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登高望远 尊老敬老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小时候,觉得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长大了,觉得重阳节是爸爸妈妈的节日

不经意间,重阳节也许即将成为

我们自己的节日

光阴似箭,没有返程

如今,尊老、敬老、养老、爱老

依旧是这一天的主题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神话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费长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磨破了无数双鞋,翻过了无数座山,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费长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费长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他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几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告别仙长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没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节日历史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享宴高会”颇有点像今日的party聚会?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晋代,古人过重阳的方式是赏菊,这跟文人陶渊明有很大关系,他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一边看着满院子的菊花,一手拿着菊花酿制而成的美酒,一边吃着吃着菊花做成的糕点,顺便再抒抒情...人生情趣莫过于此啊!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唐朝,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提到的那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个时期是一家人登高、插茱萸,寓意让灾祸走得远远的。没人陪伴就会很孤独和伤感。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除了赏菊和赏灯宴。过节也保留了射箭习俗,但能参加宴会的多是近臣和宗室贵族,宴会地点有时在大臣府邸,最经常的地方是皇宫中的太清楼。在景德三年九月,宋真宗曾专门下诏书规定上巳、二社、端午、重阳等节,要各放假一天,作为经常的仪制执行。这和唐代一脉相承。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重阳节丨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暖心故事

有一个女生,因为跟家里处得不好,所以很少回家,

后来有一次回家,发现年老的母亲走路一跛一跛的,

不经意的看了母亲的脚一眼,

这才发现母亲的脚指甲太长而长到肉里面造成流血,流脓,

这时,她认真的看着已经很久没有正眼看过的母亲,

她才发现在她眼前的母亲已经年老,

老到已经没有办法弯下身来自己剪指甲,所以才会让双脚的指甲伤到肉,她哭了!

从此她变每个礼拜回家,用一盆温水先帮母亲泡脚再帮她剪指甲,

泡温水是让脚指甲变软,才不会因为这样不好剪而伤到母亲的脚。

一直以为父母也应该跟我们一样能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

新的科技、新的资讯,新的理财观…

直到最近几年才知道他们追的蛮辛苦的,

遥控器太多太复杂、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完全陌生的理财工具…

直到最近几年才知道为了怕我们不耐烦,

父母偶尔忍住了想说的话,想做的事, 如果没有这次远游, 迟钝的我也不会知道,一向热心打点照顾我们子女无微不至的父母,

退休十几年的老爸,竟衰老得如此快速。

我们五姊妹只凑足了三个,决定陪爸妈去新加坡玩。

在去程的飞机上,老爸四小时都不愿如厕,任凭我们好说歹说,他依然老僧入定,不肯起身。 在每一站观光区,他也是非到万不得已才进男厕。

有次我观察到他小解很久才出来,看不到熟悉亲人身影,

先是向东搜寻,继而向西眺望,即使在这节骨眼,

他也不愿放声大喊大叫,让我们子女没有颜面,

站在陌生人群中,一副茫然失魂的样子,安静、耐心等子女们的出现,

我终於了解他出门在外不愿如厕的原因。

以前不解事的小儿子常笑他八十几岁的外婆,连钮扣都不会扣,真慢!真笨!

好简单的一件事,为什麼老人家们就是做不好?

我们还未经历到,当然难以理解,年纪大了,

有时候手脚会不由自主、不听使唤,

我以为老爸和婆婆之间还有一大段差距,谁知他也不知不觉走到这个阶段了。

往后行程我根本无心玩赏,只要看到老爸表情稍有异样,

便好说歹说强行押解他到男厕,自己则只好守在男厕外头,

起初老爸感到万分不自在,后来也就渐渐习惯了?

回程飞机上,我陪老爸去洗手间,

他忽然低声对我说:「其实我不会锁机上厕所的门。」

我拍拍他肩膀,告诉他:「没关系」心里却翻涌出一阵心酸。

心里很想告诉同行的妹妹,下次出游,把各自的老公也带来,也可以多尽一份心也很想告诉没有同来的么妹,钱财日后都赚得回来,

唯有父母健在安康,又能带著远游,这才是为人子最大的福份;

想告诉老爸,如厕问题解决了,我们下次可以飞到更远的地方去旅行。

一趟旅行带给了我许多感触,

也让再度离开家、身在火车上的我不禁滴下眼泪....

或许是自己太多愁善感, 也或许担心自己的父母状况,

只是自己一直没发觉,才惊觉原来老爸老妈也变老了,变脆弱了,

不再是以前那「强壮的臂膀」、「温暖的避风港」,

原来一直帮我扛著头上那片天的巨人, 人也会变老....

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

我已长大 您还未老

我有能力报答 您仍然康健

秋色正好人未老

愿世间老人都能够青春永驻

心底坦然乐悠悠

父母的世界,愿我们永不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