。他說,正是由於這樣複雜的人生經歷,他得以見到國際關係的許多方面。在他看來,國際政治並非停留在理論,更多的是實踐,學生在學習時也不應只關注理論。

在談到“中美是否有可能在應對如難民、氣候變化等全球問題時進行合作”這一問題時,基辛格說,中美應該加強對話,基於共同利益開展合作。在原定問答環節即將結束時,仍然有許多學生希望獲得提問機會,95歲高齡的基辛格主動提出再增加兩個提問機會。在回答“中美有怎樣的新型國際關係”時,他認為外交部門應該積極發揮作用、彼此之間增進聯繫和交流,而北大學生更應擔負起這樣的國際責任。

第六次到訪北京大學,基辛格說了啥?

基辛格是北大的老朋友,與北大淵源頗深,此前曾五次到訪北京大學。2001年和2005年,基辛格博士兩次來到北京大學,與國際關係學院的學子對話交流。2006年10月,基辛格接受北京大學名譽博士學位並向北大學生髮表演講。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他第四次到訪北大,作為主旨發言嘉賓出席北大舉辦的奧運官方文化活動“2008奧運•冠軍論壇”。基辛格曾稱讚,北大青年學子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1年12月,時任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出訪美國時,曾率領北大代表團拜訪基辛格;2012年1月15日下午,朱善璐在國際俱樂部飯店公寓樓外交廳與基辛格會面。當時,基辛格談到,一生多次訪問中國,中國人民的友好和真誠讓自己深受感動。他說,自己與北京大學有著深厚的感情,過去幾年每次訪問中國,他都希望和北大學生見面,每次都能學到很多東西。

基辛格於1973年至1977年出任美國國務卿。1971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基辛格作為總統特使秘密訪問中國,為尼克松總統1972年對中國的“破冰之旅”鋪平了道路,也為啟動中美關係正常化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2011年,年近九旬的他在美國出版新書《論中國》(On China),這本書首次以專著形式系統地總結了基辛格與中國40年的深入交往,闡述他對中國的見解以及對中美關係的現實思考。

北京大學供圖

記者: 任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