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醫療打造健康生態,政府、醫院、第三方機構一個都不能少

2016年的今天,誰家不來個品牌聯合、跨界合作,都不好意思說在互聯網圈子混過。但在諸多跨界聯合的案例中,有的是為了利用雙方流量來將品牌聲勢擴大,有的則是利用雙方各自優勢來彌補自身的短板。在互聯網醫療這個還未成熟的市場當中,各個互聯網公司都在使用著自身的方法搶佔著先機。百度醫療作為最先深耕移動醫療行業的“領軍者”,也在用自身的方式探索著中國式的移動醫療發展之道。

對於百度醫療來說,“牽手”成為其最重要的發展策略之一,即通過與政府、醫院、醫生或者其他機構的聯合,來讓自己“變輕”,經營成本“變低”,更重要的是利用自身與合作機構的優勢,來相互彌補,從而縮短醫患鴻溝,迅速打開醫療市場,搶佔先機。

聯手政府踐行中國式發展

移動互聯網醫療作為一項新興的事物,想要在中國取得發展,必須要藉助政府的力量,站在輿論與政策的制高點。百度醫療也看到了這一點,便在誕生之日起與各個地方政府積極洽談,並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

目前,武漢、貴州、天津、深圳等多個省市政府已經與百度醫療達成了深度合作,旨在通過使用互聯網的技術來降低各個地區人民的就醫成本,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百度擁有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最為前沿的互聯網技術和強大的流量入口優勢,加之政府的協調與支持,能夠更好的來為患者提供服務。

無論是政府還是百度,其實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通過新興的技術來讓患者就醫更加輕鬆與便捷。也正是擁有著同樣一個目的,才能夠讓諸多省市政府“敞開心扉”來與企業合作。目前,百度醫療已經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

中國的國情是以公立醫院資源為主的醫療體系,但由於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大部分優質醫療資源都集中在了一線城市,就醫難的問題日漸突出,患者想要看一次病需要長途奔波,勞民傷財。百度醫療與各大醫院、醫生聯手的目的,便是想通過平臺的優勢,將醫療醫院分配的更加平衡,當公眾需要醫療服務時,通過互聯網技術的輔助,能夠迅速尋找到自己想要就診的醫院和醫生。

目前,百度醫療已經覆蓋了10000家公立醫院和33.6萬名的公立醫院醫生,彙集包括北京301醫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在內的全國知名三甲醫院資源,累積服務用戶數超過四百萬。作為一個互聯網信息平臺,百度醫療的目的便是打造一個更加公平與安全的醫療環境,讓優質醫療資源的分配變的更加合理。

在一些重大疾病上,百度醫療更是聯合了諸多公立醫院的權威專家來為患者服務。就拿百度醫生推出的肺癌全流程服務來說,能夠更好的幫助肺癌患者降低就醫成本,只需要權威專家在線來為患者制定一整套的個性化診療方案,患者便可以在基層就診,大大降低了患者奔赴北上廣等地就醫的心理壓力和身體勞累。

第三方機構一個不能少

除了政府、醫院和醫生之外,百度醫療更是聯手諸多第三方機構,來積極探索更加創新的服務模式。科技公司、手機、社區等等,簡直一個都不能少。

一個巴掌拍不響,百度醫療也深知這個道理。為了能夠打造更加縱深的移動醫療體系,百度醫療選擇與眾多在互聯網醫療行業有所建樹的科技公司,利用各自的優勢打造更加完善的醫療生態。就拿百度與桃谷科技和樂辰科技的合作來說,前者旨在拓展更加豐富的公立醫院合作資源,後者則是為了更加深入社區,下沉互聯網醫療資源。

除了互聯網公司之外,百度醫療還與養生堂健康手機合作,內置百度醫生APP,將產品更好的推向中老年人群。百度貼吧與全國12320管理中心啟動健康科普信息指導試點合作,將更加優質的科普信息推送給網友。百度醫療、中國搜索、百科名醫共同發起“權威醫學科普傳播網絡平臺”,創新性的將優質內容與優質服務相結合。

依託自身強大的入口優勢和人工智能技術,百度醫療多次“牽手”成功,建立起了更加完善的醫療生態服務體系。這種“生態聯盟”的方式,使得每一個合作伙伴都以主人翁的角色參與其中,能夠更好的發揮自身優勢,來最終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百度與傳統醫療的深度融合,與政府良好互動,與第三方機構友好合作,加之對醫療行業更加垂直深入的探索,未來勢必會更好的為中國居民的健康帶來更大的福祉,讓醫療變的更加智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