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戊戌年,紀念戊戌六君子劉光第先生

盛夏,我和作協文友到鄰縣富順採風,這裡有“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劉光第的陵園。恰逢又是戊戌年,仰慕先驅,到此瞻仰。

又是戊戌年,紀念戊戌六君子劉光第先生

120年前,光緒二十四年。甲午戰爭之後,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世界列強們妄想瓜分中國的腳步急切匆匆。這時有一群仁人志士,給光緒皇帝獻言獻策,颳起了一場維新變法之風。它以雷霆之勢,短短103天席捲了那個沉悶的王朝。這場史稱“戊戌變法”的革命,是在幾千年封建王朝的統治下,中國人第一次睜眼看世界,第一次上下求索,尋找出路,第一次聲勢浩大的維新變法,他們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愛國主義詩篇。

又是戊戌年,紀念戊戌六君子劉光第先生

其中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陵墓就在眼前。劉光第,字裴村,富順人,寒門進士。父親早故,家裡貧寒,缺衣少食。但母親為了讓劉光第讀書,咬緊牙關,賣掉僅有的破屋送他讀書,耗盡心血培養他成才。學有所成的劉光第任京官15年,正直無私,為官清廉,不媚權貴。他一生嚴於律己,除供職之外,閉門讀書,埋頭著作,不嗜菸酒,從不收受任何財物,清貧一生。他妻子在京城生活11年,成天在家做飯,縫補洗漿,從不出門交際應酬。他們生活簡樸,甚至在自己庭院裡“自鋤片地試蔬菰”,茄子豇豆韭菜一併種上。連來了客人也是“沽白酒,煮芋麥餉客”。他唯一的愛好,就是去京城有名的琉璃廠逛逛書店。

又是戊戌年,紀念戊戌六君子劉光第先生

當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後,劉光第密切關注著戰局的發展,但傳來的卻是清軍不斷戰敗的消息。他常常徹夜難眠,上書皇帝,嘔心瀝血寫出內容很豐富的《甲午條陳》,對當時的時弊以與抨擊,力求改革。劉光第要求“嚴明賞罰”“下詔罪己”“隆重武備”;他指出:“自古政出多門,鮮有成事,權當歸陛,乃得專圖。”請願讓慈禧太后還政於光緒皇帝,這無異於是要慈禧太后的命啊!

又是戊戌年,紀念戊戌六君子劉光第先生

當“戊戌變法”主要領導人譚詞同找到劉光第時,志同道合的他們,吟誦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邁著鏗鏘的步伐,尋找改革的路徑,維新變法。可是變法僅僅持續了103天,在袁世凱的背叛下,被慈禧太后扼殺在搖籃中,斷送在封建王朝的統治集團裡。變法的“戊戌六君子”為此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價,鮮血染紅大地,而光緒皇帝也被囚禁贏臺,鬱鬱而終。

又是戊戌年,紀念戊戌六君子劉光第先生

站在劉光第墓前,我彷彿聽見了他“世局艱難待枕戈”的吶喊,聽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生命絕唱;看到了“忽憶海疆新割去,愁時不覺涕泛瀾”的憂國憂民之心;看到了國家危亡,民族有難時義不容辭的壯舉。

又是戊戌年,紀念戊戌六君子劉光第先生

劉光第品格高貴,就像譚嗣同說:“京師所見高節獨行人,罕其比也。”就連他的政敵也不能不承認其高風亮節。所以,他的靈柩從京師運回四川時,船過三峽,沿江人民結對相送,各個碼頭燃香設供,臨江祭奠。沿岸縴夫,自動拉船。臨到家鄉富順趙化鎮時,家鄉人民更是執香秉燭,人人戴孝,痛哭祭奠。四面八方趕來參加小鎮公祭的人絡繹不絕,不計其數。在那個年代,能舉行這樣盛大的公祭,實屬不易。

又是戊戌年,紀念戊戌六君子劉光第先生

劉光第就安息在這裡,安息在故鄉。若地下有知,看到今天強大的祖國,看到人民幸福的生活,他一定會含笑九泉。劉君不死,永垂千古;“戊戌六君子”不死,青史留名;戊戌變法,千古流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