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擺圍鼓就是聽戲者與演唱者圍在一起,演唱者坐在圈內,觀眾坐在圈外。演唱者唱川戲,不化妝,與觀眾穿著無異,大家泡上一杯茶,坐椅子上或板凳上唱戲,所以擺圍鼓又稱“板凳戲”或“川劇坐唱”。擺圍鼓與舞臺演川劇樂器一樣,在擺圍鼓時,都是一些民間愛好川劇的人,他們雖然不是演員,但喜歡唱川劇,他們自發組合一個隊伍,聚在一起,你一腔我一唱,所以又稱“票友”或“川劇玩友”。這個“玩”是川劇愛好者聚在一起唱著玩耍,以玩會友,聯絡友誼的意思。這幫人不僅在本地唱戲會友,還與外地玩友相互邀請,既取樂玩耍,又相互切磋演唱技藝。


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圖注:川劇擺圍鼓

川劇玩友中,有的酷愛川劇,能唱很多戲,有的唱腔及演藝已達到了專業演員的水平,但有的也只能唱某個川劇或片段。德陽縣城舊時的川劇玩友,一般都是頗有經濟實力的人,並有地位的袍哥大爺、舵把子撐腰。因這大多是些有錢、有名、有地位、有靠山的社會名流,其社會地位要比川劇團(舊稱“戲班子”)高得多。那時擺圍鼓這幫人吃喝玩樂與住行所需的經費,大多是一些有錢有勢的人紮起。有的袍哥大爺、舵把子愛唱川劇,就從所管的碼頭、賭場“抽頭”支付玩友所需費用。有時,某個大爺高興,就把這個茶鋪包了,請來玩友,所需的茶錢、甚至燒大煙(既鴉片)的錢都管了。按照舊時德陽的說法,操玩友要有錢。當時德陽北街小巷子,有個名叫張克明的人,因他司鼓算是德陽縣城“坐唱”中一把好手,並且唱腔也好,不管哪裡擺圍鼓請他,不論遠近,他都去。他偌大一個家業,四五十畝田地的財產,全都操在“玩友”上了。


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圖注:川劇

川劇是全國“四大”(京劇、越劇、黃梅戲、川劇)劇種之一,是四川最具有代表的地方戲。由於巴蜀歷史上從外省6次移民,從清代乾隆年間起,崑腔、高腔、胡琴、亂彈等劇種和當地民間燈戲經常同臺演出,逐漸形成共同風格,到清末統稱為“川劇”。川劇表演細膩、幽默,有完整的程度動作。當時分川西派、資陽河派、川北河派、下川東派四個支派。傳統劇目現存二千餘個。建國後整理編演的《柳蔭記》、《夫妻橋》等影響較廣。川劇在演唱上講究聲(音量)、色(演員的五官、身形)、藝(表演的藝術和技巧)、演(表演動作)、唱(唱腔)、做(做戲方法)、念(吐詞宏亮清晰)、打(武打功夫)等技藝。並且還採納了魔術的技巧和雜技的硬功,例如《滾燈》、《變臉》等戲皆是。在唱腔與樂器的配合上也有講究,如唱川劇的“西皮”必須用川二胡(又稱小二胡);唱“二黃”要是小胡;唱“彈戲”要用蓋板胡;唱“燈戲”要用二胡;唱“高腔”必用高胡等等。演技與樂器的特有配合,形成了川劇獨自的特色。


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圖注:川劇玩友樂隊

擺圍鼓唱川戲的樂器與舞臺川劇演出一樣,有大鼓、小鼓、堂鼓、板、大鑼、小鑼、馬鑼、風鈴子、鐺鐺、大鈸、小鈸、功鉸(鑔子)、鑼錘、梆梆、蓋板胡、川二胡、小二胡、高胡、嗩吶、笛子等。擺圍鼓的川劇唱得好不好,除了演唱者的技藝外,還要看這個“坐桶子”的即川戲樂器中的“司鼓”(小鼓又稱“招鼓”)指揮如何。德陽人稱“司鼓”(又稱鼓師)為“龍興戲”,是川劇演唱中的“戲母子”,唱戲是從這裡引發的,可謂是川劇坐唱的全場總指揮。但是這司鼓的指揮方式又不同於現代交響樂曲的指揮,他不是以甩手勢,打節拍來指揮,而是用籤(棍)子敲擊小鼓發出的輕重高低不同的聲音(稱為“發眼”,又稱“鼓眼”)來指揮。這“五方樂器”即大鑼、堂鼓(又稱二鼓)、高腔領唱(即川劇幫腔的領唱)的演奏或唱腔,要聽這打小鼓的“眼子”發出音調(稱為“曲牌”),即人們常稱的“調子”或“聲調”來調度。


