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平离职去的“蓝箭火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张小平离职去的“蓝箭火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最近讨论最多的事件就是,西安航天动力体制内的张小平离职。让张小平放弃体制内工作,毅然决然想去的居然是一家火箭公司?而把张小平挖走的“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到底又是什么来头?

根据目前爆料的内容总结如下:张小平,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员,一名西安航天最关键技术研究院,一名离职将影响中国月球登录计划的科研人员,一名年薪12万的科研人员。离职之后加入蓝箭火箭,年薪百万,又被西安航天发文拒绝离职的人员。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张小平的离职其实已经被批准了,领导对于这种基层研究员觉得可有可无,但是人走之后发现玩不转了,现在又发文抬高高度,要求人回来。

张小平离职去的“蓝箭火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张小平之前就职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在接受《北京青年报》报道时表示张小平“本人擅自离职,经多次谈心做工作无效,单位为挽留此人通过法律途径提起仲裁,在提供给相关机构的材料中有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被其及网络利用进行炒作”。

据《新京报》报道,多位航天系统科研人员表示,“文章写的夸大其词,多处细节失实”。如张小平属于高职级研究人员,“影响中国登月”说法过于夸张,年薪也不止12万元,应为税后20万元左右。但他们也说:“不能否认,问题是存在的。”

那么张小平去的是到底是一家什么火箭公司?

张小平离职去的“蓝箭火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从事火箭研制和运营。据今年8月的报道,蓝箭的首枚入轨火箭“朱雀一号”拟定今年第四季度发射,将搭载商业卫星“未来号”。如果未来各项工作顺利,“朱雀一号”将是国内首枚实现发射卫星入轨的民营火箭。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从事火箭研制和运营。据今年8月的报道,蓝箭的首枚入轨火箭“朱雀一号”拟定今年第四季度发射,将搭载商业卫星“未来号”。如果未来各项工作顺利,“朱雀一号”将是国内首枚实现发射卫星入轨的民营火箭。

张小平离职去的“蓝箭火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蓝箭航天最新一轮的融资是2018年4月的B轮2亿元人民币融资,由金风科技领投,国开熔华、世纪天华等领头。蓝箭航天从成立至今,已累计获得各类投资超过5亿元。

但蓝箭也不能算是纯粹的民营资本航天公司,其以民营社会资本为主,国营资本(主要是地方资本)为辅。天眼查显示,其投资方中,除了金风科技、创想天使、永柏资本等民营资本,还有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陕西高端装备高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湖州市军民融合专项等地方资本。

火箭产业是一个高度人力资本密集的行业,极其渴望技术人才。人才的最好来源,当然是此前曾在体制内真正参与过火箭实际运载发射、型号设计的技术专家。

除了这次意外“走红”的张小平以外,公开资料显示,蓝箭航天董事长董事长王建蒙,是原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航天系统工程高级工程师,其联合创始人吴树范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曾为欧洲航天局工作近15年。蓝箭的CTO康永来曾经也是一位为国效力十几年的一线研发人员,最终选择离开体制加入蓝箭。

薪水高、待遇好,民营航天企业的出现,自然会搅动国企这汪平静的池塘。

张小平离职去的“蓝箭火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事实上,除了晋升空间和薪资待遇等老生常谈的毛病,这次的事情暴露出国企更多的问题:连在法律仲裁过程中呈交的材料,都会出现“夸大其作用和贡献的表述”,最终酿成网上人人吃瓜的一出闹剧,企业内部的流程规范和严谨性都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蓝箭航天CEO张昌武曾在今年4月份的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上说:“现在是发展民营火箭最好的时代。”

这个“影响中国登月”的人走后,民营航天企业还能用高薪挖来有实际经验的宝贵人才,继续自己“最好的时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