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質疏鬆日」人生不過3萬天,不硬硬朗朗的怎麼行?

都說人美在骨不在皮

骨骼支撐著我們的肉體

它是我們生命活動不可替代的一個“大零件”

如果真能讓我們的身體因此而賞心悅目

那確是錦上添花

如果不能

至少硬硬朗朗~

「世界骨质疏松日」人生不过3万天,不硬硬朗朗的怎么行?

可是近年來,骨質的疾病也越來越頻發。而骨質疏鬆是各種骨科疾病的常見誘發病,如果能早一點提高對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意識,積累專業的救治常識,那麼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悠然自在。

「世界骨质疏松日」人生不过3万天,不硬硬朗朗的怎么行?
「世界骨质疏松日」人生不过3万天,不硬硬朗朗的怎么行?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2018年伊始,國家開展了首次中國居民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這份專業翔實的調研報告會告訴你,最權威、最科學的骨質疏鬆防治手段。

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和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最新發布的一項調查:

此次調查獲得的中國人峰值骨量數據為基準,按照國際骨質疏鬆症診斷的金標準(即骨密度低於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2.5個標準差時可診斷骨質疏鬆症)計算患病情況。

專業的調研報告是最可靠的醫學科普來源

骨質疏鬆症對中老年女性威脅更大

調查顯示,我國40-49歲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3.2%,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19.2%,65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達到32.0%。

其中,各年齡段男性、女性、農村地區人群和城市地區人群的骨質疏鬆患病率情況(%)由上至下依次為:

「世界骨质疏松日」人生不过3万天,不硬硬朗朗的怎么行?

我國低骨量人群龐大

骨密度低於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1-2.5個標準差者稱為低骨量人群。

調查顯示,我國40-49歲人群低骨量率達到32.9%,50歲以上人群低骨量率為46.4%。

其中,各年齡段男性、女性、農村地區人群和城市地區人群低骨量率(%)由上至下依次為:

「世界骨质疏松日」人生不过3万天,不硬硬朗朗的怎么行?

在未患骨質疏鬆症的人群中,40-49歲人群低骨量率達到34.0%,50歲以上人群低骨量率為57.4%。

「世界骨质疏松日」人生不过3万天,不硬硬朗朗的怎么行?

居民對骨質疏鬆症認知普遍不足

調查顯示,2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相關知識知曉率僅為11.7%,其中男性為10.5%,女性為13.0%,城市地區為17.8%,農村地區為8.1%。

在骨質疏鬆症患者中,知曉自己患病的比例也較低,40-49歲骨質疏鬆症患者的患病知曉率為0.9%,50歲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曉率為7.0%。

「世界骨质疏松日」人生不过3万天,不硬硬朗朗的怎么行?

20歲以上人群中,接受過骨密度檢測的比例僅為2.8%,其中男性為2.5%,女性為3.2%,城市地區為5.0%,農村地區為1.5%。50歲以上人群中,接受過骨密度檢測的比例為3.7%,其中男性為3.2%,女性為4.3%,城市為7.4%,農村為1.9%。

「世界骨质疏松日」人生不过3万天,不硬硬朗朗的怎么行?

為什麼骨質疏鬆症如此高發呢?

增齡和不健康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

50歲以後低骨量率和骨質疏鬆症患病率開始增高,女性尤甚,主要是由於女性在50歲以後多數進入絕經期,雌激素水平顯著下降,骨量開始出現大量丟失,男性50歲以後雄性激素水平和肌量的下降也導致了骨量的流失。

65歲以後骨質疏鬆症患病率顯著增高,主要與增齡所致的多種激素水平異常、腸鈣吸收功能下降、維生素D合成和活化不足、腎功能減退和體內氧化應激水平過高等密切相關。

同時,骨質疏鬆症的發生也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不平衡膳食、靜坐生活方式、日照過少、吸菸、飲酒、藥物使用等均可導致骨質疏鬆症發生風險的增加。隨著我國城市化、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廣泛流行,骨質疏鬆症防控形勢將日益嚴峻。

社會大眾對骨質疏鬆症認知不足

由於低骨量狀態和骨質疏鬆症前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加之公眾對骨質疏鬆症預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骨密度檢測率較低,大部分居民在骨量下降初期沒有采取及時的防控措施,預防和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而在出現疼痛、脊柱變形和骨折等情況後才發現自己患病。

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預防這可怕的疾病呢?

認識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特徵是骨礦物質含量低下、骨結構破壞、骨強度降低和易發生骨折。疼痛、駝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主要表現,骨質疏鬆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骨質疏鬆症的危害

骨質疏鬆症的嚴重併發症是骨折。通常在日常負重、活動、彎腰和跌倒後發生。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髖部和手臂。骨折及併發症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關注骨質疏鬆症的預防

各個年齡階段的人群都應注重骨質疏鬆症的預防,絕經期後的女性及中老年人是骨質疏鬆症的高發人群。嬰幼兒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都與成年後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有密切聯繫。

骨量積累不容忽視

人體骨骼中的礦物含量在30歲左右達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相當於人體中“骨礦銀行”儲備越多,到老年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時間越推遲,症狀與程度也越輕。

均衡飲食促進鈣吸收

鈣是決定骨骼健康的關鍵元素。飲食習慣對鈣的吸收密切相關,選擇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對預防骨質疏鬆症有益。

日光照射有助於鈣吸收

充足的光照會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維生素D對鈣質吸收起到關鍵作用。建議每天至少20分鐘日照時間,提倡中速步行、跑步、騎行等多種戶外運動形式。

堅持運動預防骨質疏鬆症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需要不斷的運動刺激,缺乏運動會造成骨量丟失。體育鍛煉對於防止骨質疏鬆症具有積極作度負重運動可以讓身體獲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強度。

預防跌倒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鍛鍊運動負荷小,能量消耗低,有助於老年人預防跌倒和外。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吸菸和過度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增加骨質疏鬆症風險。

這份自測表單做個小參考吧!

1.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會傷到自己的骨骼?

2.您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激素類藥品嗎?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輕時降低了三釐米?

4.您經常過度飲酒嗎?(每天飲酒2次,或一週中只有1-2天不飲酒)

5.您每天吸菸超過20支嗎?

6.您經常腹瀉嗎?(由於腹腔疾病或者腸炎而引起)

7.父母有沒有輕微碰撞或跌倒就會發生髖部骨折的情況?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歲之前就絕經了?

9.您是否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除了懷孕期間)?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陽痿或者缺乏性慾這些症狀?

「世界骨质疏松日」人生不过3万天,不硬硬朗朗的怎么行?

以上問題可以幫助進行骨質疏鬆症高危情況的自我檢測,任何一項回答為“是”者,則為高危人群,應當到骨質疏鬆症專科門診就診,早診斷、早預防、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