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地產設計院,建築人還能去哪?

​​隨著下半年項目量的銳減,地產裁員已經成為事實,相對滯後的下游產業——部分設計院也慢慢感受到寒意,逐步關閉社會招聘窗口,僅僅保留校招通道,以便保持新鮮血液的輸送。

那麼,建築設計行業的冬天真的來了嗎?

01

建築學這個學科從創立開始,就一直帶著高大上和神秘的色彩。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老八校建築學專業的錄取分數一騎絕塵,再加上長達五年的本科學習週期,培養一個建築學人才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而當建築的天之驕子們離開學校走向社會,大家才發現,What?要麼選擇去設計院搬磚,拿命換錢熬夜爆肝;要麼選擇去當初自己一萬個嫌棄的地產公司,結果人家還挑挑揀揀,不一定要你。

除了地產設計院,建築人還能去哪?

傳統就業方向設計院(大型國企或民營設計院,外國事務所等),地產公司,政府機構(規劃局)等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都是常規選擇,各有優劣——

設計費萬年不漲,已被詬病已久,由於地產行業還是個比較年輕的行業,活躍在行業內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都還很年輕,導致年輕學子的上升通道無望

地產公司則算是徹底脫離了設計,側重於管理方向,很多同學一是捨不得多年來的建築學積累,另外地產的壓力大,節奏快,職場環境複雜,很多人也不適應;

而想進規劃局等政府機關(如上海)則是另外一種hard模式,要通過千軍萬馬獨木橋的國考不說,到了面試的時候,發現競爭對手不但來自國內頂級學府,甚至還有好幾個劍橋哈佛常青藤,簡直令人絕望。

除了地產設計院,建築人還能去哪?

很多人迷茫了,除了這些,我們就沒別的地方能去了嗎?

02

其實,經歷過高考和艱辛的建築學基礎教育的同學們,綜合實力是很強的,除了常規方向,也有很多其他領域適合建築學子在其中大展拳腳。

所以今天著重給大家介紹一些小眾的建築學專業就業方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作為擇業參考。


建築媒體

Construction media


建築媒體包括:建築雜誌、建築類出版社、策展、互聯網媒體,等等。

建築雜誌和出版社,可以近距離接觸建築大師,第一時間考察新銳建築,其實大家都很熟悉了,可以自行尋覓。

策展、文化類,國內外都有著名的策展機構和團隊,比如MOMA,馬達思班的建築之外等。

互聯網媒體有谷德、Archdaily、有方、建築學院等等,這類新興互聯網媒體,一般都很歡迎建築學背景的人才加入。

適合人群:適合喜歡個性文藝,有理論及文字功底,有一定的組織能力的同學。

薪酬範圍:4000~15000


設計公司品牌宣傳

Branding Promotion


現在設計公司的品牌宣傳工作日益得到重視,同濟院和中建院都有

同僚轉去了本公司或其他設計公司的品牌部,每天做新媒體運營和編輯工作,組織活動,宣傳項目,忙的不亦樂乎。

工作內容與建築媒體差不多,不過還是在設計公司體系內部,不需要親自畫圖做方案,但可以鏈接各位行業大咖,接觸前沿的行業媒體與最貼近行業的建築思潮。

適合人群:目前看來,非建築專業(如結構,水暖電)方向轉型的人較多,當然也有很多建築規劃景觀背景的同仁;內容專業性沒有建築媒體那麼強,側重宣傳,最重要是不需要爆肝畫圖,適合女性孕期哺乳期的選擇。

薪酬範圍:6000~20000


互聯網+人工智能+建築

Internet+AI+architecture


研究表明,建築業是數據量最大、業務規模最大的大數據行業,但同樣是當前各行業中最沒有數據的行業。

建築行業近30年來一直被約20%的行業增速麻痺,整個行業基本與互聯網和大數據割裂,管理創新能力弱,企業與行業的轉型升級步履艱難。

信息時代的行業都逃不過傳統模式的升級改造,建築行業也逐步開始擁抱變化,嘗試應用大數據、雲平臺、人工智能,進行項目的設計、匹配和管理工作,以實現行業的提速升效。

建築與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融合,未來有機會誕生新的管理模式和平臺巨頭,誰把握了信息和數據,就把握了未來。如今BIM、物聯網、雲計算、智能系統以及移動應用技術的應用和開發,就是一個開始。

行業非常新,CBI建設通,雲築電商,小庫xkool等,都還處在起步階段。不過,建築行業終究有一天會運用技術,解放人力,機器人都能一秒出十個方案了,你還不關注嗎?

