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細胞放大十億倍、百億倍,那麼每一個細胞是不是就是一個宇宙

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利用自己製作的光學顯微鏡發現軟木塞的薄切片中佈滿了小小的方格,如同一間間獨立的小房間,於是將其命名為“cell”,不過,胡克看到的僅是已死亡之後的植物細胞的細胞壁,而真正發現活細胞的是荷蘭的科學家列文虎克。

隨著顯微鏡技術的提高,人們將顯微鏡的分辨率大大的提高,因而觀察到了細胞最細微的組成,原來,即便小若細胞,內部的世界也竟如此精彩。


將人細胞放大十億倍、百億倍,那麼每一個細胞是不是就是一個宇宙


人們不僅將目光對準微觀世界,還同樣的看向了地球外更廣闊的宏觀宇宙世界,發現,宇宙的大尺度空間結構真的好像生物體的腦細胞組織,於是,人們很自然的聯想到,“哇!是不是每一個小小的分子或原子,裡面都暗藏著一個微觀宇宙呢?”

持有這種看法的人們理由很充分,他們會把時間也統一,比如現實世界1秒鐘,微觀世界早已千萬年。


將人細胞放大十億倍、百億倍,那麼每一個細胞是不是就是一個宇宙


但這種思路對嗎?符合已知的規律嗎?

很顯然,完全不符合。僅從一點便可以看出。人類所處的宇宙處在快速膨脹中,所以,照此說,細胞若是宇宙的話,理應也在膨脹,那麼生物的總體型應該不斷地擴大,且擴大的速度非常誇張,應遠遠超過生物體自然生長速度。

另外,深入微觀世界裡,其實那是量子的世界,到處隱含著不確定性與隨機性,這與宏觀世界不同,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我不贊同此類說法。

沒錯,就是原子內部的結構,電子繞著原子核運轉,乍一看感覺和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運作很相似,然後就開始想象了,是不是尺度越小,它內部的世界就越像宏觀的宇宙一般呢?


將人細胞放大十億倍、百億倍,那麼每一個細胞是不是就是一個宇宙


實際上

這幅圖也就是中學時代,我們初次學習理化知識接觸到的,叫做“盧瑟福原子模型”,也有個別稱“原子行星模型”。

這個模型對於初次理解微觀世界,的確很形象,讓我們在腦中有了電子,原子核等形象化的瞭解,但實際上這個模型是有缺陷的,就比如電子的繞核運轉,因為電子做的是變速運動,勢必會發射電磁波,導致能量減弱,最後應該會落到原子核上,很顯然這不符合實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