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江湖再見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江湖再見

2018年10月30日晚,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歸來兮,哀我何悲”。聽聞先生駕鶴西去,很難相信,突然想到了兩軍陣前,斷箭插正心臟,慷慨赴死的喬峰,想到了孤城陷落時,為國殉難的郭靖。都說凡人有生必有死,生固欣然,死亦天命。可斯人逝去,仍舊讓人悲痛不已,難以釋懷。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金庸的武俠夢成全了幾代人的青春回憶,陪伴我們成長。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個字是他最好的輓聯。

高曉松說:“如果沒有金庸,我們的少年時代該會是多麼倉皇!”

我們曾經都想成為仗劍走天涯的大俠,最後卻也都成了忙忙碌碌的平凡人。

一、外交夢碎

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的顯赫世家,“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他的家世系浙江海寧查氏,可謂書香門第,名人輩出。

17歲的金庸,意氣風發,一腔熱血,立志成為外交家。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學畢業,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

然而年輕氣盛的金庸,因對國民黨職業學生欺凌同學的行為不滿,憤而向學校投訴。責問校方何以容忍那些職業學生的劣行,結果是他直接被勒令退學。

可他仍心存夢想,再入東吳法學院進修國際法。兩年後,金庸已經在大上海修煉完國際法,準備從東吳大學畢業,正要大展拳腳,卻又遇上風起雲湧,時局混亂。但這一切都未能阻擋他的“外交夢”。

不久,他考入上海《大公報》。很快,新中國成立,外交人才奇缺。金庸抓住機會,在《大公報》上發表了許多國際法論文,引起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國際法權威梅汝璈的賞識。另一面,金庸在《大公報》結識了另一位奇人喬冠華。於是,金庸不顧新婚妻子的再三挽留,直奔北京。

到了北京以後,他就躊躇滿志地跨進新華門外交部。在喬冠華的引薦下,金庸見到了周恩來和其他國家領導人。

“鮮衣怒馬少年時 ,一夜忘盡長安花。”就在他以為很快就能實現外交夢的時候,喬冠華非常遺憾地告訴金庸,以他這樣的身份和性格,不太適合在外交部發展。金庸回到住處認真想了想,覺得喬冠華說得句句在理。最後,他徹底放棄當外交官的想法。

從此,世界上少了一個外交官,而武俠史上卻多了一個笑傲江湖的大俠。

二、初遇武俠

回到香港後的查良鏞,調任《大公報》副刊《新晚報》編輯,和他一個辦公桌的,就是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武俠小說家梁羽生。英雄惜英雄,倆人很快成了朋友。

1954年,颳了一股武俠風。在梁羽生連寫三部武俠後,暫時沒了靈感。《新晚報》總編輯羅孚很是看好金庸,就讓金庸也寫寫試試,於是金庸就從自己家鄉浙江海寧的民間傳說“乾隆身世”寫起。並在同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當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時洛陽紙貴。再後來,金庸與中學同學創辦《明報》,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明報》也成為了當時香港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

三、才子佳人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江湖再見

“桃花影落,碧海潮生”,在金庸心中,有一座桃花島,島上住著的人叫夏夢。金庸曾說,“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後來金庸筆下小龍女、王語嫣等許多女性角色,一顰一笑都有夏夢的影子。夏夢就是夏夢。四海列國,千秋萬代,就只有一個夏夢。

金庸是個痴情人,為能天天見到夏夢,他甘願到長城影片公司做個編劇。莫笑斯人痴,痴心幾人知?夏夢也十分欣賞金庸的才學,可無奈與金庸相識時,夏夢已與商人林葆誠訂婚。夏夢對金庸保持著一份尊重。越是這樣,金庸對夏夢越是迷戀,夏夢一個微笑都會令金庸神往。可惜雙方的關係早已不可更改。

一次,金庸把埋在心中的情感告訴了夏夢。夏夢只說:“今生今世難償此願,也許來生來世還有機會。”

世間多少痴兒女,情到深處無怨尤。金庸心中雖然無限遺憾,還是尊重了夏夢的選擇。1967年夏夢移居加拿大的。金庸一連兩天在《明報》頭版頭條位置,用很大篇幅詳細報道夏夢離港的新聞。

四、一代宗師

從1955年開始到1972年封筆,金庸在這17年間完成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5部武俠鉅著,總銷量達一億,成了武俠小說開宗立派的一代宗師!功成名就的他,骨子裡仍舊心懷國家。在香港迴歸前夕,撒切爾夫人曾經特意到香港遊說金庸,希望他藉助自己的影響力支持英國人,不要歸還香港。

但金庸直接說明了立場:香港本身就是中國的,當然應該歸還了;其次,籤條約99年,現在到期了,英國怎麼可以不守信用?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一席話,令撒切爾夫人放棄遊說。

五、江湖再見

他前半生在江湖,意氣風發,是個行俠仗義的熱血男兒。

他後半生在江湖,揮斥方遒,是個敢愛敢恨的文壇巨匠。

《神鵰俠侶》第四十回說道。華山之巔,楊過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只聽他朗聲說道:

“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

明月在天,清風吹葉,金庸老先生一路走好,我們江湖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