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離職影響登月」是假,人人都怕懷才不遇是真

一篇《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自媒體文章刷屏。文章講述了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原文稱又名“601所”,其實應為“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俗稱“六院11所”)的一個研究員張小平,在原單位不受重視,最終被民營企業挖走的故事。在研究所,他作為基層研究員,稅後年薪只有12萬,而到了民營火箭公司,直接年薪百萬。

這樣的文章很容易抓住公眾眼球,挑動公眾情緒。能力巨大者遭受不公平待遇,本就讓人不平,何況還影響中國登月,誰不關心和著急?

但是,即便是以一份蓋有公章的文件為基礎,這篇文章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最大的硬傷在於,分不清研究員和“研究人員”的區別。研究員,相當於教授,在任何單位都不可能是“底層”。文章說張小平是被打壓的“底層”,又說像他這樣的研究員佔70%,一會兒又稱他掌握著載人火箭技術的關鍵一環,不可替代——在邏輯上本來就是有矛盾的。

專業媒體跟進的採訪也證實了這一點:張小平確實辭職了,但是原因不明;張小平的稅後年薪是20萬,不是12萬。六院11所還解釋了那份網上流傳的文件,稱培養人才不易,為了申請勞動仲裁,在文件中誇大了張小平對中國航天事業的作用,被人拿來炒作。稍晚時候,該研究所又給出了一個解釋:讓張小平回來,是為了“脫密”。考慮到航天科研的特殊性,這種解釋也是有道理的。

隨著相關單位回應的不斷深入,此事的原委已經逐漸清晰。研究人員張小平確實離職了,到了一個收入更高的地方;張小平的地位,確實沒有到可以影響中國登月的地步。

在原單位和張小平之間,可能有一些糾紛。因為原單位對那份文件和他離職的解釋,前後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既說他是“擅自離職”,又說不清楚他離職的情況;既說發文是為了申請“勞動仲裁”,又說是為了“脫密”。合理猜測的話,張小平辭職可能與單位鬧了不愉快,雙方由此產生了矛盾。

相比於辭職本身,這篇文章所引發的輿情更值得關注。一方面,這讓不少人想到“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舊主題,為中國科研人才的待遇和由此引發的人才流失擔憂;另一方面,也有一種更為隱蔽的情緒,有很多人把自己想象成了張小平,有一種同為懷才不遇者的惆悵。

第二種情緒其實頗為普遍。很多人在潛意識中,多多少少會將張小平,以及《天龍八部》中那個掃地僧的形象,投射在自己身上:平常沒人知道,但是卻有著驚人的絕技。一旦有機會,就會一戰揚名天下知。有朋友在轉發那篇爆款文章後,悄悄說了一句:“轉了也是白轉,領導會裝作看不到。” 這也是很多轉發這篇文章的心態,很多人都感到自己特別辛苦,而收入又沒能反映這種收入水平。

這不是國有企業才有的問題,而是現代社會一個相當普遍的人才結構問題。任何一個單位,看上去最辛苦的總是做具體事物的人;而隨著層級的不斷上升,位置越高的人,看上去似乎越輕鬆。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不公平感進一步被放大了。一些媒體、自媒體、社交網絡會炒作那些創業成功的、一夜暴富的,也加劇了很多人的這種“底層感”。

因此,這一受人關注的事件,可能和中國登月沒什麼關係。它只是一起新媒體時代的傳播事件。六院11所在公文中誇大了張小平的作用,而網紅公號在此基礎上又誇大了這一事件的“意義”。追根到底,很多人心中早已有了這個“張小平”,或者說他們認為自己就是張小平,他們等待的是那個起飛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