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9个带娃行为总说是陋习,依然有人在做,一些老经验该更新了

总能听到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可否认一些传统经验确实很有用,在我们育儿的道路上带来很多的方便。然而,我们也还是要学会用“批判”的目光来看待这些“老经验”,还是需要用科学的方式来检验它们是“陋习”还是“宝”啊!

1、打包绑腿塑造腿型

不少地方有给新生儿打包(用被单一类将宝宝包裹严实,特别是腿部要压直)的习惯。老经验说这样打包,孩子长大后腿直好看。

但是,“O”型腿、“X”形腿,其实是由于患佝偻病引起的,而不是因为没有绑腿而引起的。

将宝宝腿压直紧包的方式,会影响新生儿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致使髋关节受损,得不偿失。

这9个带娃行为总说是陋习,依然有人在做,一些老经验该更新了

2、捏鼻梁长山根

宝宝刚出生时候鼻梁都是矮矮的,有些心急的家长相信在宝宝小的时候经常捏捏鼻梁,将来鼻子会更挺拔更好看。

实际上鼻梁的高矮是遗传基因相关的,和家长有没有给小宝宝捏鼻梁没有一点关系。

相反,经常捏鼻梁对于宝宝的鼻腔发育更为不利,家长一不小心会破坏还在发育中的小宝宝的鼻腔内部结构。

3、擦马牙清口腔

新生儿出生后,在牙龈处可以看见粘液包裹的黄白色小颗粒,俗称“马牙”。马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牙齿及口腔发育没有任何影响,也不会影响宝宝吃奶,一般于生后数周自行脱落。

有的地方有挑破“马牙”的习俗,这样容易造成宝宝感染,引发严重的疾病。

如果家里有老人主张给孩子擦马牙,一定要及时阻止,以免引发疾病让宝宝受罪。

这9个带娃行为总说是陋习,依然有人在做,一些老经验该更新了

4、挤乳头防塌陷

还有老经验会认为给刚出生的宝宝要挤乳头,特别是女宝宝,这样可以防止以后奶头塌陷。

然而和擦马牙一样,这是很容易让宝宝皮肤受损,造成宝宝感染,引发严重的疾病。

正常的宝宝完全不需要大人这样“辅助”发育,而真正有这样小小缺陷的宝宝,这样做也无济于事,应该去医院就诊。

5、把屎把尿不用尿不湿

很多老人执着认为尿不湿不透气,要少用为妙。而把屎把尿不失为日常带娃的方便选择。

然而对于发育不完全的小宝宝而言,长期这样的抱法,对脊柱和肛门扩约肌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并且,2岁以下的宝宝对于尿尿和便便还无法形成自主的控制。把屎把尿和过早的强制训练宝宝如厕,都属于“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宝宝的身体和心理的发育都会起到负面效果。

这9个带娃行为总说是陋习,依然有人在做,一些老经验该更新了

6、过度摇晃

宝宝喜欢让人抱,特别是抱着走动或者轻微摇晃,会很容易让宝宝安静,然后入睡。所以以前带孩子,很多人习惯了一抱孩子就不自觉的“抖抖抖”。

然而这个陋习也应该改掉!

因为宝宝的脑部还没有发育成熟,就像豆腐脑儿一样脆弱,摇晃的厉害容易造成脑损伤!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晃动过程中,大脑会反复撞击颅骨,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就是“婴儿摇晃综合征”。

这9个带娃行为总说是陋习,依然有人在做,一些老经验该更新了

7、米汤最有营养

到了能加辅食的月龄,老经验却觉得最有营养的是米汤,以米汤作为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老一辈大多数从物资匮乏的年代过来,习惯的认为米汤是万能的。

其实,米汤以大米作为原材料,也不过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想宝宝营养全面,还是应该添加不同辅食,均衡的摄入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等等,切莫因为迷信米汤的“高价值”,让宝宝营养不良。

8、吃盐才有力气学走路

宝宝1岁之前,相信你一定也听过身边的人说“给宝宝辅食里加点盐,劲儿大,走路学得快!”

千万别!过早的让宝宝开始吃盐,对宝宝的肾脏代谢是一种负担!并且,小宝宝味觉敏感,不放调料也能体会食物天然的美味。

形成这样老经验的原因,仍然是因为过去物资匮乏,食盐给了上一辈人干活儿的力气。但如今物资丰富起来,并不需要给宝宝过早的摄入盐分。

最好是等到孩子1岁以后,再慢慢靠近大人饮食,并且仍然要注意少油少盐。

这9个带娃行为总说是陋习,依然有人在做,一些老经验该更新了

9、和大人混用餐具

中国将就“团圆”,不像欧美国家是“分餐制”,即一人一份食物。

而不少老人喂孩子吃饭的习惯,也先是自己尝尝“烫不烫”,再喂给孩子吃。更有甚者,深怕小宝宝噎着,大人自己把食物在嘴里嚼碎再喂宝宝!

万万不可这样做!

据调查,5成的中国人都有可能携带“幽门螺旋杆菌”。而主要传播的方式之一就是“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

所以,不要给儿童咀嚼喂食、最好做到餐具分开、避免亲吻孩子嘴唇等。

这9个带娃行为总说是陋习,依然有人在做,一些老经验该更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