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离职影响登月”是假,人人都怕怀才不遇是真

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自媒体文章刷屏。文章讲述了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原文称又名“601所”,其实应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俗称“六院11所”)的一个研究员张小平,在原单位不受重视,最终被民营企业挖走的故事。在研究所,他作为基层研究员,税后年薪只有12万,而到了民营火箭公司,直接年薪百万。

这样的文章很容易抓住公众眼球,挑动公众情绪。能力巨大者遭受不公平待遇,本就让人不平,何况还影响中国登月,谁不关心和着急?

但是,即便是以一份盖有公章的文件为基础,这篇文章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硬伤在于,分不清研究员和“研究人员”的区别。研究员,相当于教授,在任何单位都不可能是“底层”。文章说张小平是被打压的“底层”,又说像他这样的研究员占70%,一会儿又称他掌握着载人火箭技术的关键一环,不可替代——在逻辑上本来就是有矛盾的。

专业媒体跟进的采访也证实了这一点:张小平确实辞职了,但是原因不明;张小平的税后年薪是20万,不是12万。六院11所还解释了那份网上流传的文件,称培养人才不易,为了申请劳动仲裁,在文件中夸大了张小平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作用,被人拿来炒作。稍晚时候,该研究所又给出了一个解释:让张小平回来,是为了“脱密”。考虑到航天科研的特殊性,这种解释也是有道理的。

随着相关单位回应的不断深入,此事的原委已经逐渐清晰。研究人员张小平确实离职了,到了一个收入更高的地方;张小平的地位,确实没有到可以影响中国登月的地步。

在原单位和张小平之间,可能有一些纠纷。因为原单位对那份文件和他离职的解释,前后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既说他是“擅自离职”,又说不清楚他离职的情况;既说发文是为了申请“劳动仲裁”,又说是为了“脱密”。合理猜测的话,张小平辞职可能与单位闹了不愉快,双方由此产生了矛盾。

相比于辞职本身,这篇文章所引发的舆情更值得关注。一方面,这让不少人想到“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旧主题,为中国科研人才的待遇和由此引发的人才流失担忧;另一方面,也有一种更为隐蔽的情绪,有很多人把自己想象成了张小平,有一种同为怀才不遇者的惆怅。

第二种情绪其实颇为普遍。很多人在潜意识中,多多少少会将张小平,以及《天龙八部》中那个扫地僧的形象,投射在自己身上:平常没人知道,但是却有着惊人的绝技。一旦有机会,就会一战扬名天下知。有朋友在转发那篇爆款文章后,悄悄说了一句:“转了也是白转,领导会装作看不到。” 这也是很多转发这篇文章的心态,很多人都感到自己特别辛苦,而收入又没能反映这种收入水平。

这不是国有企业才有的问题,而是现代社会一个相当普遍的人才结构问题。任何一个单位,看上去最辛苦的总是做具体事物的人;而随着层级的不断上升,位置越高的人,看上去似乎越轻松。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不公平感进一步被放大了。一些媒体、自媒体、社交网络会炒作那些创业成功的、一夜暴富的,也加剧了很多人的这种“底层感”。

因此,这一受人关注的事件,可能和中国登月没什么关系。它只是一起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事件。六院11所在公文中夸大了张小平的作用,而网红公号在此基础上又夸大了这一事件的“意义”。追根到底,很多人心中早已有了这个“张小平”,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张小平,他们等待的是那个起飞的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