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之地,薪火相承

北京大學畢業生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放棄了大城市的優厚待遇,選擇紮根在祖國最需要的基層和西部地區,用智慧才幹奉獻地方熱土,用理想信念鑄就不悔初心。他們,就是北京大學選調生。

目前,北京大學選調生規模已近2000人,遍及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於這群選擇天南地北的熱血青年,母校始終牽掛著他們。2019年10月,北京大學邀請畢業後赴西部地區的72名選調生代表回校,用一週的時間重現了“博雅塔下好讀書”的時光,讓選調生的實踐再與理論相結合——這次培訓是我國高校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成系統的選調生返校培訓,得到了地方組織部門的大力支持,被稱為“薪火班”一期。

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本期校報讓我們走近這次初心之行,走近這群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個人最大能量的年輕人。

“孩子現在叫我‘阿姨’”

2016年,國際關係學院的石靜茹碩士畢業,選擇奔赴西藏拉薩。在此之前,石靜茹已經從旁人那裡碰了“一鼻子灰”,大家都在勸她三思而後行。然而,她還是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青藏高原。

在拉薩基層的3年裡,她幹過扶貧、信訪、巡察、統計、水利、安監,經歷過兩次村兩委換屆選舉,可以說已經鍛造成一塊萬能的“革命磚”。但談及這段經歷,堅強的四川妹子在座談會落淚了——繁雜的工作讓她迅速成長進步,但也給她的家庭生活留下了遺憾。年僅1歲半的幼女一直不在身邊,在孩子高燒40度住院的時候,她才回去看望。平時母女倆經常視頻,可孩子只管她叫“阿姨”。石靜茹說,在西藏,夫妻分居兩地、子女不在身邊的情況比比皆是,但每一個人都“義無反顧”地來到,紮根於此並持續地發光發熱。“為了西藏的今天和明天,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

鞠煒奇2016年畢業於深圳研究生院,首批雲南選調生,目前就職於省發改委,2017年3月主動赴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拖頂傈僳族鄉扶貧至今。座談會上,鞠煒奇分享了一個“爬山”的故事。2017年8月16日,駐村發生暴雨山洪,出現塌方和泥石流十餘處,考慮到學生的安全不方便召集起來集中宣講安全警示和教育政策,他17日上午開始爬山,一家一家地走訪高中以上學生家庭。走到一段仍在下滑泥石流的山路時,他一條腿陷了進去,“泥漿很快就蓋住了我的膝蓋,我努力抬腿想走下一步卻發現腿拔不出來了,而上方的碎石仍然在滑落,那個時候是我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所幸,掙扎數次之後,鞠煒奇脫離了泥沼,他的鞋卻再也沒能撿回來。鞠煒奇說,自己也曾經是個危難險境繞著走的人,但駐村的時間越長,經歷越豐富,對生命的認知也變得“堅韌”起來——“那個時候除了求生的本能,真的是有一種沉浸在心的責任感在支撐,這樣的支撐也給了我日常工作以持久的定力。”鞠煒奇分享道。

返校培訓座談會上,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各有一名代表分享基層經歷,一個個感人瞬間也是2000名北大選調生日常生活的縮影。儘管辛苦和繁雜是工作常態,但“雙腳踩在堅實的中國大地上所收穫的那種充實感”,卻是學生時代從來沒有體驗過的。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北大課堂給予了選調生紮實的理論知識儲備,而北大精神,則一直鼓舞著選調生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踐行愛國初心。

實踐過後的理論昇華

作為高校首次,“薪火班”一期並沒有現成的“石頭”可以“摸著過河”。三家發起單位——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生院,在梳理各自優勢的基礎上充分整合資源,分別承擔了培訓組織、課程設計、師資邀請等工作,具體安排著實花費了一番心血。

“選調生畢業多年已具有一定實踐基礎,因此反覆商榷後,這次培訓‘主抓理論’,以講座形式邀請了12位各領域的知名專家授課。培訓期間,我們組織學員到校史館、沙灘紅樓、香山革命紀念館等地現場教學,讓選調生重溫北大人寶貴的精神傳統。此外,還特別安排了交流互動、素質拓展等,進一步加強選調生的工作交流和情感聯繫。” 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相關負責老師告訴記者。

在“薪火班”一期的培訓手冊上,記者看到了這樣一份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10月9日-13日短短5天的時間裡,學員們每天早、中、晚都有相應的課程安排。8次理論課程、4次現場教學、2次交流討論——“回爐再造”的選調生在母校度過了頗為緊張忙碌的時光。

