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關節炎日 360搜索提醒預防「頭號致殘兇手」

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炎症之一,號稱"不死的癌症",是世界頭號致殘元兇。目前全世界約有4億關節炎患者,致殘率達到53%。根據360百科顯示,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其設立目的便是提醒人們對關節炎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

世界關節炎日 360搜索提醒預防“頭號致殘兇手”

近年來,關節炎患者逐漸向年輕化發展,這與年輕人不注意保暖、久坐和缺乏鍛鍊有關。關節炎種類可分為數十種,最常見的便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和骨關節炎。關節炎的整體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者可縮短壽命10~15年。

大多數關節炎病程較長,難以治癒,常常在秋冬時節病發。只有早發現、早預防才是解決炎症的正確方法。在360良醫中輸入"關節炎"便能夠看到三甲醫院專家視頻解讀和相關文章,幫助用戶瞭解關節炎的病因和預防知識。

世界關節炎日 360搜索提醒預防“頭號致殘兇手”

想要預防關節炎,專家建議要避免久站、久坐、過量登山、爬樓梯等,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鍛鍊,在運動前應該提前熱身,保護關節。中老年人儘量選擇對關節衝擊小的運動,如散步慢跑等。避免持續過量的運動,因為運動強度太高會引起關節疼痛,嚴重的可能會引起關節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疾病。

同時還應注意,不要長時間穿高跟鞋,保持正確的走路姿勢。選擇材質較硬的椅子,儘量讓腰部與椅背相貼合,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秋冬季節,冷空氣來臨,無論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天氣寒冷時都應注意關節部位保暖。寒冷會使血液循環不暢,增加關節炎患病幾率。如有關節不適,應儘早就醫。

如果不幸被關節炎纏身,也要積極治療。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要注意飲食習慣,均衡、營養、健康的飲食可以增強抗病能力,穀物、肉類、蔬菜、水果均應適量食用。吸菸人群是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高發人群,及時戒菸是能夠防止類風溼關節炎的有效措施。對於骨關節炎病人來說,應該及時就醫,採取抗炎鎮痛治療,延緩關節疾病的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