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交政策的基因

去年的嚴峻現實給德國及其外交政策帶來了空前的挑戰。烏克蘭危機逐漸失控,俄羅斯又吞併了克里米亞,緊接著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的軍事衝突升級,1945年後的歐洲秩序正遭遇危機。

德國是否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來解決這些問題?這在德國內外都引起了熱議。在為期一年的《2014回顧》中,專家、政府官員以及廣大公眾討論了德國外交政策的挑戰、優先事項和方法,並試圖明確德國在世界中的角色。

德國致力於推進和平解決衝突、推行法治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這些做法為德國贏得了不少讚譽。但是,《2014回顧》報告清楚地表明,我們的夥伴希望德國的外交政策能夠更加積極―甚至更加強硬。這是很高的期望―有時也許過於高了。

現在是時候問問德國人民自己,我們的利益在哪裡?我們的責任有多少?簡單來說,就是德國外交政策的“DNA”是什麼?

首先,我們必須接受全球化讓危機成為常態而不是例外的事實。儘管全球化和數字化帶來了經濟快速增長,但它們也給世界範圍內的政府帶來了壓力,政府需要滿足人們不斷增加的期望―即使他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制約著政府的行動。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許多人越來越渴望獲得清晰的答案,希望簡單直接的身份認證永遠有效。當這些身份以民族主義或是嚴格的宗教、種族形式出現時,往往導致不受約束的暴力,無論是恐怖主義還是內戰。

德國願意在此方面做得更多。我們希望行動地更迅速、更果斷、更具體―不僅在危機爆發期間,也要注重預防危機以及危機後管理。這要求我們既要善於運用傳統的方式,也要開展新的合作,比如早期預警機制、加強國際合作等。

隨著世界政治板塊的變遷,德國必須更精準地定位自己在維持現有國際秩序和建立新秩序過程中的作用。我們必須深入思考如何保護珍貴的公共物品―海洋、太空以及互聯網。

然後是歐洲。歐洲仍是德國外交政策的基礎。但歐洲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預防陷入戰略困境,即德國被迫在全球競爭力與歐洲一體化之間作出選擇。歐洲應該從德國的強大中獲益,就像我們從歐洲的強大中獲益一樣。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我們必須投資一體化。這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抵制隨著德國實力增長而出現的誘惑。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以不同的方式向德國提出構建特殊關係。但是,雖然我們想要與重要的夥伴國家保持甚至加強雙邊關係,但考慮到對全球發展的影響,德國只能在緊密的歐洲框架之內高效行動。

我們的外交政策必須保持希望,並擁有負責任地行動的能力。但嚴守道德戒律必須與對約束條件的現實評估雙管齊下。德國的全球連通性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們的繁榮與安全的基礎,它不允許我們裝作是一座孤島或者世界的歷史力量。

21世紀的有效和平戰略要求外交政策必須同時關注危機預防和外交,並支持轉型。對德國來說,所有這些目標都必須在強大而統一的歐盟框架內去追求。通過歐盟,我們確定自身在全球和平與繁榮事務中的領導責任。德國可以為世界作出重大貢獻,我們將自信而謙卑地完成這項使命。

(作者系德國前外交部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