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18年多地出现教师严重紧缺的情况,学校还在招聘代课教师,这是学生增加了还是老师少了,你怎么看?

陨石61


我是中学教师,题主所说问题确实存在,而且比较严重。下面结合我区、我校的情况说一下原因:

第一是城乡差别导致地区间教师产生流动障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孩子们都往城市里挤,造成城里人满为患,乡间冷冷清清。笔者曾经到苏北沭阳去支教,其乡间某乡镇中学,编制内教师76人,整个初中学生72人。他们把初二年级两个班合起来,凑了18个学生。而县城一所学校就2万人,几乎每个班级都60-70人。

第二因教师待遇问题,在职教师流失严重。年轻教师报考意愿低。

每年暑假都是教师的离职潮。据报载,杭州在这个暑假有800多名教师离职,重新择业。我在杭州跟岗学习期间了解到,杭州教师工资非常低,根本无力应对杭州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以前尚可偷偷补课来补贴家用,现在严查之下也做不了了。这样,生活都保障不了,自然离职成风了。

教师的低报酬,直接导致年轻人不愿意报考教师。安徽、四川、河南多地出现教师招考,报名人数不足现象。湖南甚至由于报名不足,录取考了9分考生。据了解,河南有的地方工作都20年了,打卡工资也只有4000多。还不如去工厂打工。苏州新入职的教师,研究生,两个班语文,居然打卡工资2800元。这简直就是不让年轻人活。

第三,由于编制、职称问题导致教师短缺。

本来教师还有一块编制的遮羞布,给教师一点心理安慰。现在连这块遮羞布也扯掉了。苏州新入职教师统统没有编制,采取“企业化”管理方式。教师的吸引力严重下降。

职称,现在已经成为教师心头永远的痛了!由于晋级名额的限制,导致老师们晋级无望,没了方向,进而产生“退群”的念头。一个没有晋升通道职业,注定是没有吸引力的。

第四是二胎潮导致教师短时间内捉襟见肘。

二胎政策的放开,导致生育人员大涨。而女职工又占学校比例高达70%,这就直接导致教师紧缺。

第五是学校领导兼课率低。

现在学校领导往往只带一个班,而这些领导都是原来带两个以上班级的中坚力量。他们放环后抛下的班级,便造成师资短缺了。

综上所述,既有教师少的原因,也有内部窝工的原因。


姑苏讲堂


不是学生多了,也不是老师少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每个镇都有10来名老师升职上去管理老师,这个你懂的,这些管理中小学的办事处的人占着老师的名额,收着行政的待遇却不在教学第一线;

二、正校长不带课,行政一天只上一节课,其实行政只是特殊的老师,校长职务工资1800,行政1300,减了课已经可以完全抵销他们行政上的工作,但还有职务工资,这是严重不公平的,也可以说是一种腐败。

就这两方面,本来如果所有人都要担课的话,老师是足够的,就因为有了这个潜规则。

所以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吵着要给代课老师一个公道,一个名分,但几年后,还是大量招收代课老师, 一天不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会招收大量的代课老师。


君子19920306


发表一下自己见解1:参加过几次教师招聘,能考进去的都是文化课特别牛的。也就说特别会做题的。学校近几年出现的教师缺乏师德,也是弊端的一种显现。只要高分数其它的不看

2:进入面试以后,谁有关系用谁。而不是谁有能力用谁。这个都是公开了。进入过面试的都知道。

3:拿美术教师来说。美术生考大学看的是专业课成绩文化课比重不高。而考取美术教师要看高比重的文化课。专业其次。这就堵了太多专业课很好的美术生。考进去的几乎专业课都很烂。这个美术生都知道。几乎都是专业课好的文化课差。进去就是混日子了。

4:每年每个学校招聘老师就三四个最多。上千人报名。完全可以多招聘一些。多给年轻人机会。现在是学校不招聘,外聘。而外聘的教师做的多,工资极少。有编制的教师却各种假期,找人代课。拿着工资玩。这就是恶性循环。

5:年年缺教师,招聘编制的却有限。进去了却不认真教。呵呵


晚安72728096


不仅仅是2018年,教师紧缺状况已经存在很多年,只是现在越来越突出罢了,部分地方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



01 为什么教师紧缺?