適合人群:建築人中的技術流派,具有跨行業和多元化視野,敢於嘗試新事物,有自我主見的同仁。

薪資範圍:未知


諮詢、行業研究類

Consultant & Study


與建築相關的諮詢類工作其實一直都存在,比如RET睿意德、戴德梁行、第一太平戴維斯等都在做商業地產諮詢領域。

商業地產諮詢包含地產策略顧問,商業地產建築及策劃,招商運營,租賃代理等等工作,提供項目定位到招商落地及持續運營優化的全生命週期顧問服務;還要對接融資渠道、法律顧問、媒介推廣等相關資源,持續為項目帶來價值提升;

商業地產諮詢工作要做的出色,除了本身的建築設計基礎之外,還要有對行業本身有洞察瞭解和積累;近幾年一些建築設計院也發展了商業諮詢領域,如天華、同濟建築設計院。同理,還有產業地產,文旅地產諮詢策劃等等。

另一方面,很多基金公司和券商的行業研究員,會找相關背景的人才來擔任研究工作。比如互聯網行業類的研究員,經常都有計算機或軟件背景。

建築行業股票的行業研究員,有建築或地產開發背景當然更好啦。除此之外,對基金行業相關基礎知識,公司年報財報等等,也要有所涉獵。

金融行業與建築行業一樣,都是加班苦命壓力大,區別在於,能力強的人,在金融行業更容易短時間內起飛,年薪百萬。

適合人群:學了建築卻發現不合適,感覺自己想轉行金融或其他方向的,諮詢類企業可以讓你瞭解到更多行業全產業鏈的信息;而通過做基金行研曲線救國也可以達到轉行金融的目的。

土木工程的同學畢業都能去銀行工作,建築學為啥不行?

薪酬範圍:傳說是1248,第一年月薪1萬,第二年月薪2萬,第三年、第四年……


教育培訓行業

Education


現在兒童教育培訓形勢一片大好,家長們越來越怕孩子們輸在起跑線,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據可靠消息,某老四校建築碩士畢業的妹子進入一家民企設計院後,實習期過完就被裁員了……然後妹子就去了學而思培訓,現在月薪兩萬多還不用每天上課……然後公司也為能招到這樣的名校畢業生而感到很happy……

身邊做兒童教育培訓的同學,編程,英語,計算機,機器人,藝術教育,下海的已經不止一個兩個了……

適合人群:適合對教學感興趣的人群,由於目前高校留任實在太難,教育小朋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教育行業裡的高學歷人才,現在去了都是降維打擊。

薪酬範圍:8000~20000


地鐵,機場,部隊設計院

METRO&AIRPORT&UNIT


雖然還屬於設計院的範疇,但畢竟與大家熟悉的建築設計有些差異,很多同學可能沒有考慮過……

地鐵行業現在是國家扶持的朝陽產業,項目非常多,需要大量的設計人員。主要是做地鐵站設計。弊端是會閹割掉建築學大部分的技能,簡單點說熟悉天正、會點SU就夠了。但需要很強的協調能力和總體把控能力,因為需要配合協調的相關專業實在是太多了。

待遇比做工民建的暫時來看要好,因為現在只要是做地鐵的設計院都在忙的死去活來的。

本科應屆生的話,像北京城建這種大院第一年算上補助一個月就有1W+。成長途徑和一般的建築院基本是一致的。其他還有鐵一院、鐵二院、鐵三院、鐵四院、鐵四院……等等。

當然一些機場設計院也類似,一般項目都是委託,不加班,待遇也不錯,有些去了的同學已經感覺太閒,開始研究投資和思考人生了……

部隊設計院就更神秘了,一屆同學可能只有一兩個會去。部隊有很多基礎設施,營房,訓練場地等等,國家也有很多水利和土木工程,有保密需求,不可能都給地方設計院做。雖說工資不是特別高吧,但是基本都包一日三餐,解決住宿,還要啥自行車啊。

適合人群:適合希望繼續從事設計工作,但是木有那麼嚴重的建築情節的同學。

薪酬範圍:一般設計院薪資,但是不加班,可兼顧生活,性價比高。

03

除了上文提到的各個行業和領域可以讓建築學畢業的同學一展拳腳,還有相當一部分建築學的同學找到了人生所愛,徹底轉型,華麗轉身,在健身行業,餐飲行業,服裝及平面設計行業,攝影領域等等大放異彩。

為什麼大家總是覺得畢業之後的選擇狹窄,選擇太少,第一是因為建築學本身學科專業度相對高,導致視野也有一定的侷限,學生時代接觸到的領域和信息確實比較少,對其他行業缺少了解;第二,地產行業的迅猛發展,使得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設計院的薪資水平都處在領先位置

(其實現在也不低),地產公司更是給出高薪求賢,這就導致學生們一窩蜂的湧入。


除了地產設計院,建築人還能去哪?



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在選專業的時候,也許不瞭解建築,更不瞭解自己,

只是隨著行業趨勢報了熱門專業;而現在的社會對於成功的標尺評價非常單一,就是一個字,錢。賺錢多你就是好樣的,賺錢少就是廢人,至於喜歡和熱愛,有幾個人有勇氣去選擇和改變呢?

即使知道建築學畢業之後有很多選擇,但是橫向比較之後,覺得都不如做設計和去地產有前景,也就放棄了。

羅素說過,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

很多喜歡文科,喜歡藝術,喜歡音樂或其他的小夥伴,因為行業蕭條和社會評價的緣故,選了賺錢多的專業,給自己平添了很多痛苦。

對職業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選擇,而是放開眼界,聽從內心,勇於嘗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才能落子無悔。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