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離職去的「藍箭火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張小平離職去的“藍箭火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最近討論最多的事件就是,西安航天動力體制內的張小平離職。讓張小平放棄體制內工作,毅然決然想去的居然是一家火箭公司?而把張小平挖走的“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到底又是什麼來頭?

根據目前爆料的內容總結如下:張小平,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員,一名西安航天最關鍵技術研究院,一名離職將影響中國月球登錄計劃的科研人員,一名年薪12萬的科研人員。離職之後加入藍箭火箭,年薪百萬,又被西安航天發文拒絕離職的人員。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張小平的離職其實已經被批准了,領導對於這種基層研究員覺得可有可無,但是人走之後發現玩不轉了,現在又發文抬高高度,要求人回來。

張小平離職去的“藍箭火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張小平之前就職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長劉志讓在接受《北京青年報》報道時表示張小平“本人擅自離職,經多次談心做工作無效,單位為挽留此人通過法律途徑提起仲裁,在提供給相關機構的材料中有誇大其作用和貢獻的表述,被其及網絡利用進行炒作”。

據《新京報》報道,多位航天系統科研人員表示,“文章寫的誇大其詞,多處細節失實”。如張小平屬於高職級研究人員,“影響中國登月”說法過於誇張,年薪也不止12萬元,應為稅後20萬元左右。但他們也說:“不能否認,問題是存在的。”

那麼張小平去的是到底是一傢什麼火箭公司?

張小平離職去的“藍箭火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藍箭航天成立於2015年,從事火箭研製和運營。據今年8月的報道,藍箭的首枚入軌火箭“朱雀一號”擬定今年第四季度發射,將搭載商業衛星“未來號”。如果未來各項工作順利,“朱雀一號”將是國內首枚實現發射衛星入軌的民營火箭。

藍箭航天成立於2015年,從事火箭研製和運營。據今年8月的報道,藍箭的首枚入軌火箭“朱雀一號”擬定今年第四季度發射,將搭載商業衛星“未來號”。如果未來各項工作順利,“朱雀一號”將是國內首枚實現發射衛星入軌的民營火箭。

張小平離職去的“藍箭火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藍箭航天最新一輪的融資是2018年4月的B輪2億元人民幣融資,由金風科技領投,國開熔華、世紀天華等領頭。藍箭航天從成立至今,已累計獲得各類投資超過5億元。

但藍箭也不能算是純粹的民營資本航天公司,其以民營社會資本為主,國營資本(主要是地方資本)為輔。天眼查顯示,其投資方中,除了金風科技、創想天使、永柏資本等民營資本,還有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陝西高端裝備高技術創業投資基金、湖州市軍民融合專項等地方資本。

火箭產業是一個高度人力資本密集的行業,極其渴望技術人才。人才的最好來源,當然是此前曾在體制內真正參與過火箭實際運載發射、型號設計的技術專家。

除了這次意外“走紅”的張小平以外,公開資料顯示,藍箭航天董事長董事長王建蒙,是原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航天系統工程高級工程師,其聯合創始人吳樹範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曾為歐洲航天局工作近15年。藍箭的CTO康永來曾經也是一位為國效力十幾年的一線研發人員,最終選擇離開體制加入藍箭。

薪水高、待遇好,民營航天企業的出現,自然會攪動國企這汪平靜的池塘。

張小平離職去的“藍箭火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事實上,除了晉升空間和薪資待遇等老生常談的毛病,這次的事情暴露出國企更多的問題:連在法律仲裁過程中呈交的材料,都會出現“誇大其作用和貢獻的表述”,最終釀成網上人人吃瓜的一出鬧劇,企業內部的流程規範和嚴謹性都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藍箭航天CEO張昌武曾在今年4月份的首屆中國航天大會上說:“現在是發展民營火箭最好的時代。”

這個“影響中國登月”的人走後,民營航天企業還能用高薪挖來有實際經驗的寶貴人才,繼續自己“最好的時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