1、现在的编制还是三十年前的编制,但现在的考试科目增加不少。以前,小学考试就语数两科,初中就政语外数理化六科,而现在,小学增加了英语、科学、品德。初中史地生体育实验等都要考,今后还有可能要考音乐美术,考试科目增加,但老师编制没增。

2、教师正是进入退休的高峰期,每年退休的教师有加速的趋势。退休的人多,新进人员不足,缺口就大。

3、年轻教师离职逐渐增多,骨干老师被挖走,加剧了教师人手的紧张。

4、教师人手缺口,但地方没有及时补充,造成了缺口。



02 除此以外,还有几方面原因,加剧了人手紧张。

1、乡村教学点的存在,加剧教师紧张。本来编制就紧,但是教学点生源不足,但班级并没减少,老师还要那么多。但编制却是按学生人数来核定的,这样就造成本来人手紧张的学校老师更加紧张。

2、部分乡村学校,即便不是教学点,也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尽管生源不足,但老师不会少。

基于以上原因,很多学校教师人手紧张,部分学校还请了代课老师。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教师人手紧张,会造成工作负担过重,从而影响工作效果。解决教师人员紧张问题,主要还是要提高编制标准,满足育人要求。这样才能缓解目前很多学校教师“青黄不接”的状况。你说呢?

我是头条【文轩阁】专注教育,一贯直言,欢迎关注!


文轩阁


我是一位在编在岗的乡村教师,刚毕业第一年进校头几天晚上睡觉都在哭,觉得辛苦熬夜努力了大半年挤破头的考到老师就是为了在乡村里教书,每个月守着两千来块的工资过日子吗,越来越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学校穷根本就没有其他任何福利,只有死工资,而且还担负着各种责任,我觉得我的青春和时间已经被白白浪费了,现在只能说走一步算一步,实在撑不下去就辞职


Double71964926


我想当教师呢!就是要考试几科太累了,老师多好,一天两节课,改改作业,周末双休还有寒暑假,还有啷个,又轻松又有假期,难道还有很高工资?患得患失呀,再说现在老师补课费也收入挺高的


夏雨尽情拍打荷叶


编者按:自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以来,教师就很紧缺。按道理,投资那么多钱来实施均衡教育,教师应该合理配置才对,但是为何2018年各地总是觉得教师不够甚至有些学校找不到人上课的地步呢?



这个问题,我没有做过实际调查,写出来的答案没有什么说服力。不过,凭我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阅读了一些关于教育的文章和新闻,足以使我的回答更具备说服力。

一,关于城乡教育差异。

大家都知道,现在乡下的有钱人已经不满意现在的乡村教育,所以他们会在城里买个学区房,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城里学校。所以,造成乡村学校的生源减少,有些地方的教师过剩的情况发生。

相反,城里的学校又因为乡下生源的不断加入,教师又不够,只能从乡下学校招聘教师(有些经过关系直接调动)进城里教书,甚至还城里一直在新楼盘周围建立新的学校,招聘乡下教师多了,乡下的老师又不够用,招新教师又没有名额,所以只能找一些合同工一样的代课老师来顶岗。

但是,乡下的老师由于有些教师已经进城教书,又造成乡下教师的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只能招聘特岗教师来补充,(特岗教师的待遇是国家发的,所以地方教育部门很喜欢特岗教师的到来)。

2018年以来,大学生也不愿意来当特岗教师了,教育部门又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就是招聘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师重返教育岗位,让他们又顶一阵子,让他们把自己的蜡烛“烧光”。

二,关于学生生源的问题

按照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结论来看,我们国家的生育率其实是下降了,并不是说生源变多了。虽然国家开放了二胎,但由于开放二胎的时候,有些夫妻已经有了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也老了,再加上生活压力大,二胎的效果没那么明显。

年轻人夫妻,又因为房价太高,生活压力大,又买房子,又养车,家里还有老人等等,他们的生孩子的愿望也没有那么大,对他们来说,现在还在啃老,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生二胎。 还有一大部分剩男,剩女,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不想再结婚,甚至打算单身一辈子。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

