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之首黃帝,自幼便是史上少有的神童,稱帝后思想更是十分超前

五帝之首黃帝,自幼便是史上少有的神童,稱帝后思想更是十分超前

黃帝,本姓公孫,是少典的兒子,名叫軒轅。

相傳黃帝出生剛兩個多月,便能說話。

自幼黃帝便頗有才氣,口才更是一流,是歷史上少有的神童。長大後,更是行事果敢,聰穎過人。

20歲時,黃帝已經博才多學,能辨別黑白了。

黃帝所生活的時代,正值神農氏統治的衰落時期。

當時,四處兵伐征戰,百姓飽受戰爭之苦,神農氏沒有能力征服四眾。

於是,黃帝不得不動用武力,討伐那些愛生事端的諸侯,但凡出兵必會大獲全勝。

一來二去,諸侯們不得不跑來歸順於黃帝。

只是還有一位諸侯,誓死不願歸順,他就是蚩尤,擁有十分強大的武力。

當時,炎帝、黃帝、四方諸侯三分天下,不過由於諸侯們都選擇投靠黃帝,只有蚩尤不從。

所以局勢仍然是三分天下,只是改為炎帝、黃帝、蚩尤三分天下罷了。

黃帝一直堅持實行寬厚仁愛的政策,一邊給歸順的諸侯和百姓規劃土地,教導他們根據土地的情況,適時播種耕耘,讓人們安居樂業;一邊整頓軍隊,整日練兵,大戰炎帝。經過幾番艱苦的戰鬥,終於打敗了炎帝。

可是此時,兇暴的蚩尤不服從黃帝的命令,仍然興兵作亂。

黃帝命令各地諸侯各率軍隊,匯合起來,組成聯軍,和蚩尤在涿鹿的荒野上展開大戰。

雙方都集中了全部兵力,經過長時期的對峙和激烈戰爭,黃帝的軍隊最終擒獲並處死了蚩尤。

戰事過後,天下太平。各方諸侯一致擁戴黃帝為盟主。

於是軒轅取代神農氏,統治天下,從此稱為黃帝。

五帝之首黃帝,自幼便是史上少有的神童,稱帝后思想更是十分超前

黃帝登基後,偶爾也會遭遇逆反勢力作亂,每逢於此,黃帝就會親自率兵奔赴前線。

黃帝一直兢兢業業,經常跋山涉水,開山鑿路,披荊斬棘,在位期間沒享受過一天安逸的日子。

在往來的征戰中,黃帝往東到達過海濱,登上過泰山。向西到達崆峒,登上過雞頭山。往南到達過長江流域,登上過熊山和湘山。

在北方征戰之中擊敗並驅逐了少數民族葷粥(xun一聲yu四聲)。

抵達釜山後,黃帝很快與幾個部落的首領會盟訂約。

總之黃帝常年東奔西走,沒有固定住所。

在治理國家方面,黃帝所設的官職都用雲、瑞來命名,軍隊也稱為“雲師”。

他設立左右太監,負責監察萬國。鄰國之間都友好和睦,所以每逢封官晉爵、祭祀神靈的時候,各方諸侯都必來參加,場面宏大,熱鬧非凡。

黃帝除了在軍事、政治領域頗有作為以外,還親自指定曆法來預知節氣時辰;選任風后、力牧、常先、大鴻四個職位來治理百姓。

黃帝還懂得利用天地四時之規律,去預測陰陽五行之變化。

五帝之首黃帝,自幼便是史上少有的神童,稱帝后思想更是十分超前

不僅如此,黃帝還會利用閒暇時間去制定生老病死的禮儀制度,總結國家興旺衰敗的經驗教訓。

他遵循時令節氣,教導百姓選取合適的季節去播種不同的農作物,同時馴化各類鳥獸魚蟲,告訴民眾要勤勞節儉。

所以當時以黃帝為首統治的土地上,所有子民都懂得利用大自然的時候要有節制,懂得愛惜江湖山林,甚至狩獵也要按季節進行,不要過度捕殺。

由於黃帝推行英明仁慈的政策,在他統治的多年中,大多是風調雨順,天下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