國際關係學院潘維教授、新聞與傳播學院程曼麗教授、社會學系邱澤奇教授,分別主持了“基層治理的實踐與思考”的小班專題討論,為學員們從不同視角帶來關於基層治理現實案例最深刻的理論解讀。主辦方發出授課邀請的時候,潘維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他非常樂意為這些選擇到一線鍛鍊實踐的學子授課。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州阿克陶縣縣委常委、皮拉勒鄉黨委書記的鐘梓歐是國際關係學院畢業生,潘維至今還記得他論文答辯時的情景。“這個孩子的經歷讓我感動,他經歷了南疆由亂到治驚心動魄的全過程,三分之一的時間住在維族群眾家裡,學會了當地語言,真心實意地將根紮在那裡。北大選調生是好樣的,有這樣心中裝著祖國和人民的好學生,我們做老師的,是驕傲的!”潘維動情地告訴記者。

經濟學院教授王曙光為學員們講授的是《中國扶貧戰略轉型與鄉村振興》。他告訴記者,脫貧攻堅是解決當前中國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突破口,選調生在基層接觸最多的就是減貧、扶貧,這個題目也正貼合他們工作所需。王曙光曾組織多次扶貧調研,幾乎走遍全中國,與以往的教學經歷相比,為選調生授課讓王曙光享受到了交流的“樂趣”。在課堂上,師生很容易產生思想的碰撞與共鳴,“同學們熱情特別高,不僅告訴我扶貧工作的感受和經驗,也會和我交流他們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少選調生已經主政一方,你給他講新理念或新模式,一旦對思想認識產生觸動,那麼就可能付諸實踐,從而影響一方百姓、改善一方面貌。”王曙光欣慰地表示。

牢記使命,薪火相傳

“薪火班”一期受到了北大黨委高度重視,黨委書記邱水平出席交流座談會,黨委常務副書記於鴻君出席開班儀式,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葉靜漪出席結業儀式。座談會上,邱水平聽取了12位選調生代表的彙報,並一一點評,他還和選調生們分享了自己在基層工作時的經歷,勉勵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奮鬥成為北大選調生永遠的青春宣言。臨行臨別,邱水平叮囑選調生要堅定信念,提高政治站位;要堅持學習,苦練過硬本領;要堅守底線,增強鬥爭精神、擔當精神和創新精神;堅守初心,紮根基層西部。

牢記使命,薪火相傳。北京大學始終高度重視向基層和西部地區輸送優秀畢業生,將其作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落實而常抓不懈。多年來,一批又一批有著強烈家國情懷的北大人到祖國建設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地區貢獻力量,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湧現出了獲評“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的莫鋒,工作成果被國務院扶貧辦納入“全國精準扶貧成功典型案例”的陳俊,被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的逯嚮明,入選全國大學生就業創業典型人物的鄭明鳳等紮根基層先進典型。

經過多年探索,北京大學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引導學生基層就業,已經形成一整套完善工作機制,實現不僅“扶上馬”,而且“送一程”,並且“關懷一輩子”。第一課堂中,研究生院啟動“基層治理”證書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正式發佈公共管理碩士(扶貧治理)研究生項目;深入基層“薪火計劃”實施以來,已邀請選調生返校舉辦數十場“我在祖國基層”報告會,推動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進展。第二課堂中,學校將基層就業培養關口前移,連續舉辦“知行計劃”地方黨政機關暑期見習實踐,與“鴻雁計劃”、“力行計劃”共同建構了實踐育人工作體系,通過深入一線,提升了學生的政治素質、行政水平和實踐能力。學校還重視網絡這個“第三課堂”,技術層面對“北大選調生”微信公眾號進行二次技術開發,對在校生實現招錄信息精準投遞,對畢業生實現成長情況準確跟蹤,內容層面2018年和2019年連續推出反映選調生工作生活的專題片,使得青年榜樣不僅躍然紙上,而且躍然影上。

多年來,一批又一批政治素質堅定、道德品行良好、學習能力突出的北大人,帶著母校的關懷,紮根於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賡續前行,不悔初心。“我們定將不負青春、不辱使命,自覺做到珍惜機會,紮實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所有的力量!”“薪火班”一期學員、新疆選調生肉孜買買提的“畢業感言”也道出了全體北大選調生的心聲。

北京大學選調生|初心之地,薪火相承

黨委書記邱水平與“薪火班”一期座談

北京大學選調生|初心之地,薪火相承

學員在沙灘紅樓重溫入黨誓詞


信息來源:北京大學校報記者 燕元 王滿意

排版:至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