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難忘:兩代人遙相呼應的愛情,是離別,也是重聚!


一曲難忘:兩代人遙相呼應的愛情,是離別,也是重聚!

求學時期,左丘萌讀的是秦漢史,經常閱讀出土文獻。工作之後,研究的是中國古代服飾,身邊從來不缺斷簡殘卷之類的資料。

近來考古出土的簡帛文書,比以前豐富多了,左丘萌感到很幸福,他喜歡讀這類東西。

兩千多年前的簡牘,有那麼好看嗎?左丘萌覺得很好看,裡面不光有王侯將相的大歷史,還有很多小人物的痕跡,比如一封情書、一次旅程、一個兵士的日記,等等。

在這裡,他讀出了溫情,這些文字不是死的,而是活的。

左丘萌把這些漢朝簡牘上的細節,擴展成一個一個的故事,讀起來非常動人。

裡面的主人公有庶民、兵士、官吏、俠客、奴婢,展現了漢朝的飲食、行旅、禮儀、律法、徭役等方方面面。

好了,閒話不多說,我們馬上來看這些漢朝簡牘上的故事,有何動人之處。

一曲難忘:兩代人遙相呼應的愛情,是離別,也是重聚!

第一個故事叫“一曲難忘”。來自張家山出土的漢墓竹簡《奏讞書》。

漢武帝元朔三年,千秋和南相遇了。

千秋溫和敦厚,喜愛蒐集舊書,這是一項費錢的愛好,不過他的家族倒也承擔得起。

千秋出自長安田氏,說起這個田家來倒是頗有一番淵源:他們家本來是齊國宗室之後,秦滅六國之後,田家依然做著漁鹽生意,是當地大戶。

到了漢朝,田家遷居到了長安長陵邑,依然人丁興旺。

相比之下,南的出身就遜色多了。她的祖籍也在齊國,不過元朔二年才到長安,父親是一個商人。

漢太祖劉邦曾經下令,禁止商人家庭穿絲綢、乘高車。但經過文景之治之後,漢朝國力強盛,國庫充盈。昔日的禁令,便算不得禁令了。

她父親甚至開玩笑說:“如今我倒想買幾尺麻布來穿,可市集中都沒有賣的了,可不怪得我。”

這天,南的父親舉辦了一個宴會,特意邀請了千秋過來。千秋是個春風少年,南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這次宴會,實際上是給少男少女兩個人辦的。

南穿了一件齊紫乘雲繡絲衣,豔麗奪目。年輕女子不能直接入席,她便趴在屏風後面偷看,一瞧見千秋便傾心了。

千秋身長八尺有餘,英俊瀟灑,南尤其愛看他吟詩的樣子。

父親瞥見南的樣子,就猜中了她的心思。對眾人說:“讓小女為諸君鼓瑟一曲,助助興,如何啊?”

南害羞地從屏風後面轉出來,一曲之後,眾人都叫好,只有千秋,仍舊是微笑著,一句話不說。

南嬌慣的脾氣上來了,又奏了一曲,這是她在齊地老家學的歌謠:“南山有鳥,北山置羅。念思公子,毋奈遠道何!”

歌謠相當直白,表達女子的愛意。當時的漢家風俗,女子並不忌諱直接向意中人示愛。

宴會結束,千秋果真對這位姑娘相思難忘,不久之後,田家便派人來提親了。

一曲難忘:兩代人遙相呼應的愛情,是離別,也是重聚!

數年過去,這對戀人已經成親。千秋入朝為官,很是忙碌,南在家操持家務,她已經懷孕好幾個月了。

一天,南吃了一枚酸酸的梅子,找地方吐核,情急之下撞翻了一個筐子,裡面掉出來一些竹簡。

千秋喜歡蒐集這些東西,南也不是很意外。她蹲下收拾竹簡,發現上面是女人的筆跡,興趣上來了,便仔細瞧瞧。

一支簡上寫著,“妾南伏地再拜請公子足下。”另一支簡上寫著,“妾徙處長安,甚念臨淄故地。聞公子去,中心不樂。”

接著再瞧瞧,越瞧越心驚!

竹簡上這個女人,也來自齊國,更奇怪的是,她也叫南。很明顯,這是寫給情郎的。

南心裡泛出一股酸楚,千秋是個好夫君,平日裡愛護夫人,說絕不納妾。那這竹簡是怎麼回事呢?

竹簡還有不少,南仔細讀了一遍,上面的內容,也漸漸明白了。

這個同樣叫“南”的女子非常痴情,把貼身的小裙送給公子,希望公子不要離開她;被拋棄了,還祈求公子的憐憫.