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圖注:川劇司鼓

川劇高腔是曲牌音樂體,各曲牌長短句調格、字數,原則是有規定的,因劇情發展需要,加入若干對仗的五字七字的唱詞(稱為“滾唱”、或稱“加滾”、“放流”、“數板”),司鼓則根據劇情需要發眼子(稱“板眼”),樂器與唱腔就根據小鼓發出的眼子演奏或演唱相應的曲牌。司鼓除用小鼓發“鼓眼”進行指揮外,還要靠觀看演唱者的手勢(這叫“觀堂子”)來調整指揮。列如演唱者對司鼓“發眼”曲牌的固定唱腔不熟悉,演唱與音樂不合拍,叫著“頂板”,即向司鼓打手勢,要求改板。演唱者手勢的通常動作是:用食指翹起比個“一”叫“一字”曲牌眼;食指、中指並列比個“二”字,代表“二琉”;也有用小指、無名指並列比的。小指、中指、無名指並舉個“三”代表三板,稱為“一字二流三板”。


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圖注:川劇藝人

如果演唱者用小指翹起,其它手指握拳,即是個“七”,意思是演唱的曲牌與鼓師的板眼不合,叫“扎板”,也叫“頂板”,要求司鼓另換協調一致的曲牌。如果司鼓是個有經驗的,見演唱者調子與自己的“眼子”不合拍,就馬上換“眼子”與唱者配合,這叫“見眼打眼”,使樂器與唱腔合為一體,讓旁人聽不出漏洞來,使這出戏演唱得有聲有色。在川劇中一折戲的唱腔經常遇到變調,也就是曲牌的變換。如《三祭江》中,演孫尚香的人,從劉備數到關羽,又唱到張飛的前後功業,從二胡、高腔至彈戲,演唱中變了三次腔調。司鼓就要根據劇情的需要,“發眼”指揮樂器更換曲牌,彼此配事默契,讓人聽起來悽楚婉轉,蕩氣迴腸。

德陽縣城最早的“川劇玩友會”成立於二十世紀初,由蔡忠、龔布客(因年代久遠,直名難考,曉者中知綽號)等一幫川劇愛好者組成,蔡忠為會長。起初不叫川劇玩友會,而叫“文雅社”。後來有個名叫陳大俊的人,他曾硝過豬牛羊皮,開過磨坊,又在辦皮影(燈影)和木偶班子,有一定的經濟來源。他的燈影或木偶戲大多以唱川劇為主,因此他唱的川劇小旦特別唱得好,他也加入了這個“川劇玩友會”。家住德陽縣城南街(原二百貨公司處)的楊孔林,也愛好坐唱,因他是國民黨川軍軍長田頌堯的妹夫,有錢有勢,後來被玩友們推選為會長。德陽城內的江竹雨,也愛唱川劇,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社會關係,後來亦被推選為會長。這些有權有勢有一定名堂的人,自己都有一套川劇鑼鼓和一幫會唱人馬。


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圖注:川劇玩友

德陽縣城舊時擺圍鼓大多在茶館裡進行。北街的大可樓(又稱“友誼”)、臨安、園圓、利忠;南街的矮樓、永和樓、長春、餘濤、明園、金鼓園、集賢;西街的清風亭、許園、春風;西外街的西江、清江;東街的大觀園、東來亭、小要香;東門外的東風大茶園等茶館,幾乎都擺過圍鼓。量比較大的茶館如大可樓、臨安、長春、西江、清江以及西街的“西火神”與“火神廟”、東風大茶館內,是“玩友”們經常聚在一起擺圍鼓“坐唱”的地方。

舊時的德陽縣城如樂場地較少,外來文藝節目缺乏,因此當地川劇坐唱頗為流行,深受人們的喜愛。那時人們的文化生活,除了有戲班子在此地演出看戲外,一般就只有在茶坊酒店裡擺擺調(拉家常),消消遣;或在茶館裡聽評書。所以每當茶鋪裡擺上圍鼓,來的人就特別多,茶鋪也就特別熱鬧。那時人們逢生做壽、紅白喜事、生親滿月,都喜歡把這幫“玩友”請到家中,在院壩中設茶擺圍鼓,以助熱鬧氣氛。舊時的德陽縣也時行“買彩票”,一旦誰中了大獎,就要邀請這幫玩友到家去坐唱,以恭賀發財。那時德陽大凡生意開業,特別是茶鋪新開張,都流行請上一幫玩友到鋪堂唱幾折川戲。那些有點經驗的茶客,聽到誰家茶館新開業,在擺圍鼓,一早就前來捧場,一邊品茶,一邊聽戲,大有一種悠哉遊哉、逍遙若仙的感覺和氣慨。茶鋪裡一旦擺上圍鼓,頓時門庭若市,顧客倍增,生意也就特別興隆。開張業興,紅紅火火,也圖個吉利。


