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迁都”记:从博山到张店

张店——博山,坐公交单程将近一小时,而在五十年前,往返一趟则要花费6个多小时。1961年,因为机关驻地迁移,许多人开始了频繁往返于两城间的生活。而两地的命运随之也在时光流逝中演绎出了不同的咏叹调。

口述:博山当年是座繁华的老城

淄博“迁都”记:从博山到张店

博山

“当时的博山无论从工业还是文化来说,都是淄博的中心。”如今已80多岁的王乃高老人是个“老博山”,50年前的景象历历在目。作为淄博市工会文化第一人,他记录下了那段历史,也见证了那段岁月。“当时不管是淄博电机厂、博山陶瓷厂、732厂,还是几个煤矿,都在博山。”在王乃高老人的描述中,工业的繁盛给城市注入了活力,带动了交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博山也是最早的,所有的演出都在淄博市工人文化宫,那个年代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安排。不但有活动月报,还有艺术团。每逢星期天演员都在文化宫排练,几乎没有请假的。”在老人的记忆中,组织艺术团下厂矿搞得最好的也是博山。

淄博“迁都”记:从博山到张店

1964年,拍摄的博山区福门桥一角

淄博“迁都”记:从博山到张店

红门——碧霞元君行宫,始建于1602年(明万历30年),解放初期,曾遭到破坏。1960年5月重修竣工


而当时的张店,用群众的话说有“三怪”——“中心马路在城外,马路两旁把粮晒,电话不如走得快。”这与当时各方面建设都初具规模的博山相差甚远。为什么政府驻地要从繁华的博山搬到张店?淄博市委党史委及淄博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多次帮助本报记者,联系当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希望能还原那段历史。


崔大爷是位退休老干部,当年他亲历了那次搬迁。但谈及当时搬迁的原因,大爷表示他仅仅是参与者,并不是决策者,因此只能回忆过去搬迁的情形,其余不方便多谈。“当时我从事宣传工作,搬迁都是以部门为单位进行。”从1961年开始,一直到1963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全部迁移到张店。在崔大爷的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就是来到张店才发现只有几条马路,市委大楼旁边全是庄稼地。因为是政府工作人员,所以平时也居住在市委大院,只有周末才坐火车回博山与家人团聚。

淄博“迁都”记:从博山到张店

淄博市工人文化宫


分析:交通等因素导致发展受限

淄博市第一医院、山东省陶瓷公司等等,这些六、七十年代的单位名称仍然是不少博山人心中的荣耀和骄傲。很多方面都能看出博山当年作为中心城区的显赫地位。最明显的莫过于博山火车站,说起这些,原淄博市政府特邀顾问、原山东省陶瓷公司总经理王尔孝记得非常清楚。

1961年,王尔孝是山东省博山陶瓷公司的团支部书记。对于政府驻地搬迁的原因,他告诉记者,发展受限是主要原因。

他告诉记者:“当年,博山的工业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是淄博乃至山东省的重要工业城区。当时的博山主要集中在四十亩地附近,一些企业再想扩张已没有空间了。现在,你仍然会看到不少的工厂建在山上。”

在王尔孝看来,博山作为重要城市的标志之一,就是当时的铁路线,这个铁路源源不断地将一些材料和物资输入输出。但在这条铁路上,博山却是一个终点站,铁路以及公路的便利程度远不如张店,所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博山无法更好发展。而当时的张店,不仅交通方便,还便于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淄博“迁都”记:从博山到张店

细节:迅速的搬迁行动

淄博“迁都”记:从博山到张店

1974年拍摄的张店城区


另外,惠民和淄博合并成立专署可能是搬迁的另一个原因。1958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建立淄博专区,淄博市改为专区辖市。昌潍专区博山县撤销,所辖12个公社分别划归淄川区和博山区。淄博市辖博山、张店、淄川、周村4个区。1961年淄博市与惠民专区分设后,惠民专区的工作人员回到了惠民专区,而当时的淄博市委大楼已经盖好。

通过1961年3月份的《惠民、淄博两地区划交接小组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可以了解到,两地的交接事宜涉及人员、企业、房屋等诸多问题。淄博、惠民两地通过会议协调,将人员和单位的关系逐步理顺,这方面的交接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但涉及到一些政府财产问题,事情就比较复杂了。这份《纪要》中提到了几个具体问题:张店电影院大座机(放映机),如北镇没有可给北镇;惠民地区提出成立一个钻探队和配两套钻机问题,须经有关部门研究确定。诸如这种财产问题的明确提出,让搬迁工作生出一些波折。