她指責公子無情,控訴公子無義;她又讓公子不要愛上別人,除非她死去;她感慨自己無能為力,最後還是讓公子珍重。

南還有一個發現,信裡有一首情詩——“南山有鳥,北山置羅。”

這首詩她熟悉得很,就是她唱給千秋那首嘛!

這可真是越發奇怪了。不行!這事兒一定要讓千秋說清楚,他究竟有沒有做出薄情之事。

冷靜下來之後,南又有點心慌,如果千秋真的負了她,孃家她也很難回去了。

這幾年朝廷討伐匈奴,大量徵召士卒,南的父親、兄長,都是商人籍,第一批就要被徵發。不過,父親已經花錢,僱人代為服兵役。

兵役雖然免了,但朝廷還是鎮壓豪強商賈。這幾年,孃家是越發的不好過了。

正胡思亂想,千秋回來了。南終究沒冷靜下來,指著那筐竹簡說:“夫君竟是這般寡情的人嗎?”

千秋看了看竹簡,明白了怎麼回事,笑了兩聲,說:“夫人誤會了,我這就給你解釋。”

原來寫信這個女子根本不是什麼情人,而是千秋祖父的一位妹妹,寫這些信的時候,漢太祖劉邦還在位呢!千秋從未見過她。

一曲難忘:兩代人遙相呼應的愛情,是離別,也是重聚!

寫信這位女子,也叫“南”,既然她出自田氏,我們就稱她為田南吧。

數十年前,田南是齊國田家最小的女兒,在華麗的宮室中出生,無憂無慮地成長。不過她的父母,在秦朝末年的戰爭中就去世了,她是被長兄長嫂帶大的。

後來劉邦建立了漢朝,害怕地方上的各大家族發生叛亂,就讓一些大家族遷到關中來,守在天子腳下。這其中就包括齊國田氏。

朝廷派了專人,監督田家遷居關中。臨淄到長安何其遙遠,漫長的路途中,變故發生了。

正值青春的田南,愛上了負責遣送的一名獄吏,名叫,他們互相愛慕,還沒到長安,竟然私下結為夫妻了。

田氏一族到了長安,闌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他得回到齊國覆命。

而田南呢,看著情郎要走,情急之下,竟然離開兄長,和闌私奔了!

不過私奔哪有那麼容易。當時為了防止諸侯國謀反,漢朝設立了武關、函谷關、臨晉關等種種關卡,不是你想去哪兒,就能去哪兒的。

平日裡,金銅馬匹都不能出關,人要過關的話,得有符傳才行。

田南做了最大的努力,穿著男人的衣服,偽造了符傳,想要矇混通過函谷關。不過很不幸,函谷關的守衛,輕而易舉就把他們倆識破了!

田南被罰在臉上刻字,還要做苦役。她的兄長花了重金,才把她贖了回來。至於那位闌,據說被判了死罪。

回來之後,田南整天思念情郎,請了先生來占卜,算出情郎的方位,然後寫信寄到那個地方。

這些信當然沒寄出去,如今成了千秋的收藏。兄長想給田南另找一位郎君,田南總是拒絕,然後唱“南山有鳥,北山置羅。”

大概是傷心過度,沒有幾年,田南就去世了。

一曲難忘:兩代人遙相呼應的愛情,是離別,也是重聚!

千秋給南講完,南釋懷了。

過了好一會兒,南才開口說:“夫君,有件事兒我一直想不明白,現在我明白了,這還是一個秘密呢,你可要聽好了。”

什麼秘密呢?線索就在那首歌謠上——“南山有鳥,北山置羅”

南一直知道,這首歌謠是祖父教她的,而且裡面有兩句詞,是祖父自己編的。而幾十年前的那位田南,也會這首歌謠,而且和祖父編的一字不差。

南一直想不通這是為什麼?現在她知道了,因為她祖父的名諱,就是‘闌’,祖父確實犯過死罪,但後來被寬恕了。“南”這個名字,也是祖父取的!

千秋愕然了好一會兒,才完全明白過來。這位田南,自然是他祖父的一位妹妹,而那位闌,竟然是南的祖父。

這兩位祖輩,就是幾十年前的那對戀人,幾十年前的一次別離,卻在幾十年後成全了千秋和南。

前一段愛情悽慘,後一段愛情幸福。世事難料,全是因為帝王而起。因為他們,相愛的人分隔千里;也因為他們,相隔千里的人成為夫妻。

最後還是以這首歌謠,結束這個故事吧。“南山有鳥,北山置羅。念思公子,毋奈遠道何!”

一曲難忘:兩代人遙相呼應的愛情,是離別,也是重聚!