总之,总的来看生源并没有涨多少。只是,某个地方某个县城在短时间内涌入一些乡村的学生,给人生源多的一种假象而已。

三,关于教师编制的问题。

教师编制是阻碍教师流动的主要障碍之一。没有关系的老师,由于编制的问题很难实现有效的调动。正因为如此,教育部门又搞了个“县管校聘”这么一个管理制度,让教师在一定范围内流动。不过,这样的调动只是城里和乡下简单的交流,城里的老师不会真的去乡下教。也就是,只有乡下的老师流向偏远而地区,不会出现偏远地区的教师流向城里(当然,有些会有关系调动的除外)。这样,总体上教师的编制还是没多大变化,也难以解决城乡教育师资不均衡的现象发生。

四,关于职称问题。

2018年,各地出现严重缺教师的现象,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关于职称的问题。教师的工资待遇常年处于低位,这就是因为教师的职称没有得到一个正常的有效提升造成的。按照正常的发展,教师的工资待遇应当是一年一小调,三年中调,五年一大调,十年翻一番,这样才有效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他们才对教育有盼头,才能使年轻的教师自愿乐于加入教师队伍中。

但是,由于职称的问题,很多老师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职称又因为没名额不得申报,因此收入也常年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导致教师们没有一点积极性,看不到前途在哪里,心情低落。

很多老师就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算一天。更加令老师们心寒的是,很多之前通过各种(造假,关系)等早早取得了高级职称,又在领导岗位上(其实没什么水平),又不带课,又占着编制,职称名额等等,教师们真是有苦难言,反正教的好也不得评,教不好也一样那点工资,积极性怎么会高呢?

所以,教师们纷纷说道:“自己进坑就算了,决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进坑!” 综上所述,教师的紧缺不仅仅是生源的问题,也不是工资待遇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问题,以及社会对教师的不重视,不尊重的问题。尊师重教,决不能再只是一句口号了!


孖无悔观教育


政府控制编制,不许学校招够,用代课老师顶岗,可以“节省”大笔财政,一名代课老师2000元/月,缴完社保后,到手只有1700元左右,没什公积金,没有绩效工资,没有集资建房,你们算算吧!故意这样做!可千万别赖没人当中小学教师,报考的海了去啦,但临时代课老师真少的可怜!我发现当代课老师相当不错:没有琐碎的事务;没有扶贫任务;没有不能当家教约束;没有不能社会力量办学上课的限制;没有非得在一个学校的死规矩。。。。。


侠谷大侠


我们市很多地方都是缺老师,很多学校都在招代课老师,但是每次教师编考试给的名额很少。就我们县每年二百人左右,连续三年人数是在递减的,但是每年报考的人特别多,特别是这几年一直在说教师扩招,很多人都自考资格证,参加考试。现在的情况就是很多人不上班,专门报班学,从九月份开始,到明年七月多考试结束一直在辅导班,还是很多人考不上,各个辅导班的总人数超招聘总人数特别多,大的辅导班都四五千人,一个市才招两千人左右。

是缺老师,但人家不招,不给名额能怎么办,合格学校花低价钱去招一些临时代课老师,给财政省了多少钱。说真的代课老师那点工资都不够自己吃喝的。


六小瑾瑾


说实话,公立有些小学的老师有些都赶不上家长的学识和心力,基础教育就是走个过场,我们现在二年级,基本学校的内容自己暑假里就学完了,等着老师教再应付那些超纲的考试,根本不可能。如果考试考得不好,老师又分分钟先家长约谈,学习成了100%家长的事,似乎跟学校没啥关系。现在随着每个孩子的应试起点的不断提高,应试教育成了枷锁,素质教育(需要更多好资源)又一直无法展开。

单我个人经验是,学校学习效率太差,不论是艺术类的还是文化类的,基本都在课外参加有偿服务的兴趣班或者培训班解决问题,但是不说大量消耗金钱,关键是增加了孩子大量课外的时间成本,现在的孩子真的太辛苦了!我的目标是努力赚钱,与其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不如自己多努力一点,争取初中转学,去个好点的私立学校吧,应试能力和执行力总得选一个吧?我们这种一般智商的孩子不可能两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