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根在內黃,顓頊帝嚳內黃建都有據可考

華夏民族根在內黃,顓頊帝嚳內黃建都有據可考

顓頊帝嚳二帝陵

早在4000多年前,位於漳河南岸的安陽市內黃縣曾是一片植被茂盛、土壤肥沃的地方,很早就有先民在此活動,遠古時代“五帝”中的顓頊、帝嚳,先後在帝丘(內黃東南)、亳城建都。

自此,安陽這塊土地,不但見證了洹河兩岸殷商王朝興衰之全過程,而且前承三皇五帝之美麗傳說,後啟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之後續王朝,造就了安陽曆史上的一次次輝煌,彰顯著古都安陽的厚重歷史文明。

顓頊帝嚳的美麗傳說

顓頊、帝嚳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

太史公《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顓頊高陽氏,為五帝中的第二個帝王……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顓頊自幼才智超人,15歲佐帝政,20歲即帝位,在位78年,享年98歲。

傳說顓頊為帝時,做了四件大事,即:交識夏、夷眾多部落而結成聯盟,促進了民族團結;敗共工氏於濮陽,使漢民族在黃河流域得以定居;改革原始宗教,使上古社會趨向安定;制定了中國最早的歷法,即《顓頊歷》。

顓頊的轄區非常大,據《淮南子·時則訓》載:“北方之極,顓頊、元冥(元冥又叫玄冥,是管北方的水正官)之所司者萬二千里。”

顓頊是傳說中的神化人物。據傳內黃西南一帶有個黃水怪,經常口吐黃水淹沒農田、沖毀房屋。顓頊聽說後就決心降服它,可黃水怪神通廣大,與之激戰九九八十一天不分勝敗。顓頊便上天求女媧幫忙,女媧借來天王寶劍交給顓頊並教他使用方法。顓頊用天王寶劍打敗了黃水怪。為了給人間造福,他用天王劍把大沙崗變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劍在山旁劃一道河,取名硝河。從此這裡有山有水,林茂糧豐,人們過上了好日子。在當地人民心中,顓頊被尊稱為“高王爺”。

華夏民族根在內黃,顓頊帝嚳內黃建都有據可考

顓頊陵(位於帝嚳陵東側)

帝嚳高辛氏,則是“五帝”中的第三個帝王,他15歲佐帝政於顓頊,30歲即帝位,在位70餘載,享年105歲。《史記》稱之為“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

傳說帝嚳有四妃,長妃叫姜原。相傳姜原在孃家時,因出外踏上巨人腳印而懷孕,因無夫生子,所以把生下的孩子三次棄於深巷、荒林與寒冰上,均得牛羊虎豹百鳥保護不死,所以起名叫“棄”,後來長大喜歡農藝,教人種五穀,被尊為后稷,成為周民族的祖先。次妃簡狄。相傳簡狄在孃家與其妹子建疵在春分時到玄池溫泉洗浴,有燕子飛過,留下一卵,被簡狄吞吃,後懷孕生契,便是商族的祖先。三妃慶都,相傳生於鬥維之野(大概在今河北省薊縣),被陳鋒氏婦人收養,陳鋒氏死後又被尹長孺收養。後慶都隨養父尹長孺到今濮陽來。因慶都頭上始終覆蓋一朵黃雲,被認為奇女,帝嚳母聞之,勸帝嚳納為妃,後生堯。四妃常儀,聰明美麗,髮長垂足,先生一女叫帝女,後生一子叫摯。摯與堯都繼承了王位,作了帝王。

華夏民族根在內黃,顓頊帝嚳內黃建都有據可考

帝嚳陵(位於顓頊陵西側)

顓頊帝嚳建都內黃

二帝陵,位於內黃縣城東南30公里三楊莊村西,傳說是顓頊、帝嚳兩個帝王的陵墓而得名。當地長者告訴記者,因為顓頊封號於高陽(今河南省杞縣),號稱高陽氏;帝嚳封號於高辛(今河南省商丘縣),號稱高辛氏,所以,當地群眾又稱這裡為高王廟。