第二個故事叫“得微難獄”。同樣來自漢墓竹簡《奏讞書》。

媚是一個婢女,在趙國王宮裡的廚房做事。這時節已經是初秋了,冷風呼呼地往屋裡灌,她的衣服單薄,上面還黏著兩根破席上的碎草。

雖然受點兒冷,但媚已經很知足了。

她十幾歲的時候,經歷了一場饑荒,山上的野菜都被挖沒了。那時候新封了一位趙王,是漢太祖劉邦的一個兒子——劉友。

新趙王來了,要採買奴婢,媚生得漂亮,一去就被選上了。給家裡換來了一點粟米之後,她就進宮了。

領她進宮的人說:“大王脾氣是不錯的,唯獨王后,需要小心侍奉。王后出自呂氏一族,萬萬惹不起。可是話說回來,你只要察言觀色,小心行事,盡了本分,想必也生不出什麼事端。”

媚連連稱是,暗暗提醒自己要小心。

媚一開始被派到王后身邊伺候。有一次走了神,撥倒了一個酒杯,惹得王后大怒,一巴掌扇過來,媚只得受著。

此後她被派到廚房幹活兒,專門為王后準備膳食。後來的幾年,她提心吊膽,再也不敢犯錯了。

有一次閒聊天,媚聽宮裡的人講,如今這位王后手段頗高,趙王身邊一個年輕宮女也沒有,還不敢對王后大聲講一句話,當真厲害。

另外有人接了一句,說:“王后厲害是厲害,但跟長安那位呂太后比起來,可差遠了。你們可知道,以前高皇帝寵愛戚夫人,那戚夫人被太后斬斷手腳、刺聾雙耳、剜了雙目,扔在廁所裡!唉,這呂家的女人,萬萬惹不起啊。”

一曲難忘:兩代人遙相呼應的愛情,是離別,也是重聚!

這些傳聞,媚剛開始聽的時候,也覺得新鮮,聽多了,也就有點麻木了,高堂之上的事兒,和我們這些小民有什麼關係呢。再說,她有自己憂心的事。

去年,她聽說父親患了病,是以前饑荒落下的病根,咳嗽得厲害,媚很憂心。

不過好消息也有,這兩年收成挺好,交了稅賦、田租,除去一家人的吃穿用度,還略有盈餘。比起以前來,那可是好多了。

前幾年,縣裡登記戶籍名冊,把媚的名字劃掉了。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她早就被賣作了奴婢,算不得家裡的人了。

媚已經好幾年沒去了,家裡沒有她的戶籍,只能待在深宮裡,走也走不成。

一到秋天,趙王宮裡總是很忙,因為趙王和王后要到長安去,自然要帶不少東西,包括路上用的、帶進宮的、送給高官的。

事情的轉機就在這兒,王后去了長安,媚自然少了很多事情。她試著向食官長告假,回家探望。

食官長人不錯,說:“快去吧,來這裡許多年,長久未見父母了吧。”

媚連連說:“感君之德!感君之德!”轉眼就走在了回家路上。

她家所在的地方叫“安樂裡”,可走在這裡並不覺得怎麼安樂。路邊是乾草和泥土壘起來的房子,矮矮的,還塌了幾處,破敗不堪。

媚先去了“安樂裡”的監門,到那裡說明了緣由,這才回了家。

那座低矮的茅屋就是家了,推開草繩系的木門,屋裡漆黑一片,她看了好幾眼,才認清裡面的一個老人是她的父親。

媚趕緊向父親行禮,父親很高興,拉著媚問長問短。

多年沒回來,媚肯定要把家裡仔仔細細看一遍。

其實沒什麼可看的,三兩眼就看完了,家裡空空蕩蕩,沒什麼東西,只鋪著幾堆稻草,地上幾塊髒兮兮的麻布,一張案子也沒有。

媚一揮手帶起一片灰塵,嗆了自己好幾口。

媚覺得有點噁心。再怎麼說,她在王宮裡待了許多年,見慣了精緻場面,哪裡沒有高樓明燈,哪裡不是一塵不染。

媚又有點兒羞愧,自己不是在這兒長大的嗎,有什麼嫌棄的!

只能說同一片天空下,王宮裡錦衣玉食,自己家缺食少穿,貴的貴,賤的賤,真是分明。

過了不久,母親回來了,她有空便去幫人家洗衣服。見到媚,母親非常高興,說今天要吃點好的。

吃什麼呢?在媚眼裡其實算不上什麼,只是在外面扯了幾把葵菜,放到粗糲的麥飯裡一同煮了,端上來。

看父母吃得津津有味,媚忍不住想哭。

回家的時光總是過得快,第二天,媚一早就走了,臨走前說馬上寄錢回來,給父親看病。

一曲難忘:兩代人遙相呼應的愛情,是離別,也是重聚!