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圖注:川劇表演

在舊時的德陽縣城,擺圍鼓也特別講究唱口。當時有個名叫陳育山的人(外號叫“陳鹽客”),因唱生角唱得好,在茶館裡唱《進宮問病》這出戏,演唱隋煬帝楊廣進宮問病,調戲其父愛妃陳夫人之歷史故事,由於聲音甜潤,字正腔圓,把楊廣那種貪淫好色、眉目傳情的內心世界唱得淋漓盡致,傾倒了不少茶客,就連專業演員聽到這種唱腔也拍案叫絕。還有個劉超,不僅會司鼓,解放後還在川劇團裡改劇本。


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圖注:川劇演員

玩友中的張克明、李躍光、李白良解放後都到射洪縣川劇團裡當上了正式演員。有時在茶館裡擺圍鼓,玩友們也唱些《打胖官》、《王婆罵雞》、《駝子回門》這類劇情詼諧、逗人發笑的戲,德陽人將這戲稱之為“算(涮罈子)”戲。有的玩友在演唱這出戏時,為了搞笑,活躍氣氛,把其中有的唱詞或臺詞改編了,令人聽起來捧腹大笑,滑稽幽默,茶館內外歡聲笑語,熱鬧非常。

解放後,到了1958年,德陽縣城又開始搞“川劇坐唱”。並在這裡成立了“川劇玩友協會”,由當時的回民食堂經理馬興友為會長。

1966年,因為眾所周知的時代原因,德陽縣城停止了擺圍鼓。在當時,川劇傳統劇目受到批判,時興的是京劇“八個樣板戲”。那時的年輕人也錯把川劇當成了“封、資、修”的東西。


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圖注:川劇藝人

1982年,德陽縣城再度興起擺圍鼓,併成立了“川劇玩友協會”,第一任會長叫蔣一同,第二任會長叫劉月山,第三任會長叫林文友。最初在德陽縣城北街福音堂擺圍鼓,後來又在西街的堰塘壩,南門外酒廠內的茶園,川劇團內的茶座、紅雨村、文廟公園茶館、西街的紅土地廟,以及後來建立的“革命大院”等地都擺過圍鼓。這時參加擺圍鼓的人與解放前大不相同,再不都是有錢有勢的社會名流了,許多川劇藝人、川劇團退休演員也加入了“川劇玩友協會”擺圍鼓的行列中,使德陽地區的地方文化進入了興旺時期。


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圖注:川劇演員吐火

1992年1月7日,德陽市首家農村“川劇玩友協會”在旌陽區龍井村成立,楊開國為會長、舒俊成、王文友、楊茂珍為副會長。他們自籌資金,買來川劇樂器,並從德陽劇團請來退休老藝人劉月山、劉長地、周翠玉等指導排練,手把手教年輕人學唱川劇。以前龍井村的老人們要聽川劇必須進城,如今村上的茶館裡天天擺圍鼓,使他們老有所樂。

1996年,舒建廷擔任龍井村“川劇玩友會”會長,時常有孝泉、德新、黃許、綿竹、中江、廣漢、成都以及南部等地的玩友前來坐唱走訪。著名的成都川劇團演員蘭光臨也曾到龍井村來坐唱過川劇。後來,龍井村川劇玩友又籌集資金,買了川劇服裝,道具,除自己有一幫坐唱者外,經常又有外地來的一些川劇演員或川劇愛好者,他們便逐漸從“坐唱”轉入了舞臺演戲。德陽縣城“擺圍鼓”坐唱川戲這種文化活動也就逐漸從這裡開始消失了。


在川西壩子賞川劇坐唱,感受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圖注:川劇藝人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視、電腦,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加上麻將、紙牌流行,卡拉OK廳、舞廳、網吧、廣場舞等文化活動場所隨處可見,川劇坐唱擺圍鼓也就日益缺乏活力。不過老年人仍然喜歡川劇座唱。譬如在川西壩子的綿竹縣城,每到公園裡擺圍鼓時,觀眾總是裡三層外三層。由於綿竹戲迷多,川劇文化氛圍好,吸引來姊妹花川劇團常駐綿竹演出。他們如今租下了縣城近郊一處農家樂改作戲園,有正規舞臺,演員演出非常敬業,給廣大戲迷們帶來了不少樂趣。看來,以川劇為代表之一的傳統文化並不會過時,關鍵我們要學會經營,與時俱進,給觀眾提供質量過硬的文化產品。(譚金強/文,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