顓頊、帝嚳二帝死後為何會選擇相繼葬身於此,二帝與內黃有著怎樣的淵源?要解開這些疑團,還須從帝丘、亳城兩個地名入手探尋答案。

內黃縣梁莊鄉大城村位於內黃縣城南30公里,是一個隱藏於萬畝槐林中的普通村莊,而據考證這裡就是顓頊建都的帝丘城遺址。為了一睹帝丘城遺址真面目,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記者專門探訪了梁莊鄉大城村。村西一道殘存的城牆半掩半露橫亙在沙土中,村民告訴記者,這就是殘存的帝丘城古城牆。

據村民講,在古城遺址西北地曾發現過大量漢以前的磚、瓦、陶片,城牆夯土層面還發現紅色陶片。該城中央有後人建一座城隍廟,廟內有十幾通石碑,其中有一通清康熙年間的修廟記事石碑,載有“大城村乃故頓丘、衛邑”等字樣。大城村東南一華里的牡丹街村,據傳曾為帝丘一座御花園,後因牡丹花而成村名。

顓頊在位78年,享年98歲,葬於高陽氏的聖地附近——顓頊陵在“頓丘城(今清豐縣東南部)南廣陽裡,大冢是也”(《水經注·淇水》)、“東郡濮陽頓丘城門外廣陽裡”(《史記·五帝本紀·集解》)。

歷史上,對於顓頊建都帝丘,即今內黃縣梁莊鄉大城村的觀點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對於“帝嚳建都於亳”,亳究竟是何地,卻存在很大的爭議。一種觀點認為:亳即今內黃亳城;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亳在洛陽偃師;更有觀點認為,亳是現在的安徽亳城。那麼,“帝嚳建都於亳”中的亳究竟是哪兒呢,安陽本地的史學研究者,查閱大量史料後,一致認為此亳即為內黃亳城。

亳城遺址,位於內黃縣城西南12公里。帝嚳建都於亳,歷年70餘載。公元前1600年“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也建都於此,歷五代十王,約201年。《內黃縣誌》卷首十二景圖有“亳城遠眺”,曰“憑高遠望,想見殷土之茫茫”。亳城南城門上的一塊“古亳都”和北城門上的一塊“古商都”碑刻尚存,說明帝嚳都亳為“古亳都”,“湯始居亳”為商都,故稱“古商都”。

商的始祖是契,我們從“玄鳥生商”的傳說故事中可以得知,契的母親是帝嚳次妃簡狄,帝嚳是契的父親。《史記·殷本紀》雲:契因協助大禹治理洪水有功而“封於商”。商在何地?從考古發現,先商活動中心在漳水流域,漳水古稱滴水。《夏商史稿》雲:“契封於商,這個‘商’,就是‘滴’的同音字。‘滴’是水名,故從水,商聲。此字去‘水’,則為‘商’,因此,如稱水之名則為‘滴’水,稱族之名則為‘商’族或‘商’人。商族之名,由‘滴’而起,這就是商族的來源。”

帝嚳都亳,即今內黃的亳城,古時位於黃河東岸,帝嚳之子契協助大禹治水,正是在這一帶採取堵導並舉的方法,將黃河水北流於鄴東,匯滴水(今漳河),北流入海。契治水有功,帝舜便將這一帶封給了契,取滴水音,名曰商。商丘在商代稱宋,沒有發現先商活動遺蹟。鄭州以南以西為夏族活動地區,所以,帝嚳遷都於偃師西亳是不可能的。

岑仲勉《黃河變遷史》曰:“《皇覽》稱:‘帝嚳冢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亳陰野中……頓丘在今清豐西南二十五里’,正與內黃東南相接,野稱亳陰,相信因亳城而得名。《皇覽》輯於三國時代,由此知‘亳陰’‘亳城’的名稱最遲起於東漢;即是說,內黃亳城之歷史,比南亳(今商丘)還要早。”

亳城距帝丘17公里,帝丘在東南,亳城在西北,顓頊陵在二城之間鮒魚禺山,所以帝嚳死後也葬鮒魚禺山,故稱“二帝陵”。如果帝嚳都南亳商丘或西亳偃師,死後應當不會葬在內黃“二帝陵”,這是最有力的佐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