但是,当时某些文件在时间上的印证,似乎在诉说当年决定搬迁及搬迁后的行动速度之快。1961年6月,国务院同意山东省的淄博专员公署改名为惠民专员公署,专署的驻地也由张店迁驻北镇。而在1961年7月27日,时任副市长的李国栋签发了向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提交关于淄博市人民委员会机关驻地问题的报告。该文件中写到,遵照中共山东省委1961年1月10日关于淄博地委改为惠民地委淄博市改为省辖市的决定,惠民、淄博两地区的交接工作已基本完成,惠民已由张店迁往北镇。为便于工作,淄博市人民委员会机关拟由博山迁往张店。是否可以,请批示。很快,在当年的8月7日,淄博市人民委员会就接到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同意淄博市人民委员会机关驻地由博山迁驻张店的批复。而同年的10月1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共淄博市委、市人委机关已由博山移至张店,开始办公。

淄博“迁都”记:从博山到张店

结果:张店的变化天翻地覆

“1958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建立淄博专区,当时的地委书记叫王成旺,后来专区撤销,王成旺又回到了惠民地区。”王乃高回忆到:“迁移后,我们开会都需要坐火车从博山来张店,1961年政府机关还没有迁移过来时,我们就被安排来张店种地。”当年的机关干部都是从火车站下车后,步行一个多小时到目的地种地,而且都是自带工具。

那个年代,与当时文化生活丰富的博山相比,在老人们的印象中,张店根本“排不上”。在文艺演出与其他体育活动中,博山和周村都排在前面。“当时步行一会就出城了,因为在市委办公大楼旁就是庄稼地,感觉城区面积也小,也没啥可逛的。”当年每月拿41元工资的王乃高老人根本没有想到,近五十年后的张店能有现在的面貌。“其实张店的飞速发展主要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但它的发展与机关驻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现在还有一些博山的老市民觉得,淄博市政府从博山搬走之后,博山的损失很大,从一个市的中心降格到区县,很多优势都没有了。有些人感叹说:“如果市政府一直还在博山,我相信博山经济肯定会比现在要好许多。”

淄博“迁都”记:从博山到张店

张店

历史上的淄博

1939年,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属博山、泰安、莱芜、章丘、历城、淄川、新泰七县边区联防办事处管辖

1942年,博山县与莱东县合署办公,称博莱合署,专署驻博山。

1946年1月12日,淄川县城、博山县城解放,淄博特区二次成立,专员公署和博山市政府进驻博山。同年7月又撤销。

1947年7月,淄博特区与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合并,成立淄博工矿特区,机关驻博山。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8月成立淄博特区,专署机关驻博山。

1948年辖淄川、博山两县,张店、周村两市和博城、黑山、原山三区。

1949年淄博工矿特区辖淄川、博山两县,张店、周村、博山三市。1950年5月,淄博工矿特区与清河专区合并成立淄博专区,辖博山、淄川、桓台、临淄、长山、邹平、章丘、章历八县,原张店、周村、博山三市撤销,分别并入桓台、长山、博山三县。同年11月,专区内又设立淄博、张周两市。

1953年,淄博专区又改为淄博工矿特区,辖淄川、博山两县,淄博、张周两市,桓台、临淄、长山、邹平、章丘、章历六县划出。

1969年(也有说是1970年),昌潍专区的临淄县划归淄博市,同时将淄川区的边河、南仇、王寨及张店区的大武、金岭等5个人民公社并入,建立临淄区。淄博市辖张店、博山、淄川、周村、临淄5个区。

1983年10月,惠民专区的桓台县划归淄博市。淄博市辖张店、博山、淄川、临淄、周村5区和桓台县。

1985年底,淄博市共辖5区1县,39镇57乡11个街道办事处,214个居民委员

1989年,惠民地区的高青县和临沂地区的沂源县划归淄博市管辖。

淄博“迁都”记:从博山到张店

这是来自《鲁中晨报》的一篇旧稿。

原作者为张吉宝 常萍 马斌,特此致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