不久之後,趙王回來了,王后卻沒有回來。聽說他們倆在長安吵了一架,王后生了氣,不回來。

王后不回來也好,媚也省得提心吊膽伺候她。呂太后送了趙王不少美人,趙王趁此機會納了一位姬妾。

趙王有一個朋友,名叫史猷,最近常來宮裡和趙王商議事情。

史猷生得英俊,儀表堂堂,宮女們都愛看他,媚忍不住也多看了兩眼。

好日子總是不長久。王后從長安回來了,發現趙王納了新的姬妾,立刻大鬧了一場。

這位姬妾被王后尋了一個過錯,治了大罪,關進牢裡去了。

這還不算完,王后把趙王身邊所有年輕宮女全部撤下來,派了幾個又老又醜的過去服侍,這事兒都傳到宮外去了。

媚時刻記著小心行事,從來不嚼舌根子,可災禍還是來了。

有使者從長安過來,為了表示歡迎,趙王宮裡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宴席上,食官長進奉了烤肉,媚進奉了飯菜。

貓膩就出在這些食物上,王后從烤肉裡拽出一根頭髮,又從飯菜裡挑出一根雜草!

她指著媚,大發脾氣,說這個賤婢仗著幾分美貌,平日就在國君面前賣弄姿色,如今又闖了這等大禍,當場就要治她的死罪。

媚“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叩頭求饒,今天真有可能把命丟了。

正害怕呢,賓客中間卻響起史猷的聲音,他說:“這婢女無罪,恐怕國君還要賜她一件新衣呢!”

王后拍案大怒,要史猷說清楚,不然也要治他的罪。

史猷不慌不忙,說頭髮不是別人的,正是王后自己的,王后搖扇子,正好把頭髮扇到了烤肉上。

趙王仔細看了看,案几上還有幾根頭髮,和烤肉上的那根頭髮別無二致,的確是王后自己的頭髮。

王后恨恨地說:“那飯菜上的雜草又如何解釋?”

史猷說:“這就更簡單了,眾人都知道,王后命婢女們睡在破草蓆上,又讓她們穿一身破衣,連絮都露出來了。廚房人多雜亂,人人都這麼穿的話,落入雜草很正常吧!”

國君哈哈大笑兩聲,說史君真是心思縝密,這婢女是該添置一件新衣了。

王后瞪了趙王一眼,說:“眼見這女子也該出宮了,如果史君不嫌棄,就讓她為史君掃地鋪床吧。”

媚還在地上跪著,想著嫁給史猷,也是不錯的,好過在宮裡提心吊膽,馬上伏地再拜。

一曲難忘:兩代人遙相呼應的愛情,是離別,也是重聚!

後來,史猷果真娶了媚,媚小心侍奉夫君,時不時回家看看,這樣的生活她很滿足了。

年末,趙王和王后又去了長安,卻再也沒有回來。媚聽宮裡的故人說,趙王寵愛別的姬妾,王后很生氣,向長安呂太后告狀,說趙王想對呂氏一族不利!

太后發怒,把趙王召到長安,幽禁起來,竟然生生餓死了他。

幾個月之後,朝廷又封了一位趙王,也是高皇帝劉邦的兒子、原先的梁王劉恢。

新趙王有一位愛姬,偏偏他的王后也姓呂,這位王后更厲害,直接把愛姬毒殺了。

這位新趙王呢,因為過度思念戀人,居然自殺了!

自此之後,媚便不太關心皇家王族的事了,真真假假,哪有那麼容易看清,再說一介平民,哪裡懂得上面那些人的心思。

偶爾聽見人家聊天、吹牛,說宮裡的事兒,她也就笑笑,不評價一句話。

不久之後倒真發生了一件大事兒,呂太后駕崩了,北邊的代王入朝,成了皇帝。史猷被天子召到長安做官,媚也就跟著夫君,到長安去了。

一曲難忘:兩代人遙相呼應的愛情,是離別,也是重聚!

故事就為大家講到這裡。這本書一來講情,比如田南與意中人離別,媚擔憂家中的父母;二來講物,比如南穿的絲衣、千秋收集的竹簡,還有媚負責的王宮膳食。這些都體現了漢朝的人情和風物。

故事的主人公雖然都是一些小人物,但作者十分嚴謹地製作出了編年表。一邊是大人物掀起的波瀾,比如說文景之治、抗擊匈奴,一邊是小人物的生活,就像南和媚的故事。

歷史不只屬於王侯將相,也屬於千千萬萬真實生活過的小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