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炎帝東夷向黃帝后裔復仇之戰的開始

在打敗共同的敵人蚩尤之前,黃帝部落擊敗炎帝部落並結為聯盟,但在這場聯盟中,黃帝始終佔據著主動的地位。炎帝則以敗軍之將的身份,甘居於黃帝之下。
但炎帝部落的其它輔佐干將,包括炎帝的後代,不服氣的肯定大有人在。顓頊和共工的大戰正是這種鬥爭的延續。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炎帝東夷向黃帝后裔復仇之戰的開始

炎黃二帝

顓頊是黃帝次子昌意的兒子,生於若水,號高陽氏,居住在今河南濮陽附近。他聰明有智謀,征服了周邊的很多部落,其統治的領域北到河北,南到南嶺,西至甘肅一帶,東到東海。顓頊主政時氏族制已經解體,由母系社會步入了父系社會,他規定婦女在路上遇見男人必迴避,不然要拉到十字大街示眾,還規定兄妹不準結婚等。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炎帝東夷向黃帝后裔復仇之戰的開始

顓頊雕像

共工氏則是另一個部落,因居共(河南輝縣),以共水得名,是東夷族炎帝的後裔。傳說其首領共工人首蛇身,長著滿頭的赤發,他的坐騎是兩條龍。由於該地在古黃河從西轉向東北流的北岸,經常洪水氾濫,共工部落世代與水作鬥爭,並積累了非常多的治水經驗。而且共工部落發明了很多水利科技比如築堤蓄水,對農耕業有很多的促進,他是炎帝神農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貢獻的人。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炎帝東夷向黃帝后裔復仇之戰的開始

共工治水

關於兩者爭鬥的原因有幾種說法,以這種說法最為合理:顓頊對共工自作主張改造水利的方式頗為不滿,認為其並沒有徵詢自己的意見。毫無疑問這激怒了共工,而且對領袖地位覬覦已久的共工也有意向顓頊發起挑戰,企圖一舉擊敗顓頊洗刷祖上的恥辱,恢復東夷苗裔的榮耀,於是他反控顓頊推行男尊女卑的制度不合理。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炎帝東夷向黃帝后裔復仇之戰的開始

顓頊戰共工

一場大戰不可避免,在4500年前,雙方各自集結自己的擁護者,終於開啟了這場驚天動地的戰爭。從戰鬥力來講,共工應該更勝一籌。但顓頊的政治號召力更強,得到了更多部落的支持。交戰之後,共工的部下越殺越少, 一路潰逃輾轉殺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就是今天的帕米爾高原附近,身邊僅剩一十三騎。共工知道自己敗局已定,舉目望見撐天的巨柱不周山,面對顓頊部隊包圍,共工在絕望中一個獅子甩頭,將不周山攔腰撞斷。顓頊見共工如此兇猛,最終合力將其殺掉,東夷苗裔再次遭到失敗。誰料到天柱一斷,宇宙卻出現了日月更替、百川歸海的異像。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炎帝東夷向黃帝后裔復仇之戰的開始

共工怒觸不周山

共工之子勾龍見父親闖下大禍,為彌補過錯,將九州大地被震開的裂縫一一填平。顓頊見狀,便封他為 " 后土 " ,讓他丈量並掌管土地,皇天后土便是來源於此(皇天指的是昊天大帝)。然而,身為東夷族的炎帝部落,骨子裡天生就有不屈服的基因,此時只是暫時的蟄伏,他們與黃帝后裔鬥爭將在今後的數千年裡貫穿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